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正文

金华:美丽河湖续乡愁 生态廊道联城乡

发布时间:2019-03-19 15:14:13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虞乔峰

金华:美丽河湖续乡愁

生态廊道联城乡

八婺大地,水秀山清。作为全省治水的先行地,金华在水环境改善基础上,拉高标杆,打造以生态为基、以江河为脉,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绿色产业于一体的浙中生态廊道。如今,美丽河湖一片锦绣,生态绿廊联接城乡。

金华梅溪:山水田园诗意画卷

美丽生态景观廊道

梅溪源于金华南山箬阳乡境内,流经金华箬阳、安地、雅畈、苏孟4个乡镇,干流总长53.2公里。

梅溪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和地理条件,两岸以农业、种植业为主,水质常年保持在II类水以上。梅溪地理位置突出,是连接仙源湖区块、石门小镇区块、苏孟水乡区块、体育中心区块、金华南大门区块的纽带。

近年来,金华启动梅溪综合治理工程,着力打造集景观、休闲、旅游、生态“四位一体”的美丽河湖。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生机、生计”共荣的思路,梅溪流域开展了水系防护与防洪、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质保护与改善、文化保护与景观、沿岸土地综合利用与开发等五大建设工程。

“一轴、两带、七景、九堰”的总体架构勾画出了瑰丽的梅溪山水长卷。一轴即梅溪水轴。两带为慢行系统串联的两岸滨河景观带。七景为七大特色河道生态景观节点,分别为:湖光山色、竹溪探幽、流水童年、婺州风华、乐山知水、梅溪印象、梅溪洲头。九堰为九座形态各异的堰坝,分别为:上干口堰、新垅堰、芦家闸堰、岩头堰、溪口下堰、苏孟堰、铁堰、茶堰、雅叶堰。

该工程还将周边文化元素和传说故事融入建设,恢复打造魁星点将、伏虎把关、雅堂诵经等10处文旅景点。最终形成具有山水、田园、诗意的美丽梅溪画卷,成为一条城郊美丽的生态景观廊道。

金东西溪: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人水和谐惠及民生

西溪位于苗木之乡金东澧浦镇,全长11.7公里。2013年以来,按照“生态性、惠民性、融合性、保护性、时序性”的治理理念,金东区对澧浦西溪进行了综合整治。

当地积极推行“生态治理”模式,河道形态力求自然弯曲,断面形式保持缓坡断面,堤岸形式突出生态、自然的风格;窄的河道拓宽,宽的河道不束窄,尽可能还地于河。工程建设还对河岸原有灌、乔木等植物给予充分保留,并运用鹅卵石等天然材料,加强了河堤的稳定,美化了河岸,还为水生动物生息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西溪河道环境得到了全面的改观和美化,河面恢复了清澈。流域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已成为美丽金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为了让更多百姓共享治水红利,金东区还沿河建设绿道,打造集休闲、运动、观光一体的亲水系统。结合村庄整体规划,西溪沿岸营造了景观水面、打造景观节点,达到了人水和谐、功能健全、美化村庄环境的目标。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当地还充分考虑沿线村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增设亲水埠头、台阶,修复堰坝,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用水。

西溪还建立起了河道管护长效机制,整治后的河道水面保洁全覆盖,基本实现水面无漂浮废弃物、河中无障碍、河岸无垃圾“三无”目标。

东阳泗渡溪:生态治理美丽蜕变

沿河造景以景兴文

白鹭齐飞,溪鱼游弋,草坪满坡,青松护岸,泗渡溪是不少东阳百姓心目中的“最美河流”。泗渡溪总长15.4公里,流经东阳南市街道、城东街道、吴宁街道3个街道。几年前的泗渡溪,还是闻名的“烂肚肠”。

为还泗渡溪美丽容颜,东阳市于2012年开始进行了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在治理过程中,东阳坚持“四个不”生态治理理念,即做到“不砍树木,不准取砂,不搞覆盖,不截弯取直”的理念。水质净化采用生物措施,并设置鱼巢,留有洞穴,为小鱼小虾等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在建设中突出了生态性、亲水性、景观性,建成了集防洪、景观、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景观河道。

