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3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邓国芳 市委报道组 陈迁)近日探访建德梅城镇,最触动人心的变化,是这座“千年古府”正呈现的特色和个性。
从七里扬帆码头,乘船顺富春江而下,青砖砌就的古城墙,赫然出现在江对岸。梅花形的城垛上,“严州府”的黄色旗帜迎风招展。在严州古城的中轴线——正大门、南大街,当地已陆续恢复建德侯等3块古牌坊。尘封已久的古城墙、古牌坊“重见天日”,成为严州古城贯通古今的文化符号。眼下,剩余19块古牌坊、严州府古衙门建筑、龙山书院及5座会馆、范仲淹祠堂、浙大西迁旧址、竺可桢旧居等历史遗迹,也即将开启新一轮的修复。
梅城镇党委书记何瑞洪说:“在打造新时代美丽城镇过程中,千年梅城的风采就要重现了!”
梅城,位于建德东部,自三国时置县至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唐朝以来,又是睦州、严州等州治所在地。这座“千年古府”,积淀了辉煌的历史记忆、丰厚的文化遗存,但历经沧海桑田,它也存在城镇功能落后、环境“脏乱差”、产业“低散乱”等短板。
“除了城镇面貌落后,与杭州建设世界名城的要求不相适应外,最突出的是民生问题。”当地干部说,梅城镇的产业基础较好,集聚功能较强,全镇5万多人口中,已有3万余人聚居在1.56平方公里的集镇上,“启动棚户区改造前,在南半城的严州古城区,有人蜗居在4平方米的空间里,300多户居民过着‘拎马桶’的日子,生活品质不高。”
梅城人对城镇环境整治的愿望,强烈而迫切。有位80后梅城人对记者说:“从父辈印象中的‘中型城市’,到我们记忆中的‘小城’,再到现在90后、00后眼前的‘农村’,我们的心理落差很大,一直盼着曾经辉煌的梅城再度归来。”
转折,始于2017年。“城镇上接城市、下连农村,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主平台,重要性不言而喻。像梅城这样的省级中心镇,更应完善城镇功能、彰显城镇特色、发挥集聚带动效应,推动城乡的深层次统筹。”建德市委书记童定干说,他们下定决心,在对梅城镇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快速推进严州古城综合保护开发工程。
加快补齐美丽城镇建设短板的工作就此启动。人们急切地盼望“千年古府”早日美丽归来,也深知:梅城不是普通的小城镇,无论是整治、保护或开发,都要谨慎以待,不留遗憾。
去年初,梅城邀请来自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的6家知名设计团队,为严州古城综合保护开发编制规划,目前进入深化和论证阶段。今年5月,镇里又与杭州市运河集团合作,计划用5年时间,基本恢复严州古城面貌。
古城要保护,棚户区改造须先行。去年以来,梅城镇已有2300多户居民搬离,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并为古城保护拓展了空间。更令梅城人惊喜的是,随着环境整治深入开展,车乱停、摊乱摆、线乱拉等现象消失了,污水管道铺好,建筑立面改好,公厕环境提升,公园等公共空间增多,镇容镇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追求的,不仅是环境的改变、文化的重塑,更有产业的培育和集聚,城镇功能的彰显。”童定干说,如今,他们正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积极探索建设美丽城镇之路,依托严州古城、梅城新城、高铁新城等产业平台,引进先进制造业、文创商贸综合体、休闲农旅等项目,有效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梅城新城,不仅是严州古城搬迁居民的新家园,更是5万余梅城人创新创业的新天地。去年以来,这里已新集聚了700多户农民。建德市还将在此谋划建设面积达70亩、产城融合的小微园,以此承接梅城镇传统低压电器块状产业转型升级。
城乡之间,正在涌现新动力。去年以来,中视影视带来5亿元的项目,并选在风景优美的南峰村落地;乌龙山脚下,总投资3亿元的开元芳草地乡村酒店,今年1月已建成营业,带动当地百姓就业;十里埠港综合码头、乌龙山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也纷至沓来……何瑞洪说:“以镇带村、镇村联动,梅城真的要‘梅开二度’了。”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