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高山茶叶不应只是茶叶,我们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献山庙也不应只停留在胡源。我们要通过小城环境综合整治,抓住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期,建设新胡源……”4月6日,缙云县胡源乡章村村“娘娘宫”座无虚席、人头攒动,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振兴讲习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他们讲的话我听得进去,对村集体的工作项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村干部的工作也有了更多的理解。”为了更好地推进村里的各项工作,胡源乡邀请乡贤组建乡贤讲师团,围绕环境整治、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乡风文明等方面进行讲解。当天的讲习活动吸引了章村村及周边村500多名村民主动前来“上课”。
缙云是丽水的人口大县,四十年前的改革之初,大批缙云人就开始“背着梅干菜闯天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缙云全县长年在外人员近10万人。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该县着眼于整合乡贤群英优势,激发乡贤整体活力。去年8月下旬,缙云县委发出“红头文件”,构建乡贤大平台。自此,昔日分散的乡贤联谊,在缙云实现了县级层面组织体系的规范化与制度化。
“从实践效果来看,规范后的乡贤平台,让全县乡贤拧成一股绳,成为乡村振兴随时在线的建设者、引领者和协调员。” 缙云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周飞松说,“只要故乡情不变,振兴力量就随时在。”
这段时间,乡贤林必文回到故乡大源镇,总投资1.5亿元的“普化源生态旅游度假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就是想为家乡做点事,而现在返乡创业有氛围,乡村发展有机遇。”林必文说,“大家都来尽点力,山沟沟里就能建出‘世界之最’。”据缙云县招商部门统计,近年来,缙云县共吸引乡贤回归项目100余个,到位资金60余亿元。
“村里有纠纷,乡贤调解最灵验;村里搞建设,乡贤搞征收很有效。”三溪村党支部书记吴明军表示,把乡贤们聚在一起,乡村振兴就有力量、有资源、有办法。
从八年前开始,三溪乡三溪村每年都会开一到两次“乡贤会议”。如今,70多位乡贤组成的“参谋团”成为乡风文明的重要引领者。吴明军介绍,受乡贤影响,村里连续六年办春晚;村里老人五十岁主动过集体生日,捐资种树;今年春节期间,全村公路两侧,看不见一颗烟花爆竹。
据了解,截至目前,缙云县15个乡镇街道、近100个行政村已经建立乡贤联谊会。借助乡贤大平台,缙云乡贤们在引资引智、社会治理、乡风引领和公益助善等多个方面,形成合力,“再不仅仅是从前家乡建设零零散散的捐助者。”
“接下来,我们要尽快实现‘县乡村’三级层面的乡贤组织全覆盖。”周飞松说,“乡村振兴根本在于人。有了组织体系的全覆盖,缙云乡村振兴就有了永不衰竭的源头活水。”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