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八百多年前,辛弃疾用一曲《青玉案·元夕》,描绘了一幅如梦似幻的“上元灯节图”。“灯火阑珊处”,总能让人想到一盏盏灯笼星罗棋布,营造出万家灯火的温暖氛围。
北仑宫灯
宫灯又称宫廷花灯,是中国彩灯中富有特色的汉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以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派而闻名于世。正统的宫灯造型为八角、六角、四角型的,各面画屏图案内容多为龙凤呈祥、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
北仑宫灯
始于东汉、盛于隋唐的宫灯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然而,自电灯普及后,传统宫灯也逐渐销声匿迹。而在北仑,如今还流传着“宫灯制作工艺”,新式宫灯的传承成为了当地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
北仑宫灯
传统宫灯的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共有56道工序,包括挖竹篾、洗竹竿、钻座眼儿,样样靠手工作业,所以制作起来费时费力。“北仑宫灯”制作大胆创新,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以PP板或废旧的KT板、塑料瓶、纸杯等环保材料为原材料,饰以剪纸技艺、绘画技艺,再配上祝福语和具有时代主题的图文,将最美的寓意、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市民。这既延续了传统宫灯的实用性、观赏性,又体现了现代“北仑宫灯”的多样化、轻便性,易学易做、适于传承。
北仑宫灯
北仑宫灯
宫灯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周富澄
周富澄今年84岁,是一位北仑退休老教师,也是一位非常热心的老党员。为了让社区每年元宵节举行灯会时不花钱买彩灯,从2013年开始,周富澄老师自行摸索和设计制作各种“北仑宫灯”,其代表作品有《十八相送走马灯》《五水共治系列灯笼》等,作品曾入选“中国梦·梁祝情”浙江省民间灯彩大赛展览。
7年以来,在小港高河塘社区、小港成人学校、街道老龄办的大力支持下,周老师带动街道老年人和学生,已制作了形式各异的“北仑宫灯”600多盏,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有近百盏“北仑宫灯”在小港高河塘文化礼堂和小港成人学校长期展览,供学生和市民参观。如今,周老师每星期一在小港成人学校授课。
小港街道第三届“北仑宫灯”制作大赛
非遗匠心,传承为重。周富澄把非遗带进了校园、带进了社区,让更多人掌握这门民间传统手工艺,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六方宫灯制作过程
1、设计图纸,剪出灯芯。
设计图纸 剪出灯芯
2、折六方灯芯,用双面胶粘贴。
折六方灯芯 用双面胶粘贴
3、将废弃KT板制作的灯笼骨与灯芯外立面贴合在一起。
将废弃KT板制作的灯笼骨与灯芯外立面贴合在一起
4、制作灯头。
制作灯头
5、将灯头粘贴在稍大于底座的灯笼骨上。
将灯头粘贴在稍大于底座的灯笼骨上
6、在上下灯笼骨中心穿洞。
在上下灯笼骨中心穿洞
7、底座灯笼骨中心系上流苏。
底座灯笼骨中心系上流苏
8、将灯头、灯芯与底座粘贴在一起,制作完成。
将灯头、灯芯与底座粘贴在一起,制作完成
良辰美景,花灯锦绣,一盏宫灯,点亮万家灯火,这传承了千年的景象,是中国人割舍不掉的年味。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