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绿色永驻 发展永续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18-05-28 10:08:16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史自强

  从卫星云图上看,位于河北北部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如同一只绿色雄鹰,牢牢扼守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缘。

  半个多世纪里,三代塞罕坝人不辱使命,艰苦奋斗,在昔日“黄沙飘满天、飞鸟无栖树”的荒僻苦寒之地,营造出112万亩世界最大人工林。

  塞罕坝绿色长城的筑造,不仅成为京津冀和华北地区的风沙屏障和水源卫士,也写就了一部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教科书。

  创新技术,实现增林扩绿

  56年前,我国北方地区风沙严重,急需塞罕坝地区造林阻沙。然而,由于连年乱砍滥伐,当时的塞罕坝已成了人迹罕至的荒漠。加之年平均气温零下1.2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43摄氏度,年均积雪达169天,树木很难成活。头两年栽下的树苗成活率不足8%,如何把树种活,是所有人面临的一道严峻考验。

  正丧气时,造林员们发现问题出在了传统的遮阴育苗法上,便改为全光育苗,首次就取得成功。后又摸索出培育“大胡子、矮胖子”优质壮苗的技术要领,育苗数量和产成苗数量成倍提升。

  在植苗上,塞罕坝人通过不断研究实践,攻克了大量技术难题,创新了“三锹半”植苗法,大大提高了植苗速度。

  1964年春,塞罕坝林场老书记王尚海带领职工开展 “造林大会战”。历经30多个昼夜,造林成活率达95%。

  全林场信心大振,大面积造林时代开启。从1962年至1982年的建场前20年中,塞罕坝人共造林90余万亩,保存67.9万亩,保存率75.5%,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

  随着时间推移,石质阳坡植树难题开始横亘在造林队员面前。这里土层极薄,平均只有四五厘米,植物根系难以向下延伸。

  2011年,塞罕坝启动攻坚造林。大伙反复摸索,终于掌握了技术要领,即先把石块挖出,再人工客土回填,解决了根系的土壤附着问题。

  近年来,林场累计投入科研经费500余万元,完成育苗、造林、有害生物防治等9类60余项科研课题,编写《塞罕坝植物志》等5部专著,发表论文630余篇。

  强化管护,巩固生态成果

  在不少塞罕坝人的眼中,这片林子就是他们的“命根子”。47岁的刘军和他的妻子齐淑艳便是如此。

  夫妇俩都是林场的防火瞭望员,工作地点是林海中的一座孤塔。10多年来,他俩生活、工作都在这里。

  每年3月15日到6月15日、9月15日到下大雪期间,是林场的防火紧要期,夫妻俩异常忙碌。白天每15分钟拿望远镜向四面八方瞭望一次;夜晚一小时瞭望一次。每次瞭望做好记录,并向场部报告。俩人轮流休息,不敢有半点马虎。

  据塞罕坝林场场长刘海莹介绍,塞罕坝林场建场50多年来,从未发生森林火灾。“这得益于我们建立的一套立体化预防、监测和扑救体系。”刘海莹说。目前,塞罕坝全场分布9个望火楼,确保及时预报火灾,实现“打早、打小、打了”;场内修建了14个固定防火检查站,6个临时森林防火检查站,仔细核查往来车辆,检查扣留火种;148名专职护林防火员实施重点看守;外加林火视频监测系统1套21个监控点,红外探火雷达6台,雷电预警监测系统1套,总体形成了一个“探火雷达、空中预警、高山瞭望、地面巡护”有机结合的严密监测网络,监测范围达到100%。

  塞罕坝还建立了本领过硬的扑救队伍。目前,林场共建立专业扑火队伍7支,队员112名;半专业扑火队10支,队员240人。其中专业扑火队实行军事化管理,防火紧要期24小时保持临战状态。

  优化结构,推进绿色发展

  如今的塞罕坝,成了游客和摄影家流连忘返的地方。目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年均50万人次,一年门票收入4000多万元。

  主体产业逐渐发生变化。木材生产曾是塞罕坝林场支柱产业,一度占总收入的90%以上。近年来,林场大幅压缩木材采伐量,木材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最近这五年已降至50%以下。

  塞罕坝林场林业科科长李永东介绍说,河北省下达塞罕坝林场的“十三五”采伐限额为每年20.4万立方米,但林场实际的林木蓄积消耗量,控制在每年13万立方米左右。并且塞罕坝林场采伐主要用于“森林抚育”:把林子里长势较差的林木伐掉,将林木密度过大的地方降下来一些,不断提升森林质量。

  在此基础上,塞罕坝不断探索发展“新绿产业”。塞罕坝林场建设了8万多亩绿化苗木基地,培育了云杉、樟子松等优质绿化苗木。“林场的绿化苗木,销往京津冀、内蒙古、甘肃等全国十几个省(区、市),每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塞罕坝林场产业化办公室主任李双说。

  此外,林场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带动了周边地区的乡村游、农家乐等产业发展,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

  塞罕坝的林海,已经成为林场生产发展、职工生活改善、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标签:塞罕坝;林场;造林;瞭望;创新技术责任编辑:朱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