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整改不能挑肥拣瘦避重就轻

发布时间:2019-05-09 12:46:22 来源:中国环境报 记者 童克难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近日对湖南省、湖北省和山西省反馈了第一轮督察整改“回头看”的情况。

  梳理反馈情况和相关典型案例可以看出,因整改推进不力被“指名道姓”的地方,大多存在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整改工作“挑肥拣瘦”,避重就轻。

  “老大难”和历史问题能否成为整改不力的理由?

  容易解决的问题,解决了;难度大的问题,留下了。

  对比第一轮督察反馈意见和“回头看”反馈情况可以发现,涉及企业违法等单一问题的整改工作,在“回头看”反馈问题中再次出现的比较少。而多数被提及的,是涉及产业结构调整、资金筹集、土地征用和居民搬迁等复杂问题。

  作为能源大省,山西的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第一轮督察时,针对山西的问题,督察组就指出“省内火电产能严重过剩”。此次“回头看”反馈意见中,晋中市再次因保留火电机组落后产能被点名。

  在“千湖之省”湖北,其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也曾在之前被督察组指出。在填湖占湖方面,此次“回头看”中,督察组再次发现武汉市江夏区、咸宁市存在问题。

  一些地方推进生态环保工作不力确实存在客观原因、历史原因,但是实践证明,真正将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硬骨头”也能“啃”下来。例如,督察组对湖南省的反馈意见中提到,该省果断处置了一批历史遗留的“老大难”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加大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并取得明显成效;在全国率先出台自然保护区矿业权退出处置政策……

  是没有办法,还是没有真想办法?

  计划年年都有,每年却都落空;口号天天喊,工作却不落地。长期存在的“等靠要”思想,似乎给了个别人“心里暗示”,那就是问题很棘手,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这种消极的态度,致使督察整改工作出现了两种“挑肥拣瘦”的情况。

  一种是在工作中偷换概念,企图蒙混过关。如辽源市水利局在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中,将仙人河52个工业废水、生活废水以及初期雨水的混合排口定义为所谓的“入河排放口”,未按国家要求认定为“入河排污口”,也未实施治理工作。

  另一种情况出现的则更多。那就是不敢动真碰硬的同时,还把心思用在“抄近道”上面。

  清洁取暖问题难解决,太原市迎泽区康乐片区就“一刀切”,致使国家“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的政策得不到落实,无法保证居民取暖效果,又加重了大气环境污染。

  城市生活污水直排问题难解决,荆州市住建等部门就采取集中封堵排污口、临时调水等措施应付检查,造成生活污水倒灌城区街面。

  危险废物处置问题难解决,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就对近20万立方米的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视而不见,一埋了之,掩盖问题。

  照抄照搬整改方案,伪造材料假装整改,“花样百出”,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面对难题,个别地方和相关部门不是没有办法,而是没想办法,甚至将“脑子”用在了“弄虚作假”和“瞒天过海”上面。

  究其原因,是个别地区和相关部门没有将整改工作放在地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经济发展的长远大局中,没有将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应付督察。

  这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导致了整改方案得不到彻底落实,于人于己有害无益。

  究其深层次原因,是否政绩观和发展观存在偏差?

  面对重点和难点问题,主要领导应该亲自安排部署,主动抓关键环节,应该建章立制为整改提供制度保障,更该齐心聚力攻难关、解难题。

  那么,个别地方和相关部门为何要避重就轻,“挑肥拣瘦”?主要还是发展观和政绩观存在偏差所致。

  在反馈意见和典型案例通报中,生态环境保护为发展让路的情况仍然存在。

  如山西省,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干部对全省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缺乏清醒的认识,还没有摆脱对“煤焦电”产业发展路径依赖,甚至违背国家政策要求,放任焦化产能快速扩张。

  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湖南省原经信委也被点名:淘汰小造纸落后产能工作中不严不实,以特种纸无法折算板箱纸产能为由,回避落后产能概念,模糊全省小造纸淘汰政策。

  另一方面,个别地方和相关部门片面的政绩观也是整改工作“挑肥拣瘦”的原因,也有各种体现:

  挑“见效快”的,不在意之后的治理效果。如山东省潍坊市围滩河撒药治污,仅用不到4个月时间就完成治污工程,但通过整改验收后污染程度又回到从前。

  挑“看得见”的,不注重长期投入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反馈意见中多次提到城市污水管网配套建设问题,在资金筹集、项目推进等方面均存在不足。

  挑“容易做”的,不想办法解决困难甚至态度消极。如湖南省益阳市在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遭遇邻避问题阻力后,不是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矛盾,而是畏难不动、搁置项目。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的问题,都是地方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如果不用大力气、下真功夫解决,最终将导致积重难返,付出更大的代价。

  个别地方和相关部门在督察整改过程中的“挑肥拣瘦”、避重就轻甚至自欺欺人的表现,对于问题的解决没有半点益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行政资源和治污资金的浪费。不仅如此,从过往的问责情况来看,没有承担起治污的主体责任,也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标签:督察;反馈;湖南省;回头看;山西省;工作责任编辑:孙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