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三峡蚁工”志愿者:

清理长江岸 保护母亲河

发布时间:2019-02-23 12:35:43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郑明桥 柳 洁 通讯员 蔡钧庭

  2月10日,农历正月初六,上午9时,在湖北宜昌城区的长江岸畔,200多位市民顶着刺骨寒风弓着身子捡拾散落在江滩上的各种垃圾……

  在这支捡拾垃圾队伍中,男女老少皆有,他们都是生态环保公益组织——“三峡蚁工”的志愿者。

res01_attpic_brief.jpg

春节期间,“三峡蚁工”志愿者在长江岸线清扫垃圾。 何 英摄

  从农历腊月三十开始,“三峡蚁工”的志愿者每天在江边捡拾垃圾一个多小时,春节放假7天共有2500多人参与,捡拾垃圾约13吨。去年春节7天的活动有700多人参与,捡拾垃圾约18吨。

  “如今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垃圾越来越少,可以看出长江宜昌江段的环境在一天天变好。”“三峡蚁工”负责人李年邦手指江滩显得格外兴奋。

  一个人的江滩

  今年48岁的李年邦,又名李双喜,人称“喜哥”,是一家理发店老板。从小在长江边长大的他,每年汛期看到满江翻滚浊浪、涌来很多垃圾时,心里格外难受,这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啊!

  2015年11月2日,李年邦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位外国小伙每天义务清理河道垃圾的消息后,想到了身边的母亲河。“人家外国小伙能早起半个小时去清理河道,我为什么不能也早起半个小时去江边捡拾垃圾,为流经这座城市的母亲河做一点儿事呢?”李年邦说。

  当天,李年邦就买来垃圾袋和手套等工具。2015年11月3日早上6点,李年邦来到滨江公园的江边开始清理垃圾。“从江岸到江滩,只有短短300米,但那一天我却走了很久,感觉这是我人生中走过的最长一段路。”

  回忆当年的情景,李年邦坦言,最难放下的是“面子”,虽然江边没有其他人,但他依然觉得脸上发烧,总担心别人怎么看。但不管怎样,自己选择的路,再难也要走下去。

  开弓没有回头箭。之后,李年邦每天都会打着手电筒去江边捡拾垃圾。早晨5点30分起床,6点出门,7点30分将垃圾打包提上来,8点30分到理发店开门,这是那段日子李年邦的时间表。

  最初时日,垃圾越捡越多,李年邦先将垃圾集中堆放在江边;没有车清运,他就请朋友开来三轮车帮忙。当他将捡拾垃圾的经历发到朋友圈后,随即招来种种非议:“你是不是在作秀啊?” “江水天天冲来垃圾,你捡得完吗?”

  面对种种质疑,李年邦不愿多做回应,“我不过只是想为母亲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让江滩干净一点儿”。幸运的是,他的妻子和孩子非常理解他,也用实际行动支持他,从一个人到一家人,人们常常看到他们一家三口清洁江滩的情景。

  在妻子和儿子的鼓励下,李年邦决定坚持下去。此后的每个清晨或者节假日,他都和妻子一道,行走在江滩和护坡上,将垃圾一一捡起、打包带走。渐渐地,他身边出现了点赞者、致敬者和同行者。

  早晨6点起床,6点半到现场,7点开始捡拾垃圾。这是李年邦每个周末和一年中所有节假日的作息时间,如今也成为更多关心长江生态志愿者的统一作息。

  一群人的善行

  今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一,太阳难得从云层中露出笑脸。站在宜昌胭脂坝江滩上,江风吹过,让人感觉有些刺骨。

  放眼望去,江滩上捡拾垃圾的人群,如同一个个美妙音符欢快地跳动着。“今天是传统的新春佳节,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李年邦惊喜地说。

  记者和75岁的“三峡蚁工”志愿者周宜生相遇时,他正扛着鼓鼓囊囊的大袋子慢慢往回走,“我到得比较早,已捡了两大袋垃圾”。周宜生老人退休前是宜昌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干部,两年前加入“三峡蚁工”群体后,便一发不可收,常年活跃在宜昌江畔。

  记者在现场看到,来参加活动的有大人也有孩子,其中不少都是全家出动。在宜昌市公安局工作的古军告诉记者:“这样的环保公益活动,一家人已参与多次。今天又是全家上阵,以这样的方式迎接新年,格外有意义!”

