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618”电商年中大促已经拉开帷幕,各大电商平台都已陆续开启促销狂欢,“618”电商年中大促也成为消费者“囤货”的重要时机。然而,除商家的促销“套路”外,还有不少诈骗分子也瞄上了消费者的“钱袋子”。通过以往数据,电商大促后的半月内往往是消费者投诉的高峰期。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针对“电商大促”期间可能出现的消费陷阱,发出一些消费预警与消费提示。
别被价格“迷了眼” 小心低价背后的“圈套”
促销红包、预售、定金、满减……每到大促时节,网购平台上各式各样的优惠玩法都会让不少消费者眼花缭乱,甚至在一些商家的促销“套路”中还隐藏着“陷阱”和“猫腻”。
因为网购大促时消费者们扎堆“囤货”,出现了“预售”这种电商引导消费、缓解系统压力的促销手段。然而,部分“预售”商品其实藏有猫腻,有些甚至明确预售商品不能退换、定金不退等。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提醒,在网上选购预售商品时,最好点开细则仔细阅读,或提前咨询店家是否能退换商品。如果店家严格按照“预售规定”中的条款来执行,慎重考虑可能面临的后果,然后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千万别只图一时便宜,上了商家的“套”。
除了预售规则,消费者们在价格上也需留个心眼。价格是电商促销期间刺激消费的重要因素,电商以预售、定金、满减红包等各种促销手段让消费者“算不清”。通过先涨价后降价、虚标原价等方式,消费者容易被一些不良商家“套路”,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7年“双11”网络购物商品价格跟踪调查体验报告》显示,在“双11”整个体验周期内,先涨价后降价、虚构“原价”、随意标注价格的情况较为突出。因此,在“618”期间,消费者需擦亮眼睛,货比三家,对于心仪商品,关注平时销售价格,与促销价格进行对比,是否存在真正的实惠,以防落入商家的价格陷阱。
此外,近年来随着以拼多多为典型代表的社交电商的崛起,“618”也成为社交拼团用户的狂欢,微信朋友圈内的各类拼团信息都打上了“618促销”的标签。社交拼团往往打着熟人经济、亲情友情牌,让很多消费者深陷其中,但部分拼团平台也充斥着质量差、以次充好、服务差的问题。由于一般购物金额不大,出现质量差、服务差等问题,消费者往往不会积极维权。
网购配套服务也要当心
谨防“返利”骗局、快递诈骗
在大促期间,除了电商平台本身红包、满减等促销手段,部分返利网站也加入大促“队列”,一些网站更是打出“消费返利”、“购物返本”、“消费也是赚钱”等标语,吸引消费者。除一些正规返利网站外,消费者要小心一些打着“购物返本”、“消费也是赚钱”、“花多少,返多少”、“消费=存钱、消费=养老”、“交押金买东西,45天全返还”、“扶贫济困、均富共生”等慈善幌子的“返利”骗局,有些甚至是网络传销行为,例如当前比较有争议的环球捕手,以及被定性为网络传销的云联惠、云梦生活、云在指尖等。
狂欢过后,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快递,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瞄准了消费者等待快递的焦急心理,快递诈骗现象屡现。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目前快递诈骗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快递员”谎称包裹遗失,要求加消费者微信赔偿;货到付款诈骗;假冒客服诈骗;诱骗汇款诈骗以及谎称中奖诈骗。
此外,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也提醒消费者,电商大促容易成为消费者的“囤货期”,但需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商品都适合囤货,典型的有食品类,消费者需考虑食品的保质期,小心商家以促销契机销售临时商品。此外,类似于纸巾、卫生棉等商品也是有保质期,消费者切莫因低价买多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