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共建蓝色伙伴关系”系列报道 ⑦

海洋卫星实力“圈粉” 中外携手筑梦苍穹

发布时间:2019-01-21 12:50:27 来源:中国海洋报 记者 朱彧

  2018年10月29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刺破苍穹,将中法海洋卫星顺利送入太空。这是中法两国在高科技领域合作的里程碑,也是两国携手和平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的实际行动。中法两国领导人高度评价两国航天合作的最新成果,以及中法海洋卫星将在全球海洋环境监测、防灾减灾、气候变化等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

  海洋卫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长期连续观测等优势,不受地理位置和人为条件限制,可以覆盖环境条件恶劣的海区,已成为现代海洋观测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国海洋卫星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靠实力“圈粉”无数,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

  中法海洋卫星是中法两国合作研制的首颗海洋微波遥感卫星,这次合作已经持续了13年。

  2005年,中法海洋卫星项目正式启动,旨在研究海洋表面风场和海浪情况,提高海洋气象预报能力和人类对气候变化的认知。2014年3月,中法海洋卫星被列入中法合作中长期规划。2018年1月,两国将中法海洋卫星写入了联合声明。

  合作成果来之不易。中法海洋卫星是两个航天大国在系统级上的合作,由于双方执行技术标准不同,曾给合作研发带来了很大障碍。13年来,中法科研人员保持密切沟通、求同存异,充分发挥创造性,确保了卫星研制成功。双方科研人员也在合作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近年来,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了海洋卫星的国际影响力。2012年,卫星中心与欧洲气象卫星组织签署了关于海洋卫星数据应用与交换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2016年,卫星中心与欧洲气象卫星组织深入合作,积极推动海洋二号卫星近实时数据在芬兰站落地。双方在数据处理与应用研究上的合作交流也不断深入;积极参与海洋遥感领域相关国际组织合作,推动海洋卫星在国际组织中的应用,分享中国海洋遥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举办了海洋碳循环遥感国际研讨会暨海洋生态环境遥感应用高级培训班,来自孟加拉、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名科研人员参会,为推进我国自主海洋遥感卫星产品的境外验证、精度提高,以及遥感应用服务奠定基础。

  2017年,卫星中心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并签署协议。此外,还与欧洲气象卫星组织续签了为期5年的谅解备忘录。2018年,卫星中心共有13个团组赴美、日、法等国和地区交流访问。与欧洲气象卫星组织在开展业务化数据共享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了数据交换与研究合作;利用欧洲气象卫星组织芬兰站接收“海洋二号”A卫星数据已进入试运行,并与该地面站所属的芬兰气象研究所北极研究中心签订了关于极轨卫星数据接收站与数据处理系统建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欧洲气象卫星组织就哨兵数据的共享合作与卫星中心达成了初步意向,中心将与芬兰联合接收中欧卫星数据,进一步实现中欧卫星数据快速共享;与皇家荷兰气象研究协会围绕星载散射计数据处理、产品服务及应用、定标及真实性检验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和研讨,并在“海洋二号”A卫星微波散射计L1B数据重处理、风场气象资料记录数据集的制作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今后,双方将陆续在散射计定标、真实性检验、近岸风场产品制作等方面合作研究。

  当前,海洋卫星已进入组网观测、协同发展的新时代。中国工程院院士、卫星中心主任蒋兴伟说:“迈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我们将继续为自然资源事业和海洋强国建设书写新篇章。”

标签:海洋卫星;合作;欧洲;卫星中心;气候变化;卫星数据;应用责任编辑:孙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