  “大家都在说环保,但很多人不愿意付诸行动,‘喜哥’给我们带了个好头,所以跟他学也早起半小时来捡拾垃圾。”市民陈娟半年前加入到“三峡蚁工”,现在几乎每个节假日她都带着5岁的儿子来江边捡拾垃圾。

  “上次有位阿姨在滨江公园跳舞,看到我在捡拾垃圾,硬是给我鞠躬,让我很是感动。”李年邦说,自己捡拾垃圾几个月后,就有100多位市民自发参加到“每天早起半小时”行动中来。

  2016年10月份,“三峡蚁工”队伍壮大到300多人,得到了宜昌西陵区政府支持,帮助“三峡蚁工”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还在红星路社区专门腾出一间门店用于办公,并提供办公经费。

  李年邦告诉记者:“取名‘三峡蚁工’,就是要像蚂蚁一样一点点清理母亲河。一只蚂蚁力量虽小,但抱成团就有无穷的力量。”

  “三峡蚁工”不断感染、吸引着宜昌市民。从2015年11月份至今,“三峡蚁工”在长江边捡拾垃圾活动达520次,吸引3万多名市民参与,累计捡拾垃圾近800吨。李年邦的微信好友从600人增加到3010人,“捡来”2000多位朋友。

  清理长江岸,保护母亲河,人们在行动。“三峡蚁工”的善行义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当地环卫部门为他们安排了垃圾清运车,爱心人士捐来手套和垃圾袋,越来越多的单位、学校、企业组织集体参加到垃圾清理队伍中来……

  一座城的荣耀

  如今,“三峡蚁工”的活动范围已从城区江滩拓展到“三峡人家”风景区,并在夷陵区、西坝成立了分会。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只有2岁。志愿服务内容拓展到生态环保宣讲、清理社区垃圾、整理共享单车等。

  2月13日,宜昌市举行表彰大会,颁发了“宜昌发展贡献奖”和“宜昌生态环境保护奖”。“三峡蚁工”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李年邦分获“宜昌生态环境保护奖”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李年邦还被评为“荆楚楷模”,入选“中国好人榜”。

  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周霁点赞“三峡蚁工”群体:是“可敬可爱的宜昌人”,是宜昌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耀!

  “三峡蚁工”的身影还活跃在宜昌国际马拉松、“生态市民日”主题活动、生态拾荒慢跑、生态环保公益行等大型活动现场。“三峡蚁工”被人们誉为宜昌实施长江大保护的践行者、全民绿色行动的参与者。

  宜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国斌表示,个体的文明程度决定了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工程浩大,要让人的行为链与生态链充分咬合在一起,就像“三峡蚁工”,凝聚社会力量最为关键。

  为此,宜昌市一面推动每个小区建立生态环境社会组织,一面编写了全国第一套系统介绍生态保护的校园教材。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生态课程变成一门与语数英一样的主课。

  去年秋季开学,宜昌市885所中小学及幼儿园的40.8万名学生收到了《生态小公民》系列读本,上了一堂以“生态小公民”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

  如今,争做“生态小公民”活动,已经演绎成覆盖全市城乡争做“生态好公民”的自觉行动,演绎出一个个感人故事。

  伍家岗区大公桥小学602班秦一文同学,成长在一个环保家庭。爸爸是一名“三峡蚁工”,妈妈总能把废品变成漂亮的手工作品。秦一文从小养成节俭、环保的习惯:刷牙只接半杯水,避免浪费;一张草稿纸,先用铅笔写,再用圆珠笔写,最后换彩笔;去餐馆吃饭,自带饭盒;去超市购物,准备好布袋……被评为湖北省“环保小卫士”。

  宜昌市文明办副主任高万红介绍,全市类似于“三峡蚁工”的各类社会组织达3.6万个,60多万名志愿者加入到了生态慈善公益行列,为宜昌保护长江、洁净家园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成为宜昌全国文明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标签:垃圾;江滩;长江;宜昌;志愿者;市民;生态环保责任编辑:孙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