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及时报 正文
只要便宜,什么成分的塑料颗粒都会掺到跑道里面去
震惊:工业废料制造“毒跑道”孩子深受其苦
2016-06-24 07:27:59 来源: 图文综合央视、新华社报道 作者:

  北京、苏州、无锡、南京、常州、深圳、上海……近一两年的时间里,全国多地学校发出“异味跑道、异味操场”的疾呼,我们的孩子深受其苦。记者深入这场舆论漩涡,揭开了一个震惊的黑幕。真相昭然,希望我们的孩子从此远离毒害。

  →震惊

  堆放橡胶垃圾的尽头,就是黑色颗粒的生产车间,黑乎乎的屋子里,摆放一台设备,这台设备由进料口、刀片和出料口组成,设备的长度大约2米,张老板告诉我们,这就是生产黑色塑胶颗粒的机器。学校里的塑胶跑道用的塑胶,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扔到槽里面然后弄一点,打碎了,在这里面,再打碎了抽上去。从这个管就抽上去了。从这里面看到了吧,两层筛子,一震动,把颗粒就筛出来了。用这个的话一平方米能省两块钱。”张老板道出了令人震惊的制作黑幕。

  这样的一台设备,究竟能够生产多少塑胶跑道使用的黑色塑胶颗粒呢?这个工厂里回收橡胶垃圾、加工、销售黑色塑胶颗粒的,是一个瘦小的当地农民,见到张老板这样的熟人,他打开了自己的仓库,记者看到,这个仓库大约500平方米,里面堆满了已经生产出来的黑色塑胶颗粒,每一袋是25公斤。粗略估算了一下,这个仓库大约堆放了有500袋,也就是有10吨多的黑色塑胶颗粒。

  记者在工厂里转悠,张老板介绍说,目前市场上做塑胶跑道的原料,都是这些由各种橡胶垃圾打成的黑色塑胶颗粒,在学校铺设塑胶跑道的时候,施工队会用胶水混合这些黑色的塑胶颗粒,颗粒与胶水的比例,没有什么标准,他们施工的时候,凭的都是感觉,胶水添加少了,黏度不够,添加多了,这些黑色塑胶颗粒就会结成块。但张老板告诉记者,现场施工的时候,他基本不去,都是交给工人干,因为这些黑色的塑胶垃圾和胶水混合在一起,他认为是有毒的。

  →暗查

  在学校里铺设的,给孩子用的透气型塑胶跑道,真的会像小潘说的那样,施工单位会用塑料垃圾当原料吗?在小潘的带领之下,记者驱车来到距离保定市区70公里以外的一处民宅,这处民宅大门紧闭,当时正值中午,炎热的气温里,夹杂着浓浓的橡胶和化学胶水的味道,和学校塑胶操场散发的气味几乎一模一样,走进大门,空气里刺鼻的气味几乎让人透不过气来。

  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下,工厂的这位工人始终拒绝记者进入厂区。在办公室里,记者注意到,在房间的角落里,摆放着一台电脑,电脑画面显示,这是厂区的监控画面。第一幅画面出现了成堆的废轮胎;第二幅画面显示着,厂区的工人们正在把一些废弃物进行晾晒;第三幅、第四幅画面分别显示的是切割橡胶的设备,机器后面堆放着已经切割好的颗粒。工厂出面接待记者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生产的就是铺设学校塑胶跑道最基本的原料——黑色塑胶颗粒。铺设塑胶跑道的必需品——胶水,他们工厂也生产,记者提出想看一看胶水,工厂的老板随即拎起来一个废弃的洗衣剂塑料桶告诉记者,这里装的就是铺设跑道用的所谓胶水。

  在调查中,这家私人作坊的工作人员非常警惕,始终不允许记者进入厂区,为了彻底查明这些黑色塑胶颗粒究竟是什么物质生产出来的,记者继续以招揽业务的名义,在网上寻找相同的生产窝点,6月15日,河北沧州的一个塑胶跑道施工单位负责人突然给记者打来电话,说他有大量的塑胶颗粒可以给记者供货,记者随即赶到了沧州。

  触目惊心的一幕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6月17日,记者再度来到河北沧州。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张老板将记者带到了距离沧州市区大约20公里外的地方,记者一下车就看到,从马路旁边开始,各种散发着臭气的橡胶垃圾随处可见。现场气味刺鼻,记者一行几乎就是在垃圾堆里走路。张老板把记者带进了眼前的这个普通的农村庭院,走进大门,废弃轮胎、废弃电缆,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橡胶制品交织在一起堆成一座座小山。张老板告诉记者:就是这些垃圾橡胶制品,打成黑颗粒,就成了跑道最底下的那层配色了。记者注意到,这里占地上千平方米,一进大门的右侧,200多米长的路上,堆满了黑色橡胶垃圾。记者随手拿起一个废弃的橡胶,张老板立即走上来,开始给我们进行讲解。“这所有的东西,黑的东西,你看院里所有黑的,都能打成颗粒。”

  按照施工单位的介绍,北京一小学新建的塑胶跑道基本都是塑胶颗粒混合胶水之后,铺设而成的,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但为什么这些塑胶颗粒铺设的跑道,会散发出这么刺鼻的味道呢?这些黑色的塑料颗粒究竟是什么制作而成,原料究竟是什么呢?

