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生态建设加码智慧技术

治水新理念重塑乌镇水乡风情

发布时间:2019-07-04 06:34:04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谢梦骑

  乌镇市河北起澜溪塘,南至金牛塘,全长3.71公里,贯穿乌镇镇区,河道分支众多,与乌镇东栅、西栅、南栅、北栅的水系相连,被当地居民称为“乌镇的母亲河”。前些年,随着旅游业蓬勃发展,乌镇市河的环境水质逐渐恶化,据2013年对乌镇市河进行的水质采样分析显示,其水质已经下降到劣V类。 

  “以前,这条河很干净,小时候都在河里洗澡、摸螺蛳,我们喝的水也都是直接从河里挑上来的。后来河水越来越脏,住在水乡的老百姓都嫌弃水了,那他们的‘乡愁’哪里找?还好,最近几年镇里加大了治水的力度,门前的小河又慢慢有了从前的模样。”今年已经70多岁的周阿姨说出了很多乌镇居民的心声。  

  15公顷的河面,陆陆续续种下了约3000平方米的复合式生态浮床,美人蕉、长绿鸢尾、香菇草……这些植物形态各异,颜色也有不同。它们相互搭配,层次鲜明,构成了特殊的景观,远远看去简直就是一座漂亮的“水上花园”。  

  这些植物可不仅仅是颜值高,在水中,它们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浮床水上面是植物,水下面是生态基质,可以起到过滤水中悬浮颗粒物的作用。生态植物的生长会吸收河水中的氨氮总磷等物质,减少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改善水质。同时,借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在水下释放氧气,增加河水的含氧量。”浙江农林大学团队负责人汪奇说,这些水生植物吸收营养物质成长后还可以采摘,或投放到别的污染河道。  

  在水质改善的同时,这个“水上花园“成了水生动物的栖息天堂。从南栅一间民宿阳台向下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鱼群穿梭在水草间。  

  “这几年的治水很有成效,原来的水乡样貌慢慢在恢复。”在常丰街57号开店五六年的朱春荣说,河上不漂垃圾了,河水慢慢变清了,大家对水也越来越亲近了。  

  “目前乌镇市河水质基本保持在Ⅲ类,透明度也提高到了50厘米以上,水生态系统日趋完善,各种治水‘黑科技’功不可没。”乌镇治水办负责人说,乌镇治水包含着生态科学和智慧治水的理念,2016年乌镇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在乌镇市河当中设置5个生态围堰,将乌镇镇区所有水系包括入内形成大包围,开展区域治水。在河道中设置生物膜,投加高效微生物菌剂等科学方法,循环长效改善水质。利用互联网技术,安装在线监测与智能监控系统,结合太阳能增氧和在线监测平台升级,实时监测乌镇市河水质情况变化并进行增氧调控。  

  2016年,为全面改善乌镇水环境质量,乌镇对河道现状做了一个全面的调查分析报告,其中包括水系水文、水质状况、生物环境、河道功能等多个方面。  

  “依据此报告作出了河道健康诊断,确定了修复目标,再对修复方案进行设计优化,然后再进行施工,达到阶段性最有效的整治目标。”借助浙江农林大学、桐乡新农村研究院科技服务平台,乌镇着力组建治水“智库”,通过治水主题研讨,技术宣讲、项目对接、样板工程建设等,稳步提升治水科技含量。  

  去年,乌镇镇又投资256万元,启动乌镇市河水质、水生态和水景观提升工程。建设可浮式生态透水坝、增设漂浮湿地、现有受损浮床改造、智慧水环境管理平台升级改造共4项工程。通过水生景观植物多样协调组配、直立坡面绿化、打造亲水平台、灯光装修等措施,营建多样化亲水景观,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大幅提高。


标签:乌镇;治水;河道;浙江农林大学;水质;景观;改善水质;生态浮床;河水;水乡责任编辑:陈秋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图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