在整治泗渡溪的同时,沿岸村子还积极做好环境卫生工作,7个行政村,都成立了护河队,落实了专门的巡查员、保洁员。每个村都会定期不定期地对泗渡溪进行集中保洁。

整治后的泗渡溪,重现诗情美景。河道岸坡稳定,植物生长良好,景观环境保持良好,水面无漂浮废弃物;制砂厂关停,沿河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岸坡植物防护全覆盖,水体清澈不断流;河滩保留完好,河道水生动物种类多样。

泗渡溪的整治为沿线发展提供了环境保障。当地通过打造水景观,延伸水文化内涵,形成了“以文促景”“以景兴文”的水文化建设新图景。

义乌八都溪:一村一品以水为基

廊道经济强村富民

一山一世界,一水一天堂。义乌大陈镇,山林众多、溪流密布,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赋予它独一无二的生态之美。八都溪是大陈最美的河流之一。

八都溪全长约5公里,流经上坑仁、溪后、马畈等村,目前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优质的水得益于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大陈镇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实施了万里清水河道项目。在三级河长努力下,共同守住一溪清水。

大陈镇坚持“以水为基、以水为魂、以水为媒”,打造八都溪“廊道经济”主干线。

以水为基,构建“一村一品”和美乡村。碧影映湖间,悠然水云天,上坑仁位于八都溪上游,该村依托水资源,引入3D画,打造“水之秀”景观。马畈村位于八都溪下游,沿岸四季更迭的花海、梦幻般的小火车、农耕文化体验游赋予了马畈独特的“农之秀”。

以水为魂,挖掘“多元共融”特色文化。深度挖掘溪后村“红色文化”,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八都溪沿线打造“桥头堡”“木栈桥”“廊桥”,挖掘“桥文化”。还有麻糍、米酪特色美食文化,头羹、竹编非遗文化,孝义文化、廉政文化等。

以水为媒,实现“强村富民”乡村振兴。大陈镇联合义乌市交投集团,总投资5700万元打造“至美大陈”樱花浪漫精品线。依托八都溪,大陈成功引进春风桃李·大陈小镇项目,总投资约74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大陈旅游发展的新引擎。

浦江浦阳江:产业转型水清岸绿

治水精神弘扬传承

浦江因浦阳江而得名,这里曾经污水横流,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位列全省末位。2014年,浦江以“一天都不耽搁,一点都不马虎”的治水精神,打响了浙江省“五水共治”第一枪。

经过铁腕治水,浦阳江同乐段率先被浙江省人大认定为“可游泳河段”。如今,结合河道综合整治,浦江把生态治理的理念融入美丽河湖建设之中,一条集防洪、生态、景观、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水利风景区应运而生。

近年来,浦江共梳理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84个,投资60多亿元,采用主动对接、并联推进、交叉进行的工作模式,快速实施和开展整治项目。全县共计关停水晶加工企业(点)2.1万余家,淘汰低端生产设备9.8万多台,在治水倒逼之下水晶行业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浦江也是“河长制”发祥地之一。在浦阳江沿岸除了“正牌”河长外,还有人数众多的警察河长、部门河长、技术河长、村级“塘长”、“沟渠长”、排污口“哨长”等一系列辅助河长,并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监督,共护一江清水。

浦江在“五水共治”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工作机制、经验及成效,经过总结提炼已经成为了流淌在浦阳江的精神成果。治水文化、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共同构成了浦阳江的文化脉络,凝练出与时俱进的“浦江精神”。浦阳江美丽河湖创建展示,将“浦江精神”传承和发扬。

永康南溪:特色村镇串珠成线

绿色空间敞开惠民

南溪是永康境内最大河流永康江的主流,全年一半时间能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碧水南溪,鱼翔浅底、白鹭翩跹、流萤飞舞、虫儿吟唱,两岸青山映照,四季流光溢彩,河道两岸已成为群众重要的休闲健身场所。

