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反过来高质量发展也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了条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两者相互融合,有机统一,密不可分。切实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也有助于加快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我们仍不时听到加严生态环境监管拖累了经济增长的声音。究竟是推动还是拖累,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减与增”的辩证关系。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减的是污染,增的是容量。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要素。过去,生态环境空间相对大一些,大开发、快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短期可能不明显,但不断累积。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再不削减污染、保护生态,就会损害、动摇发展根基。治理污染,既是去除粗放发展造成的沉重环境负担,也是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腾出环境容量。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减的是“散乱污”,增的是“高大上”。在有些人看来,严格环境监管,提高排放标准,一批企业遭到关停,是在给经济做减法。看似有理,但这只看到事物表象。大量数据表明,一些治理无望的“散乱污”企业对经济贡献并不大,付出的环境成本却很高。通过严格环境监管,促使“散乱污”企业退出市场,支持有技术有实力有前景的企业,不但可以优化产业结构,而且还能做大做强企业,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减的是赘肉腐肉,增的是肌肉筋骨。一些地方经济总量很大,质量却不高;企业数量众多,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增长靠的多是外延式扩张,而不是内涵式增长,看起来庞然大物,却是虚胖,赘肉很多,有的还是腐肉。严格环境监管,就是对当地经济进行“刮骨疗毒”。只有减掉赘肉,割掉腐肉,才能“强身健体”。一些地方和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如生态环境改善了,引来了优质项目;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同时,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推动了环保产业快速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鲜血液。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减的是劣币,增的是良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领域存在着正规军打不过“散兵游勇”的怪现象。一些“散乱污”企业之所以存活下来,靠的是低价策略,而之所以能够低价,是因为没有环境成本。严格环境监管,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秩序,有效解决了“劣币驱逐良币”问题,为企业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从更深层次激活了生产主体和生产要素,促进合规企业订单增加,效益不断提升。山东晨鸣纸业企业的代表在一次座谈会上说:“2016年~2018年,3年超过之前9年的利润,这都受益于环保。以往有的造纸厂污染防治设施投入少,成本低,我们在价格上没有竞争力。现在环境监管严了,淘汰了违法企业,严格监管让市场竞争更加公平。”
环境容量、资源能源都是有限的,“减”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增”。一“增”一“减”之间彰显着新发展理念,体现着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