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垃圾分类带给农村新气象

——江山市垃圾分类工作扫描

发布时间:2018-01-22 09:28:33 来源:衢州日报 记者 王崇军 通讯员 姜伟锋

  2015年开始,江山市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清洁家园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群众运动。三年时间,完成三个试点村到282个行政村全覆盖,村村建起垃圾超市,109个太阳能堆肥房全部投入使用,举办垃圾培训642次培训人员6万多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6万多份。

19951516549880773.jpg

  新塘边小学利用“六一”儿童节活动进行垃圾分类宣传

89821516549880976.jpg

  正在向村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的村干部

30291516549881241.jpg

保安乡西洋村保洁员正在对垃圾进行分类

  虽然这场旷日持久的活动才刚刚开始,但其对农村居住环境的提升,农村陋习的改变,农民文明卫生意识的觉醒,基层党组织威信的树立,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垃圾分类让农村更洁净

  路面整洁绿化优美,粉墙黛瓦高低成趣,房前舍后洁净如洗,春风满面往来村民。记者一行走进江山市双塔街道杨敦村,发现无论是房前屋后还是山塘村道,均见不到乱扔的垃圾,甚至看不到一只放养的鸡鸭。

  “杨敦村垃圾分类的名气大得很,连黑龙江、河南等省都有人慕名前来考察学习呢!”双塔街道干部王兵介绍,仅去年,杨敦村就先后接待了20多批市内外考察人员。

  杨敦村紧邻江山城区,全村425户1396口人。2015年开始垃圾分类工作,是江山市第一批试点村。

  “这三年可以说是天天在打仗,压力很大。”村支书郑江富相告,上任三年打了三大仗,每一仗都是得罪人的硬仗。第一仗是清洁庭院,填埋20多个露天粪坑。第二仗是全村家禽禁止放养。第三仗是垃圾分类不出户。

  “没有前两仗垫底,垃圾分类做不到这么好。”老支书王寿喜坦言,垃圾分类涉及千家万户,每月每天,要管好不容易。特别是刚开始时,没有点魄力和担当精神还真干不下去。

  “上级撑腰支持,班子团结心齐,这是能打赢这三场硬仗的主要原因。”郑江富感言,为禁家禽放养,好多村民到街道告状。现在村庄面貌大变,村民人人说好。前后对比,说明只要真心实意为村民办事,即使开始不理解,等有成效了,村民还是会理解支持的。

  新塘边镇东亭村、凤林镇凤里村等试点乡村,也经历了杨敦村一样的阵痛。但几个月下来,看到昔日脏乱差的村庄,旧貌换新颜,终于体会到干部们的用心,开始理解支持了。

  全民参与向陋习挑战

  垃圾分类难在何处?难在起步,难在坚持。

  “一直以来,农村的垃圾都是随农户处置,分不分类我做主。”“我家的垃圾我自己会处理,和村里有什么关系?”面对乡村干部的劝说,一些农户很抗拒。

  垃圾分类涉及千家万户,没有村民的理解支持,怎么能开展得起来?

  “一是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二是建立乡镇主抓、部门联村结对制度。三是建章立制,制定各类考核评比奖励。”江山市农办主任陆天军相告,2015年垃圾分类工作一开始,江山市就开始大力宣传垃圾分类,同时建立各乡镇领导主抓,村“两委”主管,来自各部门的50个农村指导员、292个生态指导员下村入户结对帮扶的工作机制。

  “由易到难,分步推进。先是党员干部带头,然后是村民小组长、青年团员、党员干部亲戚,最后分片联户结对,对不积极不配合农户做工作。”郑江富坦言,垃圾分类是一场卫生革命,也是农村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革命。

  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杨敦村制定了《清洁家园评分表》,内容包括房前屋后整洁、庭院绿化美化、垃圾分类定点投放、畜禽圈养、生活污水不乱排放等,由村“两委”组织打分,每月评比一次。

  “第一次评比下来,几个得差评的农户把挂在房前的评比表撕下来。”村“两委”集体和农户交流沟通,农户认识到错误,主动张贴评比表参加评比。

  多方借力、形成合力是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方法。江山市农办副主任毛红英介绍,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江山市借助“6·30浙江生态日”宣传活动,举行江山清洁家园日暨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号召全社会一起参与垃圾分类。

  家庭主妇是垃圾分类的主力军。为组织管好这支队伍,市、乡镇、村妇联及志愿者进村入户指导分类,倡导妇女转变观念,带头分类减量。教育局开展“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活动,团市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宣传。

  江山282个行政村,目前全部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村民参与率达到95%以上。垃圾分类工作已呈星火燎原之势,并逐步走出了一条以垃圾分类减量为主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新路子。

  长效管控将分类进行到底

  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这就注定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资金保障、科技引领、制度建设是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保障。

  “村庄保洁垃圾分类是长久性工作,如果没有持续的资金保障,也很难长久坚持下去。为此我们进行了村民自筹保洁费用的探索。”毛红英说。据测算,一般2000人左右的村庄,年保洁费用至少需10万元。

  “去年我们村就将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纳入村规民约,开展农村保洁资金自筹试点工作,得到市财政1:1的配套奖励,我们的积极性更高了。”1月15日,凤林镇凤里村民主任郑英开始上门收取每人每年20元的卫生费,一周下来,全村2600多人,已经上交了5万多元。

  “工作有成效,环境有改善,这是能否顺利筹到保洁资金的重要保证。”凤林镇凤溪村支书叶新忠坦言,村庄环境好了,村民文明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共建共享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乱丢垃圾少了,主动缴纳保洁费用意愿不断增强。

  自2016年开展农村保洁资金自筹试点工作以来,江山24个试点村筹集资金达80多万元,收缴率达到90%以上,有效破解了农村保洁资金短缺难题。

  有了资金保障,保洁工作有了正常运行的基础。可农户垃圾分类后,怎么处理更科学有效?

  “我们选择和浙大方萍教授工作团队合作,就是因为方教授的微生物菌剂辅助技术,能把阳光堆肥房的堆肥周期由6个月缩至2个月,而且基本无臭味无蝇虫。”江山市农办干部郑素芬介绍,江山109个堆肥房都用上了方教授的科研成果,其中75个已经出肥。

  要想管得好,制度不可少。三年来,江山市出台了《全面深化农村环境整治建立长效保洁机制的实施意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评分标准》、《农村环境整治月度互查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中国幸福乡村复评及“美丽乡村示范村、A级景区村、2A景区村”评选的前置条件。

  “近三年,我们建起了全新的垃圾分类网格机制,保证了垃圾分类工作入村到点,扎实高效。”毛红英介绍,乡镇设垃圾分类联络员,村级设巡查员、垃圾分拣员,将基层网格落到村民小组一级。一村一网格,户户见干部。他们把环卫设施带进农户,把宣传资料分发到户,将分类知识传教到人,更将垃圾分类的理念传到农户的心中。

  记者点评

  江山市作为全国百个(浙江省7个)垃圾分类试点县(市)之一,近年来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也涌现了一批如双塔街道杨敦村、凤林镇凤里村、新塘边镇东亭村等先进典型村,不仅深受百姓拥护,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传统处置方式的改革,不仅事关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是打造宜居农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我们在为江山市垃圾分类工作点赞的同时,更应从中得到借鉴和启发。


标签:垃圾分类责任编辑:孙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