该河道治理工程从2014年开始实施,总投资1.3亿元,列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南溪部分河段以退堤方式扩大河道宽度,增强了河道过水能力,防洪能力提升到二十年一遇。施工中大量采用宾格挡墙、抛石、干砌块石和生态网垫护坡等生态材料和工艺。

通过水环境综合整治,南溪周边村庄经过“美丽乡村”改造,推行植物护岸,建设休闲道路、亲水平台等,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永康还把江南街道、石柱镇范围的各类绿色开敞空间和重要的自然与人文节点相连接起来,整体体现“万步绿道,千步一景,百步成趣”的设计理念。

永康充分挖掘南溪沿线的人文历史景观,同时将南溪绿道作为永康文化宣传载体。绿道两侧设置历史文化宣传牌,展示本市乡风民俗,记录民间传说。“李白饮马”等历史典故,为南溪治理和生态廊道建设注入文化内涵。

南溪治理工程还将沿线特色村镇、文化古迹、农业庄园等串点成线,有全国文明村圆周村、后吴古村落、大陈村、塘里村、光瑶村花海、虎踞峡景点、盘龙谷农业观光园、永康市石柱镇省级湿地公园(在建)等,为当地农业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武义江坛头段:生态涵养水岸治

留住青山系乡愁

逐水而居,方解水之韵;因水而兴,更知水之贵。武义江坛头村段全长1.2公里。该河段水质常年稳定在Ⅲ类,江边600余亩湿地公园环境优美。经过多年精心打造,这里已形成“生态涵养,水岸同治”的良好局面,达到了溪畅、岸绿、景美的效果。

坛头村具有典型的河滩湿地特征。过去草丛中布满生活垃圾,水系泥沙淤积严重。在湿地公园建设期间,武义围绕生态治水理念,融合“生态美”与“人文美”,科学规划湿地公园建设。工程累计投入400余万元,完成清淤量70余万方,在溪滩地段种植多种类本地品种植物,打造最美河道湿地景观。

武义将治水文化和人文内涵相结合,结合精品村建设,深入挖掘村庄特色。在生态湿地公园建设中,武义利用栽种的树木、花草用图标、文字、绘画等形式,浓墨重彩打造孝文化主题。同时,当地将河道生态修复和乡村旅游开发紧密结合,开展沿河拆违、垃圾分类、乱堆放清理等基础性工作,将治水护水家规家训纳入到新修订的村规民约中。

为更好地发展村集体经济,在修复了近5000余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的基础上,当地引进社会资本建立田庐文创基地,开发民宿和发掘本土婺州窑、孝道等文化。

金义都市新区孝顺溪:百里孝溪说希望

源头诗歌源尾商,百里孝溪说希望。孝顺溪属钱塘江水系东阳江支流,干流总长21.9公里。近年来,孝顺溪从水系防洪、生态修复、文化保护、水质改善、沿岸开发等五大方面着手,按照“一廊、五区、多点开花”的整体布局,构建一条生态的、文化的、可亲水的、充满乡土记忆的河道。

“五水共治”以来,孝顺溪一天天在变化。投资7000多万元的孝顺溪综合治理工程,改善水环境、水生态,营造水景观、水文化。水质提升了,沿江景观河堤的绿化和景观化还进行了升级,周边群众多了一个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木栈道旁,白鹭戏水、杨柳依依……变清、变绿、变美,工程实施使孝顺溪水乡美景还复来。河畅,孝顺溪按照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打造,确保防洪安全。水清,从2015年开始,当地对孝顺溪两岸工业与生活污水进行统一截污纳管,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岸绿,河床清淤土方往两岸进行堆坡,保持原有生态植被,生态环境优美。景美,水、景、绿化要以人为本,沿线打造十大休闲景观。

目前在治理的河道段是孝顺溪03省道至金山大道段,总投资约1亿元,治理河道长4.1公里,新建堤防6.2公里,堰坝2座,坡面绿化11.7万平方米,骑行绿道5公里,沿河道左岸铺设污水干管3.2公里。

标签:治水;生态;浦江;金华;景观责任编辑:仲瑶卿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