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环保原创 正文

一则招聘启事牵出16年护鸟情缘

归来吧,神话之鸟

发布时间:2019-04-10 15:06:55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俞吉吉

  浙江在线4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俞吉吉)日前,浙江自然博物院发布了一则名为《浙江最诗意的临时岗位又来了》的招聘启事,引来热烈围观。岗位坐标在东海的一个无人海岛,在那里,你可以面朝大海,听海涛鸟鸣,可谓诗情画意。而事实上,这份工作并非一场说走就走的浪漫之旅,而是去岛上守护一种濒危海鸟——神话之鸟。今年是这个临时岗位公开招募的第四个年头,4月23日,新一届志愿者将出发上岗。

  招聘启事的发布方浙江自然博物院,从2003年至今已守护神话之鸟长达16年。在相关人员的努力下,如今,这一曾徘徊于灭绝边缘的鸟类再次归来,其全球数量已经从不超过50只增长到超过100只。

  神话之鸟究竟是什么鸟,何以得名?16年的守护是如何进行的?今后还将开展哪些研究?近日,记者专访了鸟类生态学博士、神话之鸟保护项目主要负责人、浙江自然博物院副馆长陈水华,听他讲述这段人与自然的情缘。

  它是什么鸟——

  中华凤头燕鸥

  全球濒危物种

  漂亮的凤头、白色的羽翼、黑色的嘴尖,推开陈水华办公室的门,墙上的照片、桌上的日历、书柜里的书,到处都印有这种美得像神话的海鸟——中华凤头燕鸥。

zjrb2019041000008v02b003.jpg

成对飞行的中华凤头燕鸥。拍友 张鹏 摄

  中华凤头燕鸥再次被发现的过程堪称一段“神话”。2000年6月,台湾摄影师梁皆得前往马祖列岛拍摄燕鸥纪录片,其中一个场景是一大群大凤头燕鸥正在孵蛋。

  在后期的影片处理中,他发现有一只鸟的羽色偏白。开始以为是曝光和显色的问题,后来经过反复比对,最后证实,这是一种已经消失了63年之久,被很多鸟类学家认为已灭绝的鸟类——中华凤头燕鸥。这种鸟得名于1861年,是博物学家波恩斯坦在印度尼西亚的小岛上发现的。根据它在东南亚出现的时间是冬季、在中国境内出现时间是夏季,推测它是一种迁徙性的候鸟。因为它们在东南亚越冬,在中国境内繁殖,所以被命名为中华凤头燕鸥。

  这种鸟的踪迹很神秘,除了有限的标本外,鸟类学家对它所知甚少,因此也被称为“神话之鸟”。它的标本在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国被零星采集到,但出现最多的还是中国境内,主要是山东和福建沿海。1937年,人们在山东青岛采集到21只标本后,这种鸟便了无踪迹。

  2002年夏天,台湾鸟类学家颜重威来到浙江自然博物馆,跟陈水华讲起了中华凤头燕鸥的故事。

  “颜重威告诉我,2000年,这种鸟类在马祖列岛再次被发现,但是只有8只成鸟、4只幼鸟,数量非常少。”陈水华告诉记者,体长不到40厘米的中华凤头燕鸥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危物种(现存物种濒危级别中的最高等级)。据估计,当时中华凤头燕鸥全球总量不超过50只,数量远比大熊猫稀少,是全球最濒危的100个物种之一。

  它在哪里有——

  跑遍上千岛屿

  终于发现踪迹

  每年5月,中华凤头燕鸥都会混杂在成百上千的大凤头燕鸥中,来到我国东部沿海寻觅合适的繁殖地。它们通常会选择无人居住、没有干扰的小型海岛,完成繁育后代的使命。9月底10月初,“父母”就会带领当年繁殖成功的幼鸟迁徙到东南亚越冬。在浙江,目前已确认的繁殖地为宁波韭山列岛和舟山五峙山列岛。

zjrb2019041000008v02b010.jpg

中华凤头燕鸥。 陈水华摄

  “能够找到这两处繁殖地着实不易。”陈水华说:“我以前的研究方向是城市鸟类,但神话之鸟的故事对我很有吸引力,于是,2003年6月我和团队开启了海上寻鸟之旅。”

