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空中电线埋入地下 核心区域美化景观

北京清除“空中蜘蛛网”

发布时间:2018-01-09 07:38:37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贺 勇

  2017年12月28日凌晨,随着北京西城区南线阁街电力架空线入地最后一基电杆拔除,当年首都核心区电力架空线入地工程全面完工,整体工作量相当于“十二五”期间全部工作量的5倍。

  今年,首都核心区将继续大力实施电力架空线入地工程,工程完工后,核心区主次干线的“空中蜘蛛网”将彻底从人们视线中消失。

  市民主动帮忙 街坊支起茶桌 

  2017年12月28日深夜1时许,室外温度只有零下5摄氏度左右,南线阁街架空线入地工程的项目经理郭壮正带领队伍进行最后21基电线杆的拔杆撤线任务。郭壮说,为了不影响交通和周边居民生活,他们每天只有凌晨这短短的5个小时能开工作业。

  “首都核心区架空线入地工程是市政府重点工程。为保护市区环境,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细节抓起,开展‘三尘’防治,严格实现‘六个百分之百’目标。夜间施工时,在各施工道路,增加洒水降尘频次。挖好的沟一定用钢板盖好,不影响第二天市民出行。在狭窄胡同施工时,对现场进行详细勘察,严格控制施工作业面,采用湿法作业的方式,避免出现扬尘情况。施工结束后,第一时间将堆放的物料覆盖起来,并及时清理施工垃圾,让居民出行更安全、更放心。”国网北京城区供电公司建设部主任李宁介绍。

  回忆起在史家胡同施工的情景,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路灯架空线入地工程负责人温大吉心里暖暖的,居民专门在家门口支起小桌,烧上热水,招呼施工人员喝茶。拉渣土用的电动车突然没电了,居民们抢着让施工人员把车拉过来到自家充电。在居民的相互配合下,原本要七八天才能完的活,工期缩短了一半。

  史家胡同道路很窄,胡同里还有小学,无法使用大型机械挖掘铺设线缆的槽沟,施工人员人工挖掘出一个深度近1米、长达800米的槽沟。整个作业过程中,照明中心的党员突击队冲在了最前面,挖沟、布线完成后,大家顾不上辛苦,立刻进行回填,所产生的渣土用电动车一车车往外拉,力争将影响降至最低。胡同路窄,偶尔赶上有老年代步车、快递车过不去的情况,党员突击队的队员们还主动帮着抬车。

  见施工人员如此辛苦,居民们纷纷过来帮忙,并为施工人员准备了热气腾腾的茶水。

  史家社区居民甚至自发用画笔记录施工进展和胡同景观的变迁,“我最喜欢这一张,安全帽上都是泥点,工人们施工真是太辛苦了。”坐在居委会活动室里,59岁的社区居民张迎星拿着厚厚一沓明信片大小的水彩画,一边讲解一边用手比划着当时施工的情景。

  电力设备入屋 古都风韵愈浓

  北京电力架空线曾经被诗人比喻为城市上空的五线谱,而那些栖息在“五线谱”上的燕雀则被比喻为跳动的音符。

  近些年,随着城市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服务功能的不断增加,各通信、网络运营商纷纷利用电力杆路资源搭挂通信光缆,使得“五线谱”逐渐变成了“抬头纹”。

  抓好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改善市容市貌,提高城市发展品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强调的“既管好主干道、大街区,又治理好每个社区、每条小街小巷小胡同”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生活需要的具体体现。

  首都核心区电力架空线入地,是净化空间环境、提升城市景观水平、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举措,是北京市全面改善城市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北京市委主要负责人在景山架空线入地工程现场调研时所指出的那样,“架空线入地工作是改善城市面貌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由于架空线入地施工的很多胡同都在文保区内,为了让改造后的电力设备与周围环境更加和谐,国网北京电力分别联系东、西城两区政府,积极进行设备入屋及景观一体化改造,将设备放置在沿街的建筑物当中,并对房屋进行专业修复。同时,对于街边露天安放的设备,突出“隐形化、小型化”,缩小占地并结合当地街道文化特色进行外观设计。

  69岁的赵振江已经在铁树斜街78号院住了30多年,他觉得随着架空线入地,老街风韵更浓了。

  “这个活儿好啊,电力设备入屋子,胡同敞亮了!”“以前每个杆子上都有数十条线太乱。现在清爽了,街道特别干净,也不挡天空了。”“家门口的改变才是最美的风景。”架空线入地完工之处,周围的百姓赞美连连。

  供电更加可靠 用电提升质量 

  2017年12月18日深夜零时40分,国网北京石景山供电公司配电运行指挥室值班员接到报修电话,金顶山路礼王府村一根10千伏电线杆遭运输渣土货车撞折,周边130多用户用电受到影响。该公司立即开展紧急抢修,并增派发电车为居民供电。事实上,受外力破坏造成电网事故和用户停电的情况并不罕见,国网北京电力运维检修部副主任林涛介绍:“外力破坏是威胁电网安全运行的主要原因,2017年因吊车等大型机械碰触电力杆塔、导线等造成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停电事故占比超过70%。”

  架空线带来的安全隐患使得电缆入地备受全球关注,国际大电网会议联合工作组曾就19个国家地下电缆与架空线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过比较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地下电缆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对此,欧美国家早就付诸实践,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积极推进架空线入地建设。

  然而,架空线入地建设面临工程量大、审批环节多、施工难度高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探索出中国城市独特而又行之有效的架空线入地建设模式?2017年初,北京制定了核心区主次干路架空线入地行动计划,东、西城核心区力争在2018年底实现架空线全部入地。

  时间紧、任务重,北京市制定了架空线入地工作方案、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并将核心区电力架空线入地工程纳入一会三函政策范围,开展联合审批,变串联为并联,压缩审批时间,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参与首都核心区架空线入地工程的单位纷纷抽调骨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东城区成立百街千巷办公室,西城区成立专项行动指挥部,国网北京电力成立现场指挥部,组建共产党员突击队,市架空线入地办还组建了核心区架空线入地工作协调推进组,全力保障夜间施工顺利推进。”北京市架空线入地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随着首都核心区架空线入地工程的推进,城市中如蜘蛛网般横七竖八的架空线路正逐渐从市民的生活中消失。“架空线路入地后,除了改善城市环境,也提升了电网的安全可靠性,避免因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汽车撞杆、异物搭挂等外力破坏造成的配电网故障。”国网北京城区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架空线入地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魏世岭介绍。

  至“十三五”末,首都核心区主次干路将全部实现电缆供电,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99%,年户均停电时间低于5分钟,首都核心区将打造成为“安全可靠、智能互动、绿色低碳、环境友好”的国际高端智能配电网示范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标签:架空线入地;茶桌;市民;电力架空线;街坊;胡同;电力设备;首都;首都核心;西城责任编辑:钱华良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