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昔日,这里偏僻荒凉,是个“空心”村;如今,这里车马喧嚣,在周边小有名气

一个小山村的“蝶变”

发布时间:2019-03-01 09:15:37 来源:台州日报 记者 朱小兵 李贝妮

  “以前,我们村很荒凉,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村里只有一些老人住着。附近山林的野猪还常跑到村里跟家猪抢食呢。”2月22日,在位于三门县沙柳街道板樟山村的家里,72岁的老村支书叶良樟谈及当下村里发展,兴致很高,布满皱纹的脸庞笑成了一朵花儿。

  “村里能发展到现在这样的局面,过去做梦都想不到。”叶良樟说。

  板樟山村,四周群山怀抱。过去,这里偏僻荒凉,无人问津,村集体经济基本为零。2014年,通过沙柳街道有关干部牵线搭桥,三门县尚游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板樟山村“联姻”,让这个小村子逐渐为人知晓。

60a721c3-cd5d-47f8-ac52-8358c02df4af.jpg

图为板樟山村全景。 本报通讯员 王胜满摄

  如今,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帽子”已然摘掉,村民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4000元增长至2018年的12000元。昔日的小山村,正在悄然“蝶变”。

  淅淅沥沥的春雨,让万物萌发,这一方水土正涌现蓬勃的生机……

  街道当红娘,村企来“联姻”

  从沙柳街道镇区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驱车10多分钟,就来到了板樟山村。

  这里森林茂密,秀石林立,飞瀑层叠,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留存完好,且有罕见的百年藤瀑、千年古樟和万年火山,可谓“头顶蓝天白云,坐拥绿水青山”。去年,该村还荣获2018年中国美丽村镇之生态宜居奖。

  全村共118户、308人,然而,由于山村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等因素,村民纷纷外迁或外出打工,留守在村里的只有三四十人,且都是老人。

  “五年前,我们刚到这里时,那种人迹罕至的苍凉扑面而来,俨然是乡村‘空心化’的一个缩影。”谈起当时板樟山村给人的第一印象,三门县尚游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章灵英一连用了三个词:凋零、衰败、了无生机。“但这里自然资源禀赋好,我们看中这里的发展潜力。”

  “以前没人种地,村里的土地基本都抛荒了。单靠在土地里刨,挣不到钱。”在53岁村民叶启照的印象中,以前村里通往山下的路是黄泥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深一脚浅一脚,村民外出十分不便,后来有了“村村通”工程,交通改善了一些,但还是不太便利,村民种植的山货,都得肩挑背扛着到街道上卖。

  如今,随着村里开发建设的推进,到山下的那条水泥路面拓宽了,通过街道办事处协调,村里定期开通了公交车,每逢街道集市,村民们坐公交车就可去赶集。不仅如此,电信部门还专门安装了通讯基站,手机信号差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环境更不用说了,以前牛粪猪粪在村里随处可见,污水横流,蚊蝇肆虐。现在,村里配备了专门的保洁员,环境卫生大大提高。“之前喝水也不方便。特别是夏天,天刚蒙蒙亮,村里那口老水井边上,就排起了长队。”叶启照说,“大家都抢水喝呢,起晚了,就没水了。现在好了,家家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 

  打造好景区,吃上“旅游饭”

  空有资源没有项目,过去一直是困扰板樟山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短板”。

  “乡村振兴的最好办法是用产业来支撑。板樟山村有什么?最大的优势就是绿水青山。”章灵英介绍,公司2014年进来后,着手打造三门最具规模的山林景区——栖心谷。

  经协商,村里将闲置的农田、林地以及水库有偿流转给公司。

  一场全村的“蝶变”在悄然进行着。土地丈量、市场规划等一系列工作有序推进。

  目前,三门县尚游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开发了火山景观、花海观赏等10个区块。

  经过几年开发建设,一座藏在大山里的国家3A级景区“亮相”了。去年8月,栖心谷开园,节假日游客达上千人,一时间成了当地的“网红”地,为村集体新建的停车场等配套基础设施累计带来3万多元收入,仅国庆节期间收入便达1.7万元。

  景区火了,村民的腰包也随之鼓了起来。

  10多年前,叶启照移民到了山下的移民小区。去年6月,他回到了村里,在公司从事保安工作,每月收入3000元。“以前在外打工,辛苦不说,也赚不到多少钱,如今村里发展了,我们也沾光吃上了‘旅游饭’。”

  栖心谷项目进村的同一年,叶良樟就用在外赚的钱,回村建起了3间四层的新房子,准备做民宿。“有12个床位,已经装修好了,还没正式营业,但平时餐饮已在做了,主打农家菜,生意还不错。”叶良樟介绍,他还种植了10多亩桃,放养了200多只土鸡,酿了水果酒,“林下经济”搞得红火,去年光桃子就增收近两万元。

  去年8月,村民罗小华回到村里做起了特色小吃生意。“生意最好的一天营业额2000多元。”罗小华说,栖心谷项目的开发给村里带来了发展机遇。“现在很多外出的人想回到村里呢。”

  延伸产业链,未来可期待

  “现在村里一天最多的时候,车子有五六百辆,几千人过来旅游。在村里生活几十年了,以前多年到过村里的非本村人加起来,也没如今一天的量多。”村民叶有广介绍,他原本在外承包小工程,一年收入十多万元,但现在准备回村里搞民宿。

  “外面太辛苦,现在村里搞得这么好,家门口就有商机,又能顾家。”叶有广说。

  在村口墙上,张贴着一大幅民宿设计效果图。这是由沙柳街道邀请设计单位设计的。

  随着栖心谷项目的开发,沙柳街道投资50多万元建立旅游生态停车场,目前已完成了招投标,建成后有近300辆的停车能力。此外,当地政府还着手向老百姓租用房子做配套的民宿项目,目前已流转民房18户,拟改造民宿房间34间。

  “目前,我们已完成了民宿项目设计,完成了招投标的前期工作,通过扶贫产业资金入股或村民以房入股,投入到民宿项目中来,委托第三方经营,反哺低收入农户。每年每个低收入农户保底收入1000元,确保有一个长期稳固的收益。”沙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罗振华说,下一步街道还计划发展“林下经济”,与景区合作,让低收入农户入股,发展养蜂产业。“我们的目标就是把村庄发展起来,让老百姓富起来。”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游客突破三十万人次。我们希望做出特色,回馈当地群众。”章灵英说,近期公司准备带村民外出考察,引进适合村里发展的旅游业态,让村民直接参与进来。“希望通过项目,直接带动村里发展。”

  以前一到深夜,板樟山村一片漆黑,现在村里装上了路灯。小小的路灯,给这个小村子带来了温暖和光明。

  从“集体脱贫”到“全民致富”,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板樟山村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去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14万元。随着民宿以及古村落开发等项目的推进,我们村的明天将会更美好。”该村党支部书记周方营对村里未来满是憧憬。

标签:沙柳;山村;街道;三门县;村民;山林责任编辑:孙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