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依山傍海,城水相依。珠游溪是三门县第一大溪流,也是全县的“母亲河”,全长27.8公里,流域面积200.4平方公里。
近年来,三门县以提高生态文化融合效益为目标,全力将其打造成为“幸福河”新样板。同时,依托“水域一张图”系统,实现24小时实时动态监测区域内河湖数据,让数字化“淌”入珠游溪,助推精准化管河、护河。
如今,珠游溪成为集休闲、文化、健身、游览、科普和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式城市公园。信步珠游溪畔,蓝天白云,青山黛水,一派山海水城好风光。
对“工业走廊”进行源头管控
珠游溪,发源于临海羊岩山,从珠岙流向海游,流经三门县城。
改革开放初期,橡胶特色产业沿着珠游溪两岸集群发展,珠游溪一带成为当地的“工业走廊”。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发展和人口聚集,珠游溪河流生态变得越来越脆弱。
“穷县也要富治水!”如今,经过几年治水的不懈努力,三门县域内黑臭水体、劣Ⅴ类水质断面基本消除。
然而,治水只有进行时。为加强源头管控,三门县通过全面排摸、分类整治,累计拆除沿溪橡胶产业“低小散”企业216家,整治提升125家。2019年,投资8116万元,完成流域内68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及流域内“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近年来,我们计划投资6000万元,完成海游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进一步做好源头管控。”三门县环综委常务副主任牟永宝介绍说,2018年以来,三门县积极部署8个镇(街道)参加台州市“百镇竞赛”活动,以赛促建,落实深度排查工作。
同时,三门县通过对珠游溪进行综合整治,实施沿线堰坝新建、改建工程,极大提升了珠游溪堤防(护岸)形象和能力,截至目前,共投入4000万元,建设堤防(护岸)23.4千米。
在河道保洁方面,三门县采用地方政府管理与采购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专业队伍开展水面保洁、绿化养护、日常巡查、零星维修等工作。珠游溪沿线27个村共配了60位保洁员。目前,珠游溪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沿岸工业废水收集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利用滩地和腹地设计布局,打造亲水平台
傍晚,华灯初上,在珠游溪畔散步、夜钓、嬉戏的人们络绎不绝。
“珠游溪两岸风景秀丽,不仅有宽阔整洁的慢步道,还有健身小公园、小广场,我们经常到这边散步聊天。”市民吴先生家住西区,不论春夏秋冬,只要有空就和家人沿着珠游溪走一走,既锻炼身体,又放松心情。
市民郑女士也是珠游溪的常客。“我和老伴都患有高血糖,医生建议多走走,这不坚持在珠游溪沿岸走了2个多月,现在血糖都稳定了。”郑女士笑着说。
珠游溪如此受青睐,与她的“颜值”分不开。原来,三门县围绕“一港两溪六岸”的城市山水格局,科学布局亲水项目,利用珠游溪两岸滩地,布局腹地、涉河建筑物等设计局部节点,打造亲水平台、休闲广场、小公园、景观湿地等特色景观,共建设沿河绿道10公里,打造小西湖、十里樱花长廊等特色景观23处。
值得一提的是,三门县还将本地特有的海洋、非遗、古村落等文化融入河道两岸景观建设中,彰显地方特色。“我们在西站城区入口处设置了三门特产青蟹、跳跳鱼等雕塑,在石马村重新挖掘市一级非遗文化石马采茶舞,在金胡洋村建造三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很接地气,吸引了很多市民前往打卡。”三门县河道所所长杨自强说。
杨自强表示,接下来,三门将在安全流畅、生态健康、文化融入、管护高效、人水和谐等基础上,致力于更精准的河湖建设定位、更全面的河道防洪减灾体系、更实际的河道生态文明效益。
数字赋能实现长效管护
“以前水面上总是飘着一层油光,现在溪水干净了,连小鱼都有了。”看着门前波光粼粼的珠岙溪,珠岙镇珠岙村村民叶余良满心欢喜。
“据省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三门群众对‘五水共治’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逐年提升,连续几年位居全市前列。”三门县环综委常务副主任牟永宝说。
如何保持水质,三门县给出的答案是:创新机制,长效管护。
常态化巡河是第一步。为此,三门县建立三级河长巡河制度,出台《三门县河长履职日常考核办法》,以河长巡查到位率、自查问题处理率等指标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考核,目前珠游溪有三级河长18人,巡河率和问题处理率每月均为100%。
“我们全面推行省多通融合试点工作,基本实现基层平台、省协同平台、浙政钉和台州河长系统等多平台数据同步,试点总体进度已达97%。”三门县环综委副主任周爱明介绍。
标准化管护是三门县的又一法宝。三门县通过明确管理责任主体、落实管理经费、开展堤防划界等措施,形成河段管护新局面,全省首个水域岸线保护规划花落三门。
同时,三门县注重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依托“水域一张图”系统,以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化建设为基础,采用河道视频监控视听系统,实现24小时实时动态监测区域内河湖数据,及时发现、制止偷排漏排行为,并为防汛抢险提供第一手的决策依据。
溪畔杨柳垂岸,湖面波光粼粼,溪水不急不缓。珠游溪,以山水为底,争产业向绿,在三门发展的长河中荡开绿色涟漪。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