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海华村:村庄变身“大花园”

发布时间:2018-02-05 06:54:54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周志鹏

  村庄名片

  大麻镇海华村地处桐乡市西南,与余杭、海宁、德清交界,由原新华村与海卸村合并而成,全村区域面积3.12平方公里,28个村民小组,736户农户,共有3150人。绿色生态,一直以来都是海华村最大的发展优势。海华村先后获得省级小康示范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省级森林村等多项荣誉称号。去年,海华村获评全省首批3A级村庄景区和省级休闲旅游示范村。

  行走笔记

  近日,沐浴着冬日的暖阳,海华村村民曹士掌向记者动情讲述了这几年来生活的大变化。2013年底搬到海华新村集聚点的曹士掌,如今的生活和以前相比,完全变了个模样。曹士掌家是一栋三层小洋楼,房前的大庭院种满了果树,屋后还有个宽敞的停车场地,出门走不远就是文化公园、海华民俗文化博物馆,放眼望去皆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绿色。和村里大多数人一样,曹士掌从事了多年的家纺产业,依靠勤劳的双手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晚上,在忙完无纺布原料加工的工作后,他总是习惯和老伴一起逛逛文化广场,沿着环河绿道散步。“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海华越来越像一个‘大花园’了。村里人的生活一点都不比城里人差,我们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好,每年都吸引不少游客过来呢。”

  让曹士掌连连赞叹的新村集聚点,是海华村于2012年底建成的,也是目前大麻镇各村集聚最早的一个新村点。截至目前,海华村新村集聚点已经集聚了40多户农户,显著提升了村民的居住品质。

  村里成了“大花园”,也让村里的年轻人有了满满的获得感。河湾旁有一排整齐的小平房,过道两侧的墙上还清晰地留有当年“上山下乡”知青出工和物资分配的表格,斗笠、镰刀等十多件传统农具仿佛在诉说知青的奋斗史……闲暇的时候,海华村村民钟俊杰喜欢带着正就读小学一年级的儿子,来到海华村民俗文化博物馆、知青馆、苕溪丝场遗址公园等地参观,为孩子讲述海华的历史文化知识,让他了解海华的过去和未来。“在这些地方,我自己也找到了很多小时候的回忆。”钟俊杰说,和小时候相比,现在的海华村变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有魅力了。

  四面环水、生态环境优越的海华村,不仅树多、河多、桥多,也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自然也成为海华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显著优势。如坐落于海华村的早期民族工业代表的苕溪丝厂遗址,向世人诉说着这里丝绸文化的厚重;王阳明读书遗迹、金子久名医馆等,让大家了解到海华村悠久的名人文化……这些,都是海华的别样魅力,也是让海华村变身为“大花园”的独特优势。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海华村能从我市众多美丽乡村中脱颖而出,跻身全省首批3A级景区?海华村村委会主任杨惠娟引用去年浙江卫视热播的电视剧《青恋》中云舍村的事例说,云舍村从以前的依赖矿业到发展生态旅游和民宿产业,最终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也创造了一种乡村绿色发展新路子。10多年来,海华村也始终如一地坚持打好生态牌,将绿色生态打造成最大的发展优势,在新时代以生态为底色谋划“乡村振兴”的大战略。

  海华村在生态旅游开发上拥有很大的优势,也有优越的区位条件。这几年,海华村陆陆续续做了很多工作,完善了旅游基础设施,打响了海华的知名度。“我们要再接再厉,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真正把海华建设成为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的景区村庄,让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美好!”谈起海华的未来,村党委书记罗洪炎的语气坚定有力。

标签:海华;海华村;周志鹏;绿色生态;发展优势责任编辑:陈婷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