  调查是从舟山群岛开始的。舟山群岛有1300多个岛屿,陈水华团队一口气跑了600多个。“有些岛远看光秃秃的,上岛之后才发现长着一人多高的茅草。而且岛上没有路,也没有码头。为了安全,我们雇了很大一艘铁皮船,但铁皮船怕跟岩礁碰触,很难登岛,后来我们就改雇小木船。”遗憾的是,在这些岛屿中并没有找到中华凤头燕鸥。2004年,陈水华团队又把剩下的700多个岛屿调查了一遍,还是没找到这种海鸟。

  转机出现在当年8月初。当时,韭山列岛省级自然保护区落成,应象山县海洋局邀请,陈水华团队前往开展动植物资源调查。

  他们先在韭山列岛调查了70多个岛屿,只剩下最东南边的几个小岛。因为路途遥远,海上还弥漫大雾,很多船家都不愿出海。“但我们觉得那几个岛不去很遗憾,无论多困难,一定要去看看。”

  登岛的一瞬间,他们惊呆了:4000多只大凤头燕鸥在头顶盘旋。经统计,其中有20只中华凤头燕鸥。“真是太高兴了!我们找到了中华凤头燕鸥全球第二个繁殖群。”可惜的是,这个繁殖群在随后的两场台风中被摧毁了。

  2007年,中华凤头燕鸥又出现在韭山列岛,共有8只,混杂在2000多只大凤头燕鸥中。“这次,我们决心严防死守。保护区派了一艘船,专门守在小岛边上。”但一个星期后,因为船只返航补充食物和水,不法分子在凌晨把海鸟蛋捡拾一空。

  2008年,陈水华团队又在舟山五峙山列岛找到了一个繁殖群。“这个繁殖群,估计是从韭山列岛迁移过来的。”五峙山列岛是较早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之前是用来保护黑尾鸥和黄嘴白鹭的。这一次,在陈水华团队和保护区工作人员的严格监管下,当年6月底,他们终于看到了中华凤头燕鸥雏鸟出壳。

  它咋回的家——

  人工招引奏效

  种群数量上升

  神话之鸟再现,研究和保护工作也随之展开。在韭山列岛和五峙山列岛上,研究团队都建立了海鸟监测点。

zjrb2019041000008v02b002.jpg

工作人员在布设假鸟。 陈水华 摄

  科研人员发现,当燕鸥集群繁殖密度过高时,成功率就会降低。如果将燕鸥群进行人工引导,促使它们分散选择繁殖地,并实施有效的人工管理守护,将极大地提高燕鸥的繁殖成功率。

  从2011年开始,来自浙江自然博物馆、象山韭山列岛保护区、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和国际鸟盟的专家实地考察后,决定选择韭山列岛的铁墩岛作为燕鸥人工招引项目的实施地。铁墩岛离韭山列岛的大岛(保护站所在地)约6公里,开船要40分钟。韭山列岛离大陆大约是20公里,开船要一个半小时。

  “我们在裸岩区域布设了300多只假鸟模型,安装了两套扩音系统,用太阳能供电,不断地播放预先录制的燕鸥繁殖期叫声。这套系统24小时不间断工作,吸引大凤头燕鸥和中华凤头燕鸥到岛上繁殖。”

  人工招引能奏效吗,神话之鸟会来吗?漫长的等待开始了。

  从2013年5月15日起,韭山列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丁鹏、俄勒冈州立大学硕士研究生康妮与保护区负责后勤的工作人员,登上了燕鸥招引岛对面的小岛,通过高倍单筒望远镜观察对面。之后的40天,他们都坚守在岛上。

  6月3日,康妮和丁鹏发现,对面的小岛上竟然有了8只大凤头燕鸥,它们在停留时,甚至去探究假鸟并试图与假鸟交配。

  然而,直至6月19日,岛上始终只有不超过8只燕鸥,无法达到繁殖需要的大群体。一天天的守候,迎来了一次次的失望。

  6月23日,他们暂时撤离驻岛。

  7月初,在海岛守候了40天、晒得黑黑的白人姑娘康妮失望地回美国了。

  峰回路转出现在7月19日,岛上发现了20只大凤头燕鸥;7月21日,岛上聚集了上千只大凤头燕鸥,其中还有4只中华凤头燕鸥。神话之鸟归来了,它们“回家”了!

