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这条黑臭河终于变了模样

云南昭通市昭阳区秃尾河黑臭了30多年,如今正在大力偿还生态欠账

发布时间:2018-08-11 14:44:15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杨文明

  云南昭通市昭阳区治理后的河道。

  “老昭通人”饶兰英没想到,到了晚年,自己竟看到秃尾河越来越清了。

  云南省昭通市,秃尾河穿城而过。在两年前,黑臭了30多年的秃尾河上榜住建部公布的黑臭水体名单。整治力度由此加大,转变随即逐步发生。

  人口膨胀、城市扩大、排污设施落后等因素,导致水体黑臭

  在昭通城区,穿城而过的除了秃尾河,还有一条利济河,都曾是黑臭水体。

  河流何时开始变得黑臭?60多岁的饶兰英说,因为修路拆迁,上世纪80年代末,饶兰英一家将房子建到了秃尾河边,“那会儿秃尾河就又黑又臭。”

  院墙修到了河堤上,水里的臭味连同繁衍的蚊蝇,时不时穿厕入房。

  建房之初,村里通知饶兰英家:房子院墙要离河岸最少3米远,可眼见着周围邻居都把院墙甚至房子修到了岸堤上,饶兰英按捺不住,也“拓展”了院墙。“我看别人把房子建到了岸边,没被拆,我也就跟着建了嘛。”

  前期监管缺位,家家户户攀比。于是,在昭阳城区,几乎所有沿河居民的院墙都沿河堤而建,甚至有的住户将阳台伸到了河面之上。“有的地方根本算不上河,都快堵成沟了。除了黑臭,还由于河道被侵占,利济河、秃尾河到了雨季时常发生洪涝。”昭阳区常务副区长何枢说。

  污染河流的,也不会被河流善待。

  知道把房子修到河堤上不合法,饶兰英心虚,没敢建高层,在河堤3米范围内只盖了一层楼,作为厕所和厨房。沿河居民深受黑臭水体之害不假,可某种意义上说,水体黑臭,沿河居民也是主要污染者。“厨房、厕所污水没处排,大家就都把管子接到了河岸边。”饶兰英说。

  “大家都这样”,这成了不少沿河居民的口头禅。“我们都把房子修到了岸堤边,都把污水排到了河里边。结果,我们也都深受黑臭水体之害。”饶兰英说。

  “产生黑臭水体的‘历史原因’,说来话长:人口膨胀导致城市扩大,缺少规划导致建筑无序发展,基础设施特别是排污设施落后导致居民污水无处可排、垃圾没地方倒,居民环保意识差导致偷排乱倒,管理缺失导致违法行为得不到制止,反而愈演愈烈。”何枢说,提历史原因并非逃避责任,而是为了想办法对症下药。“把这些年形成的问题解决了,黑臭水体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

  沿河97%的违建已被拆除,居民点赞治理进展

  秃尾河、利济河的改变,发生在最近这几年。2013年底,市、区政府决定实施建设美丽昭阳三年行动计划,治理水体、提升人居环境。2016年秃尾河、利济河上榜住建部黑臭水体名单后,治理进一步加强。

  “水体黑臭,一是因为淤积了30多年的污泥,有的河段污泥1米多厚;二是沿河居民源源不断往里直排污水。”何枢认为,昭通黑臭水体治理,主要解决两项工作:去污染存量,减增量。

  积累的河岸垃圾、湖底淤泥好清理,关键是要管住增量,不能这边刚治理好,那边又有偷排乱倒现象。“想要管住偷排乱倒,首先要让污水有地方排、垃圾有地方倒。沿河住户的排污管接入干管后,我们才能对以前的直排口进行封堵。”何枢说。

  不过,沿河排污干管的建设,不可避免需要拆除沿河违建。不拆违,就没法埋设排污管,更别说对河岸进行绿化、美化。拆除违建,才能腾出河道治理空间。

  “利济河为啥治理要比秃尾河快?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拆违数量相对较少。”何枢说,部分违章建筑存在了几十年,有些人出生起就住在那里,现在告诉对方那是违建,必须拿出依据来。

