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百富村:一条机耕路激活乡村振兴“血脉”

发布时间:2019-04-25 09:21:46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肖梁

  昨天下午,当记者自南向北驱车进入大麻镇百富村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条与九里港并行的长路,两边是笔直的水衫树,一眼望去仿佛一条望不到尽头的森林隧道。随行的百富村文化专管员胡东明告诉记者,这就是百富村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记忆的村主干道——机耕路。

  胡东明告诉记者:“说起机耕路,这是那时村干部细心组织、村民齐心协力、设计师精心规划的成果。历经40多年风雨,仍造福于乡间。”随后,胡东明带领记者来到了当时参与设计规划的胡彩仁老先生家中,听老人诉说那段深藏心中的激情岁月。

  “百富村机耕路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当年我肩负着设计百富村道路的任务,没有精密的测绘仪器、没有先进的挖掘机器、没有精准的科技设备。“胡彩仁说,就在这样”三无“的艰苦条件下,他凭借着对百富村的旧貌图和地形的了解,和设计组人员开始了机耕路的新规划设计。”

  胡彩仁回忆道,大家起早摸黑,用辛苦劳作换来了井字型道路框架,并且在机耕路两旁种上了水杉树,实现了道路绿化,从那时起,百富村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要想富,先修路。百富村正是从那时起,不断汇聚着每一位百富人辛勤的付出,上世纪接连开办了东风砖瓦厂、化学纤维厂,甚至还有一群游遍全国的养蜂人。经过数十年的探索,百富村找到了适合自身特色的产业模式,上世纪90年代家家户户都织起了布。

  “那时候村里办的百富村棉纺针织厂效益开始下滑了,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我就想着自己出来单干。”百富村保安桥村民沈子根告诉记者:“说干就干,当时我们夫妻俩用多年攒下来的积蓄买了一台624-铁木机,经过一年的起早贪黑,我们挣到了2万元。”

  穷则思变的年代,沈子根靠一台纺织机发家致富的消息传遍了整个百富村,于是,大家纷纷效仿,村里的纺织厂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而沈子根厂里的织布机也从一台变成了两台、四台……不久,沈子根家的房子变成了三层小洋楼。

  “25年前那天上午8点,新房开建。因为正好同儿子出生时间一样,所以记得特别牢。”沈子根说到这里颇为自豪,“当时村里几乎没有这样的房子,建好以后,每一个路过的村民都会停下来看上几眼,跟我打个招呼。”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而一个小人物的经历也同样可以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如今,百富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住上了舒适的小洋楼,家纺企业也是发展得红红火火。

  随着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和村民愈加富有,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精神文化生活愈发重视,村文化礼堂的建成以及季家漾环境整治的实施,让村民们闲暇时间身有所栖、心有所寄。

  “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百富村村委会秉持‘以人为本,尊重民意’的工作原则,在季家漾周边浇筑环湖道路近千米,安装30余盏观光路灯,退养贝类,种植观光水生植物,净化水质,令这个原来无人问津的‘六十亩滩’,转变成村民健身娱乐的‘小西湖’。”百富村党总支书记王荣毛告诉记者。

  “碧波荡漾水连天,杨柳绕堤伴五烟,两岸蝉鸣声自远,渔舟晚唱境如仙。”村民张金荣更是对季家漾赞叹有加:“每天吃完晚饭,我都会来这里转一圈,碧水悠悠、杨柳依依的环境总是令我流连忘返。”

  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胡彩仁告诉记者:“村里新建的斜百线和百甸公路今年就要完工了,百姓出行将更加方便。虽然我年纪大了,没法参加工程建设,但却时刻关注着百富的发展,为后辈们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

  据了解,百富村近些年始终为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安康的新农村而不懈努力,接连被评为“桐乡市全面小康建设整治达标村”、“桐乡市生态示范村”、“嘉兴市绿化村示范”等。

标签:机耕路;记者;村民;大麻镇;桐乡市;隧道;洋楼责任编辑:孙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