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让城市“呼吸”更畅快

发布时间:2019-04-30 09:46:10 来源:安吉新闻 记者 吴静

浒溪西岸工程效果图

  日前,2018年度全省海绵城市建设优秀县(市、区)名单公布。本次共有12个县(市、区)入选,我县名列其中,将获得省级专项资金补助奖励。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近年来,我县积极贯彻落实全省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确定了“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总体目标,并计划到2020年、2030年时,城市建成区分别有20%以上、80%以上的面积实现这一目标。

  推进中,我县结合生态实际,将灵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作为全县海绵城市建设的先行示范区。示范区东临浒溪,北以云鸿路为界,西至灵峰寺,南至支十五路—梅灵路,目前已实施灵峰山景区一期、浮玉路、中心湖、浒溪西岸(云鸿大桥至竹博园大桥段)南区块景观提升等六大工程。

  浒溪西岸(云鸿大桥至竹博园大桥段)南区块景观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虽连续雨水天气,广场却不见一处积水。“这里采用了透水混凝土,雨水可以直接透过它下渗到地下管网,被土壤吸收,或者排入河道。”灵峰街道城镇建设办干部徐志高解释说,这样既不会造成路面积水,也不会形成地表径流,影响绿植生长。

  作为2018年度全省海绵城市建设典型案例,这一工程的优点自然数不胜数。据徐志高介绍,工程设计范围处于城市与河流交界处,是兼休闲与泄洪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共绿地。因此施工充分结合了透水混凝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雨水湿地、植物缓冲带等海绵元素,以对初期雨水污染物进行拦截、吸附和降解,缓解排水管网压力,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此外,中心湖工程也在加快推进,建设完成后,实际蓄水量将达到44.5万立方米,城区防洪排涝能力大大提升。灵峰山景区一期的提升和完善中正在植入蓄水模块、透水路面等“海绵”元素,让灵峰山能够自由“呼吸”。

  “我们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改变了过去‘桥归桥、路归路’的工程化城市建设模式。”县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更多的是立足城市整体功能,突出生态特征,确保区域整体自然、生态,同时也实现了蓄水、滞洪等作用。该负责人表示,待工程完工后,示范区生态体系将更完整,绿岛效应也将凸显,城市的“呼吸”也将更畅快。

标签:西岸;工程;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责任编辑:陈秋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