  丁鹏和来自浙江野鸟会的黄秦共同担负起守护燕鸥的重任,也不断见证惊喜:3300只大凤头燕鸥集群栖息在此,陆续开始产卵。其中,有19只中华凤头燕鸥出现在繁殖岛上,其中两对被确认完成交配,产卵后开始孵化。

  付出终有回报。截至9月底,有超过600对大凤头燕鸥和1对中华凤头燕鸥在岛上成功繁殖,后者的幼鸟在10月上旬成功飞离岛屿,标志着我国人工引导鸟类选择繁殖地的试验取得成功。

  燕鸥人工招引项目实施6年来,繁殖群逐渐稳定,种群数量明显上升,为珍稀物种的拯救和保护带来了希望。

  有啥新发现——

  存在杂交现象

  迁徙路线待定

  在人工招引神话之鸟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鸟类对于同伴的逼真程度并不苛刻。

zjrb2019041000008v02b006.jpg

燕鸥人工招引项目实施地铁墩岛。 陈水华 摄

  2014年,在开展燕鸥人工招引时,项目组开始安排监测人员驻岛随时维护声音设备。“我们在岛中央搭建了住宿帐篷,招引区搭建了小木屋,监测人员就待在小木屋里,这样既不干扰燕鸥,又能近距离观测。”陈水华告诉记者,统计繁殖海鸟数量、观察记录繁殖海鸟行为、维护岛上设施设备,是监测人员的工作内容。

  生活虽然艰苦,但收获也非常大。中华凤头燕鸥的数量(综合马祖列岛跟五峙山列岛、韭山列岛三地),从原来估测的少于50只,到超过100只,初步阻止了中华凤头燕鸥滑向灭绝的深渊。

  现在,监测点的条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凭借红外触发相机和高清网络摄像技术,可以24小时观察神话之鸟。

  近年来,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最近的发现是,中华凤头燕鸥和大凤头燕鸥存在杂交现象,后代长得像两者的过渡状态。陈水华介绍,由于繁殖伴侣缺乏,杂交最有可能在珍稀物种和近缘物种上发生。随着杂交的延续,中华凤头燕鸥嘴尖的黑色将会逐渐褪去,洁白的羽毛将被灰色淹没。“所幸,根据我们的野外观察,两者杂交的比例不足百分之五。”

  “从目前的研究看来,中华凤头燕鸥的主要威胁有蛇、人类、台风和猛禽。”陈水华说,要避免中华凤头燕鸥走向灭绝,首要的还是恢复其种群数量。

  今年,项目组准备采用卫星跟踪技术对中华凤头燕鸥进行追踪,搞清楚它们在哪里过冬,沿途都经过哪些地方。

  还要做什么——

  普及海鸟知识

  提升环保意识

  2016年,针对一年一度的繁殖季(5月至8月),项目组正式向社会招募监测人员,“最有诗意的岗位”吸引了众多人前来报名。对于志愿者的选择标准,陈水华说,除了要喜欢鸟类,还要耐得住寂寞,最好有观鸟和摄影经验。去年,项目组首次选用了两名女性志愿者——一名医生和一名博士。她们都克服了岛上的艰苦条件,很好地完成了监测任务。

  这几年,神话之鸟的热度一直未减。继陈水华登上《一席》开讲后,前不久这种海鸟的身影又出现在央视《动物来啦》节目中。在陈水华看来,这些科普非常重要,可以提升百姓的环保意识。“相比国外,我国从事海鸟研究的人数较少。浙江自然博物院是目前国内唯一从事海鸟研究的机构,而美国从事海鸟研究的科学家就有四五百人。”

  前不久,陈水华去夏威夷参加海鸟研讨会,感触颇深。在夏威夷海边的一个小村庄里,有9对信天翁筑巢繁殖,分散在8户村民的庭院中。这些信天翁在村子里繁殖多年,村民对它们爱若珍宝,每一年,都自发开展监测记录。信天翁在谁家的庭院里孵化,主人就有幼鸟的命名权,同时支付25美元的DNA血样检测费。“这样的人鸟关系,真是太美妙了!”陈水华说。

  为了让这些碧天蓝海中的精灵得到更好的爱护,研究人员和保护区工作人员开展了大量护鸟宣传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如,2004年,研究人员在象山沿海发现有人卖海鸟蛋,现在,捡拾海鸟蛋的情况已大大减少。“我国热爱鸟类的人越来越多,喜欢观鸟、拍鸟的人也越来越多,这让我们感到开心也很欣慰。”陈水华告诉记者,项目将对神话之鸟再进行5至10年的关注,未来会转向其他海鸟。

标签:海鸟;中华;繁殖;燕鸥;浙江;博物院责任编辑:孙璐
相关新闻
生态环境污染投诉请扫二维码 生态环境污染投诉请扫二维码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