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发端于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擘画,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十多年践行,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不仅山青了、水碧了,还实现了城乡“无缝对接”。至2017年底,全省2.7万多个村庄实现整治全覆盖。
举全省之力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浙江省启动的“全面实施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正努力把全省变成一个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式的大花园。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发端于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擘画,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十多年践行,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不仅山青了、水碧了,还实现了城乡“无缝对接”。至2017年底,全省2.7万多个村庄实现整治全覆盖。
此次“大花园行动”,省委和省政府要求拿出钉钉子精神,对照目标高质量推进,不但严守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环境质量底线,还要全力打赢治气治水治土治废等污染防治攻坚战。同时,树立大文化理念,守好乡愁古韵、树好文明新风。
此前,浙江已在机制上为“大花园行动”提供了保障:将所有欠发达县“摘帽”,不再考核GDP总量,转而着力考核生态保护;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出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对降低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提高出境水水质、提高森林覆盖率等进行奖励。例如,按照省财政出台的奖惩标准,出境水水质按Ⅰ类、Ⅱ类、Ⅲ类占比,给予不同奖励。不久前,钱塘江源头的开化县一下子获省绿色发展财政奖补资金7.37亿元。
“大花园行动”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浙江森林覆盖率已位居全国前列,此番还启动“一村万树”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省每个行政村新植1万株树。重点抓好乡村庭院绿化、街道绿化和休闲公园绿地建设,对缺株断带、树种单一、防护功能较差的林带进行优化调整,打造独具特色的“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精品村庄。为此,对植树模式进行了创新: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农村绿化用地政策,采取租用、流转、补助相结合方式保证绿化用地需求。
美丽乡村,离不开人文元素。浙江把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的触角向人文领域拓展——修复古道,让浓缩的人文历史焕发生机。经省有关部门调查,浙江尚存较为完整的古道100余条、总计长度近2000公里。省政府要求:各古道所在地按修旧如旧、乡土性、实用性原则,保护历史遗迹。参照古代“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三十里一驿站”原则设置设施,将沿线古村落、古树名木、高山湿地、古建筑等自然文化遗产串联起来。
专家认为,“大花园行动”将把浙江名山大川、著名景点串珠成链,变盆景为风景,使山水与城乡融为一体,自然与文化相得益彰,让人民群众看得见绿水青山、闻得到清新空气、吃得到放心食品,在畅游山水意境中感受到更深层次的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