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绍兴5月2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钱华良 季建荣)日前,本网不断接到绍兴袍江新区孙端镇海螺畈村村民反映,称当地有家关停的电厂内开设多家塑料造粒加工作坊、木制品加工点和生物质颗粒厂,每晚开工都会释放大量刺激性气体,使人无法呼吸,严重影响到当地村民的身体健康。
村民们表示,因长期饱受废气污染之苦而多次向当地环保部门举报,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塑料造粒加工机器体发热,判断在使用中
记者蹲点暗访,发现袍江工业园区内有多家作坊式企业违规生产
根据村民举报线索,5月14日,记者蹲点暗访。在孙端镇孙皇公路利民桥以东20米左右,袍江工业园原兴亚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热电厂)内发现有多家企业在开工,其中有两家塑料造粒加工作坊大门紧闭,里面则机器轰鸣,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刺鼻气味。
(相关阅读《绍兴:热电厂非法“转战”印染生产 违法多年不倒》)
5月16日,记者再次来到袍江工业园。当晚9点半,记者向绍兴市环境保护局进行电话反映。随后记者与袍江环保分局执法人员一同进到厂区。奇怪的是,刚刚还在轰鸣的机器声,突然间全都关停,随后紧闭大门。
生产区地面污水横流
当地环保执法人员打开塑料造粒作坊生产区大门,里面的企业工作人员不配合检查,直接关闭了生产区的所有电灯并离开了工作岗位。
执法人员检查发现,现场所有的机器都是热的,其中一台还在冒烟。同时,机器下方产品接料桶内的产品也是热的。地上到处流淌着生产废水,生产现场也没有发现污水处理设施,也不知生产废水最终流往何处。
此外,检查中还发现在原热电厂西北面有一家生产楼道扶梯的木制品作坊也正在生产,整个生产区内弥漫着强烈刺鼻的油漆气味,所产生的有机废气和油漆抛光粉尘仅靠一台大型电风扇向外排放作业。
清洗废旧塑料的废水去向不明
生产楼道扶梯的木制品作坊生产区粉尘飞扬、气味难闻
在热电厂的西南面,另一家利用废旧木料生产生物质造粒的作坊也在开足马力生产中,现场环境十分恶劣,整个加工区内完全被笼罩在烟雾之中,检查中并未发现有降尘除烟设备,大量烟尘从敞开的厂门飘出,现场气味十分难闻。
环保局表示:查封过,但企业私自接电开工
据了解,村民们反映的兴亚热电有限公司在2006年被一位名叫潘卫新的老板买走后,先后开办多家印染企业,由于污染问题及存在着7000多平米的存量违建,于2017年被省发改委批复全面关停。潘卫新却在2017年7月将厂区转手出租给多家作坊企业。
村民们说,我们投诉多次,每次回复都是马上关停、清退、查封。2017年11月8日,袍江环保分局给的回复投诉函写明:“关停、清退、查封4家塑料造粒企业,一家家具木制品厂,对生物质加工厂要求其整改。”但是,现在一切照旧,污染问题一点也没有改变,反而更严重了。
“这里原来有6家塑料造粒企业,2017年我们接到群众举报后,也去查过,里面的企业都无相关手续,属非法生产。针对这些低小散企业我们已责成热电厂管理方产权所有人潘卫新切断热电厂内废旧塑料造粒作坊的供电,要求潘卫新在2018年的1月底前清退非法作坊的各类生产设备。”
在接受采访时,袍江环保分局监察大队长毛俊辉向记者详细介绍这起村民投诉事件的来龙去脉:
“2018年3月19日,我们又对热电厂进行了检查,并对这些还在生产的作坊企业进行了查处并贴了查封条,可是在3月30日的复查中,发现这些作坊非但没有搬走,反而撕掉封条私自接电又在开工生产。”
“其实在3月30日前我们也去过热电厂,发现非法作坊已经撕掉封条,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毛俊辉说道。
那么,有非法作坊撕掉封条应该怎么办呢?
记者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中找到依据:“排污者阻碍执法、擅自损毁封条、变更查封状态或者隐藏、转移、变卖、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及时提请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规定,有“隐藏、转移、变卖或者损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扣押、查封、冻结的财物”等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