  饶兰英说:“黑臭水体谁闻?还不是咱沿河百姓?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也得支持治理,但要一碗水端平。”

  启动拆违前,昭阳区花了近一个月时间查阅历史档案。“哪怕是当时村里批准的文件,我们也给算数。拆违之初,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如今沿河97%的违建已经被拆除。”何枢说。

  记者看到,饶兰英家盖在河边的厨房、厕所已被拆除,拆违后的“伤疤”仍在,一些砖块至今裸露着。昭阳区共拆除沿河构(建)筑物1365户、近16万平方米,封堵直排污水口1057个,改造污水口1600个,完成河道景观绿化40多公里。

  通过引进世界银行贷款等方式,昭阳区黑臭水体治理累计投资3亿多元,集中整治黑臭水体河道46.6公里,铺设沿河截污干管48公里,累计建成中心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156公里,清除河底淤泥52万立方米、清除沿河及河道垃圾1290余立方米;完成日处理2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使昭通中心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由原来的6万吨/日提高到8万吨/日,污水处理率由原来的72%提高到82%。

  黑臭水体治理效果如何,群众满意度是一个重要考量标准。黑臭水体并非纯粹的科学概念,除了可量化指标,沿河群众的评价也非常关键。

  “前不久,生态环境部、住建部督查组前来督查,对沿岸居民进行民意测评,130份表格是100%满意。”何枢介绍,担心昭阳区作假,督查组又对15户居民进行了电话回访,随机对5名群众现场访谈。他坦率地表示,水体治理项目看到实效,需要一段时间。目前秃尾河在旱季有些时段指标还有波动,水里还时不时飘出腥味。

  治理一年后,利济河水底再次长出了绿油油的水草,还出现了水鸟。“说实话,利济河的效果已经见到了,秃尾河还需要时日巩固水质。群众与其说是对我们的工作效果满意,倒不如说是对我们的工作态度、工作举措、工作进展满意。”何枢说。

  “昭通有好气候,恢复了好生态,不怕没客来”

  如今,秃尾河新建的步道已有行人穿梭。“以前哪敢想象啊,别说建排污管,就是走路都没空间。再说,有空间人也不来,当时太臭,遇到道路交叉口的桥,行人都会赶紧跑几步。”饶兰英说。

  大的治理项目建成后,仍面临城市居民生活习惯和农村面源污染等问题。“如果城市居民依然随手往河道扔垃圾,打捞工作不轻松。如果上游农业面源污染管不住,来水化学需氧量容易超标。老城区没有雨污分流,遇到暴雨,雨水混入污水,超过了处理厂的能力,难免会造成水质恶化。”何枢认为,未来治河的一个关键是落实河长制,压实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责任。

  好在随着河道渐渐干净,居民习惯已经在转变。“建了污水干管,群众有地方排污了,自然不会费尽心思偷排。沿河建设垃圾收集点,谁还会往河里扔?”昭阳区住建局党委书记李新文说。

  昭阳区河道执法大队队长沈远品告诉记者,以前水体黑臭,家家户户都把水体当垃圾池。现在治理完,水体干净了,就不好意思把家里的垃圾扔水里了。“这次治理,就好比堵住了‘破窗’。”沈远品身后的河滨公园,一群从四川宜宾来避暑的老人正载歌载舞。

  “咱们昭通有好气候,恢复了好生态,不怕没客来。”何枢介绍,随着昭通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最近两三年,每逢夏季都有数万成渝游客前来长期避暑。

  何枢坦言,强力推进河道治理“压力山大”。“三四十年的基础设施短板要在三四年里补齐,就好比三四年内还清三四十年的历史欠账,难度可想而知。”

  昭阳区地处集中连片贫困区乌蒙山区腹地,至今还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一方面要如期脱贫,另一方面还要加大投入治污,财政捉襟见肘。“能否在项目安排及融资政策上,为贫困地区的环保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何枢向记者说出了心中的期待。

标签:昭阳区;水体;治理;沿河;河道责任编辑:钱华良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