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再现水清、岸绿、景美的乡村风貌

海盐县元通街道治水剿劣工作永远在路上

发布时间:2017-12-08 09:34:31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孙逊 通讯员 沈文华

  剿灭劣Ⅴ类河道,是治水向纵深推进的重要举措,表明了浙江省委“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的决心。今年以来,海盐县元通街道以“铁的手腕、铁的担当、铁的纪律”,全面落实治水剿劣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9条剿劣河浜(塘)按期通过了县级考核验收,其他河道全面巩固提升“清三河”成果,使元通街道再现了水清、岸绿、景美的乡村风貌。

  让每条河都成为一道风景

  2013年以前,海盐县元通街道曾是名副其实的“猪三角”之一,15.7万头的存栏量,猪粪“味飘千里”。经前几年整治,绝大多数问题河道都完成整治,但是还有少部分断头浜、池塘等小微水体问题不容乐观。

  青莲寺村的寺浜就曾是这样一条黑臭河,早些年岸边违建猪舍,猪粪、猪尿的直排与偷排令河水污秽不堪。为此,青莲寺村上下勠力同心,清淤土方3000方,伴随着大型泥浆泵的轰鸣声,“釜底抽薪”般的清淤作业令河水一天天变清,如今的寺浜一改“黑面貌”,旧貌蝶变换新颜。

  寺浜之变是元通街道治水剿劣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今年,街道各村(社区)按照水岸同治和全面治理的要求,封堵直排口,清理围河养殖,种植水生植物,建设生态绿岛等,进一步净化水质,提高了河道行洪、排涝能力,也增加了岸边的景观效果。  

  电庄社区林金浜、新兴社区赵家浜、兴隆村郁家池塘等劣V类河一跃成了一条条“景观河”。河水清洌,脏臭不再,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舒心了。66岁的许永根是青莲寺村人,亲眼见证了这些年河道水域和村貌环境的变化,令他感慨万分:“养猪把水弄脏了,治水又让水变清了,子孙有福喽!”

  全民参与的治水过程

  治水剿劣不仅需要政府组织,更需要全民参与。今年以来,元通街道立足于激发全体干部、群众治水、护水的主人翁意识,汇聚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强大正能量,坚决打赢剿灭劣Ⅴ类水这场战役。

  为此,街道专门开展了“党群联动、克难攻坚”治水剿劣行动,各村(社区)建立“党员治水剿劣志愿者”队伍,要求党员在这项工作上发挥先锋作用,把参与治水剿劣工作作为年底的合格党员、优秀党员、先锋党员评价的重要参与指标。

  另一方面,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以妇女、青年为主要对象建立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队伍,形成了409人的庞大志愿者队伍,最终实现河底污泥彻底清理、河岸污染源彻底整治、水质彻底改善、岸上环境彻底改观的“四个彻底”目标,让水清岸绿,环境整洁优美,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其中,也涌现了很多工作典型,有兴隆党员广泛参与治水剿劣工作,身体力行,谱写党员带头治水新篇章;新兴妇联组织巡河并倡导拆除洗衣板行动,有效清除污染源,减轻了治水压力;青莲寺团员开展“河小二”巡河检测水质,清理河道垃圾,加强了河道水质监督,同时也改善了水环境。

  作最长远的治水准备

  人人参与治水,带来了水质的全面改善,如何守住这来之不易的治水成绩?为此,元通街道进一步完善治水联动机制,通过“清三河”防反弹督办单的形式,确保突发的问题河道能够得到迅速有效地处理,并做好后续跟踪管理,形成责任共担、问题共商、目标共治的联防联治格局。

  农村垃圾是河道污染的重要因素,街道率先在全域范围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坚持水岸同治。秸秆综合利用、垃圾兑换超市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有效减少了垃圾产生,并从根本上解决了垃圾对河道的污染。

  此外,街道通过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及时制定入河排污口属地管理措施;完善“河长制”管理,切实落实县、镇、村三级河长“治、管、护”职责;制定治水剿劣考核办法,对街道班子成员、联村干部、“河长”等进行考核,倒逼治水成效。

  下一阶段,街道将依据水系发达、河网密布的资源禀赋,利用河道将三个美丽乡村点串点成线,打造特色水乡“威尼斯”旅游线路。元通,这个曾经因养殖而水污染严重的街道,在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治水剿劣工作也将永远在路上。


标签:治水;巡河;风景;街道;河道;全民参与;工作;治水剿劣工作;党员;水质责任编辑:季建荣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