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建省再次交出喜人的环保成绩单。在降水量同比减少39%、主要江河径流量同比减少47%的情况下,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优,全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居全国第二位,12条主要河流Ⅰ类~Ⅲ类水质比例为95.8%,完成国家下达的水质优良比例考核要求;9个设区城市空气平均达标天数占比96.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8.2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7.2%,完成国家下达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
砥砺奋进又一春。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走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福建省聚力新征程,奋力答好新时代“生态”卷。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人勤春早抓落实。2月23日下午,春节长假结束没多久,一场延伸至县(区)的全省环保工作视频会议正在召开。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全省环保工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治污攻坚的过程,也是推动转方式调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率的过程。去年,福建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臭氧污染防治、推进区域联防联控、提升治污减排水平,强化督促检查,超额完成国家“大气十条”的目标任务,“大气十条”终期考核为优秀。仅臭氧污染防治,就完成700多个治理项目。
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打赢蓝天保卫战,不仅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更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任重道远。
“清新福建”不靠风吹靠实干:完成60个省级重点治理项目持续深化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轻微污染天气应对,有效提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今年打赢蓝天保卫战计划正全面启动。
为有源头活水来,从源头上深化水污染防治,2017年福建省推进工矿企业污染防治、城镇生活污水治理、畜禽养殖综合整治等10个方面142个项目,按照国家“水十条”统一要求完成造纸等六大行业清洁化技术改造。
猛药去疴,刮骨疗毒。南平市持续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拆除生猪养殖场1.1万多家,削减生猪400多万头。福州、厦门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小流域考核断面Ⅰ类~Ⅲ类水质比例提升了,劣Ⅴ类水质比例下降了。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达标率99.2%,位居全国前列。
严字当头,实字托底。今年福建将进一步完善河长制、落实湖长制,推进主要流域治理,消灭牛奶溪,确保2018年全面消灭汇入12条主干流、直接入海及省级考核的小流域劣Ⅴ类水体。实行“一个饮用水水源地、一套整改方案、一抓到底”,确保饮用水水源安全。
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举措,保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去年福建省完成约1.7万个农用地土壤详查点位布设,5000多个样品采集工作,启动5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新增危废处置能力19.1万吨/年,建成并推广运用全省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平台,完成14万吨贮存危废清理处置,削减限制类固体废物进口量约30万吨。今年仍将深入落实“土十条”重点任务,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深入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强化目标考核和成效评估,逐步提高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回眸往昔,眺望前行之路,福建治污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看得见的生态高颜值,摸得着的获得感,让百姓纷纷点赞“蓝天多了,山水美了,幸福感强了”。
做好“生态+”文章
生态资源是福建省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省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发端于生态建设,福建省做好融合文章,从生态佳迈向“生态+”,生态建设与产业、文化、民生、旅游、城建等深度融合,生态投资成为有效投资。
“一个广场变成一个大花园,好像就是转眼间的事,赞!”正在漳州市区“四季花海”中给孩子拍照的市民卢小莹,言语间透着惊喜。这种城市生态建设“一天一个样”的变化,近年来漳州市民感受特别明显。
以“田园都市、生态之城”为发展定位进行城市生态建设,漳州市推进“五湖四海”项目建设,让生态+的效应不断延展。“我们改变生态建设的传统路径,辅之以合理的片区规划,反而带来了土地溢价、商业集聚等多重效应,做生态还赚钱了。”漳州城投集团董事长赖绍雄说,几年前,他刚接手碧湖项目时,并不被业内看好。如今,这座由旧村改造而成的市民公园周边,万达广场、皇冠假日酒店等高端服务配套日益完善,中国铁塔、中海油、中石油等央企及众多金融机构纷纷进驻。
三明市大田县矿产资源丰富,曾是全国首批百个重点产煤县之一,采矿历史逾600年。近年来,矿山开发带来的环境影响日益凸显。在矿山治理中,大田县不仅让废弃矿山重披绿装,更因地制宜地进行了综合开发探索。提出矿山治理的“五园模式”,在复绿补植基础上,根据各个废弃矿区的地质、土壤特性,将其开发成家园、公园、果园、产业园或田园,实现生态恢复与土地集约化利用、农民增收同步推进。最近5年,大田的“五园”模式投资额超过3亿元。去年的两岸林博会上,福建省旺中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决定在大田县投资5亿多元,投资蛋鸡生态养殖项目。而其用地正是大田县前坪乡的一处由废弃矿区改造成的产业园。
