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宁全市垃圾分类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去年,全市生活垃圾产量35.76万吨(含餐厨垃圾),较上年同期减少14.5%,全市13万余农户每天平均减量0.89公斤,减量化、资源化成效显著。
当天,会议通报了海宁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表彰了2018年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城乡垃圾分类工作先进单位,并为12位全市生活垃圾分类顾问颁发聘书。
去年,海宁市紧紧围绕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速、提质、提效的目标任务,把生活垃圾分类作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标志性战役来抓,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切实有效的工作体系,成立了市城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出台监督考核办法,切实推动分类工作落实,全年累计开展月度暗访检查423次。加强责任落实,市、镇、村三级从上到下层层签订了垃圾分类责任书,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垃圾分类责任网络责任。加强督促指导,及时细化完善城镇居民小区、机关事业单位等区域垃圾分类工作标准和示范小区建设标准,制定出台省级定时定点街区试点的建设标准,以标准化建设促进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此外,海宁市启动城乡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建设,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民参与的工作氛围,目前,全市268个居民小区、101个党政机关国企以及178个行政村(拆迁村除外)已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今年是海宁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全域化推进之年,我市将全面实施整建制镇(街道)示范片区、各领域示范点的建设,加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回收处置体系建设;开展争创垃圾分类整建制镇(街道)、度假区示范片区活动,积极争创省级“定时定点”投放和清运试点商业街、试点小区。扎实开展居民小区源头减量“比一比 赛一赛”试点活动,提高小区源头减量的成效,探索源头减量新模式。
与此同时,海宁市还实行生活垃圾分类镇(街道、平台)主要领导负责制,建立“管行业必须管生活垃圾分类”的制度,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单独指标列入对镇(街道、平台)、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积极构建“体系完整、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环保高效”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体系,优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转运站点和再生资源回收分拣设施布局;围绕垃圾分类高质量发展要求,采取长期布局和过渡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加快推进新焚烧处理项目建设,提升餐厨垃圾处置项目运行效率,进一步谋划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建筑中转分拣及综合利用等设施,切实推进垃圾的分类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推进持续发力,加强全市三级分类骨干队伍建设,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充分调动和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充实垃圾分类工作队伍,全面提升城乡垃圾分类工作成效。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