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改革创新环境治理方式,对企业既依法依规监管,又重视合理诉求、加强帮扶指导,对需要达标整改的给予合理过渡期,避免处置措施简单粗暴、一关了之。
对于饱受诟病的“一刀切”问题,生态环境部一直态度鲜明,在今年两会期间的记者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明确表示“坚决反对,坚决制止,严格禁止”。
据《笑林广记》载:一病者,身患毒疮数日,遂求医。不料医庸,一刀以剖之,病者卒。家人讨要说法,医曰,只管除疮,不管死活。毒疮三寸,其根源在于肌体出了问题,仅靠剖疮无法治愈。治理环境污染积弊,也不能靠“一刀”就去除。这种看似立竿见影的方式,却给一些企业和百姓都造成了不少困扰。
事实上,“一刀切”是生态环境领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既影响和损害了生态环境部门的形象和公信力,也损害了合法合规企业的基本权益。环保是“治污”,但不是把企业“治死”。如果不加区分地“一刀切”,看似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也可能会把企业搞得“命在旦夕”。
摈弃这种简单粗暴“一刀切”的治理方式,关键在于平时多用功。生态环保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环保成果不能只靠督察高压倒逼。治理污染、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功夫要下在平时,常抓不懈、严抓不懈,尤其要在分类施策、统筹谋划上下功夫,细化梳理问题,科学制定解决方案。
令人欣喜的是,不少地方已经开始了有益的尝试。比如,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万名环保干部进万企,助力提升环境治理水平”主题实践活动,帮助企业“把脉问诊、全面体检”,同时“开出药方、祛病强身”。浙江、广东、江苏、上海等地采用“点对点”帮扶模式,主动引导企业转型升级,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又比如,河南省针对企业排污不达标,由省生态环境厅、省科学技术厅等8部门联手组织专家对一万家企业环境问题免费进行“把脉问诊”。四川省广元市实行“柔性执法”,对需要达标整改的给予合理过渡期等。
抓环保不能靠应急,靠的是厚积薄发。污染防治既是一场攻坚战,又是一场持久战。打持久战,就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和法子,尤其不能当作闪电战去打,否则就会顾此失彼。
笔者认为,在推进污染防治攻坚过程中,要积极回应企业治理诉求,在监管上精准施策,助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只有寓服务于管理之中,才能凸显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也才能契合服务型政府的角色期待。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