福建利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诸建华,是在南平建瓯市创业的浙商。他的公司专注于废纸制浆造纸,属于南平市确定的七大绿色产业之一。最近,诸建华终止在浙江、江西的数个投资项目,腾出资金用于福建利树公司的增资扩产。诸建华信心与底气,来自南平市日前出台的《南平市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十条政策》。“新政干货满满,涵盖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等10个方面,其中包括每年不少于3亿元规模的‘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资金’。”诸建华表示,南平市正通过激励政策,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构建高技术化、高附加值化、低碳化的绿色产业体系,让他干劲十足。
生“绿”更生“金”。在旅游领域,生态禀赋同样成为吸引客流的利器。全省游客接待数、游客总收入高于全国增幅。
在福建,“生态+”催生出民生环境、城市形象与营商环境系列蝶变的同时,提升了宜居、宜业、宜商、宜游水平,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数据显示,2017年福建省GDP约3.23万亿元,比增8.1%。
走好“绿色”新征程
春潮涌动,万象更新。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作为。既要生态环境“高颜值”,又要经济发展“高素质”。进入新时代,如何走好新征程?
“着力绿色发展,不断巩固发展永续优势。”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清新福建成为样板。
立下环保军令状,坚决守住福建的绿水青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积极应对臭氧污染天气。消除黑臭水体,加强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持续实施“清洁土壤”工程,危险废物处置能力提高到100万吨以上,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回应群众关切, 对中央环保督察转交的信访件进行全面梳理,并建立督察整改存在问题动态台账,严格对账销号。
民之所需,政之所向。今年省级预算加大投入用于大气、水、土壤三项污染防治,各地也将加大投入力度。落实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筹措政策,力争到2020年补偿资金比2015年翻一番。鼓励社会资本以PPP工程包或购买服务的模式参与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培育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市场化长效机制。一大批惠民利民的项目即将上马。
各地擂响战鼓,奋力新征程。福州、龙岩将黑臭水体整治作为民生工程来抓。福州市在去年消除43条黑臭水体后,决定于5月底前,在城区水系治理领域开展“整装再出发,百日大会战”为主题的劳动大竞赛。市长尤猛军带领市直有关部门和四城区主要负责人,实地督导检查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和串珠公园建设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龙岩制定了《龙岩市推进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和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中心城市建成区要在2018年底前完成黑臭水体清淤疏浚、河道清障、沿河主要排污口截污工程,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为打好土壤污染防治的突破战,厦门市在全面启动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后,进一步创新举措,根据排查的结果组织首批47家重点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加强重点企业对土壤污染的管控。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责任书明确对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实行终身责任制。
打通城市“血脉”,激发城市活力。泉州市启动中心市区内沟河综合整治,构建“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内沟河环境。同时,开展环保设施与能力建设大会战,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危废处理设施、环境监测能力等4个方面建设,加快补齐环境治理短板。
三明市积极发挥治污能动性,不断探索环保新方法、新路径,通过环境信用评价、环境污染责任险等制度,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化被动治污为主动治污。污染治理工作不断深入,三明市在全省率先消除Ⅳ类以下水,全面进入Ⅳ类水的新时代。改革探索不止步,消除Ⅲ类以下水质的小流域,是三明市今年的新目标。下一步,三明市将继续深化以责促治、以法促治、以企促治、以利促治、以晒促治的“五治”工作法,形成多方合力,让人民共享更多绿色福利,为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以绿色为底,以创新点睛。南平市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效率、更实的举措,选准七大绿色产业,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力争新增“五个一批”项目1500个,实施省市重点项目428个,让产业发展与青山绿水相得益彰。
宁德市提出,力争2019年创成国家级森林城市,发挥山、水、林、城、田、海等自然生态景观特色,构建宁德“一核、两带、三线、八极、百园、千村”的生态框架脉络。
莆田市探索设立“企业河长”,构建“政府主导、企业认养、多元参与”的管护机制。
奋斗在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征程上,让生态文明共建共享,让“美丽”近在咫尺,福建省汇聚磅礴力量,驰而不息,一往无前,未来可期。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