  带着疑问,记者询问多家可以进行塑胶跑道施工的施工队,几番打听,一些施工人员私下告诉记者,在河北的保定、沧州一带,有几十家生产这种塑胶跑道原料的企业,这些企业常年向当地的施工单位供货,施工单位承揽当地或省外以及包括北京在内的学校操场改造工程项目,大多数的塑胶跑道原料都是保定、沧州一带的企业生产的,这些黑窝点就在离北京不到200公里的地方。6月15日,记者前往河北保定、沧州展开了调查。在网上,记者以洽谈跑道工程的名义,认识了一位在当地进行塑胶跑道工程施工的施工队负责人小潘。听说记者有跑道施工的项目,小潘很热情地约见了记者,6月15日,记者在保定的一个小饭店,见到了施工队负责人小潘,见面寒暄后,小潘很得意地向记者介绍起如何修建塑胶跑道工程的秘密。

  记者:为什么保定这么多?

  小潘:保定为什么多?这边是白沟,这边是安新,安新最早就是收废旧电缆,收完了之后收皮子。那边是文安,出电线电缆,然后这边主要是干什么的?就是回收废旧的零部件再生。一个这儿,一个河南。

  小潘,一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从事塑胶跑道施工生意已有3年多,为揽到记者谎称的塑胶跑道工程,小潘很神秘地告诉记者,想要挣到钱,关键是做塑胶跑道的原料,他做塑胶跑道的塑料原料,就是用废轮胎、废电缆打碎之后做出来的,成本很低。

  记者:这个东西用肉眼能看出来吗?你们能看出来吗?

  小潘:能看出来,掂掂分量,然后捏捏那个粒子,看看它的含胶量。咱们同样买轮胎,那个好的轮胎和坏的轮胎,胶性都不一样。它里面加碳量多少有区别。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一分钱一分货。

  小潘告诉记者,他们承接了很多河北省内以及北京的很多学校跑道的工程。废轮胎每吨的价格现在是1400元至1500元左右,但为了挣更多的钱,现在施工队什么招都会用上,只要便宜,什么成分的塑料颗粒都会掺到跑道里面去。

  小潘:颗粒本身是轮胎颗粒,它不一定是好轮胎出来的,乱七八糟的什么颗粒都有。在粉碎当中会加入废旧垃圾之类的,不见得就光那个颗粒,粉碎完了放在一起。还有的甚至是旧跑道铲掉,回收,用机器粉碎,二次粉碎造出来的。

  “塑胶跑道”竟是废轮胎、废电缆做的

  因为有毒,老板不到施工现场

  黑作坊里橡胶垃圾臭气刺鼻

  “毒跑道”生产窝点被揭出

  凸显监管形同虚设

  废轮胎、废电缆等工业废料制成“塑胶跑道”,黑作坊像一个大垃圾场……媒体近日曝光了河北省境内的“毒跑道”生产窝点,面对触目惊心的画面,人们不禁要问:“毒跑道”为何能一路绿灯实现生产、销售、铺装,“跑”进校园毒害孩子?这背后形同虚设的监管应当反思。

  在操场中铺装塑胶跑道,早已成为很多学校的“标配”。然而最近一段时间,北京、苏州、无锡、南京、成都、常州、深圳、上海等城市先后出现“异味跑道、异味操场”,不少学生出现流鼻血、呕吐、头晕等症状。在各方追问下,塑胶跑道国家标准太低、施工验收走过场等方面的漏洞逐步浮出水面。而媒体对“毒跑道”生产窝点的追踪报道,直接揭出塑料垃圾、工业废料摇身一变成为跑道原料的事实。

  塑胶跑道质量安全问题折射出监管的缺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规定:“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然而,一批批来源不明、品种不清,甚至存在有毒成分的废料和橡胶垃圾,经过简单粉碎、黏合之后就成为塑胶跑道的原料,进而被铺装到校园中,这显然属于“流失”,且可能再次“污染环境”。如此大摇大摆的违法行为未能及时得到制止、纠正、惩处,监管部门难辞其咎。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也明确要求,产品要有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而大量塑胶跑道原料为“三无”产品,直接反映出监管缺位问题。

  监管乏力自然问题丛生。一条塑胶跑道,从招标、采购、铺设、验收到正式投入使用,涉及教育、质监、工商、环保等多个部门。多个部门管不好一条跑道的尴尬凸显,必须切实厘清监管职责、做好分工协作,共同织就防范“毒跑道”的监督网。

  事关教育的产业都应当是良心产业。作为在全国各地推广已经10多年的技术,塑胶跑道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不能再得过且过,更不能成为一笔职责不清、要求不明的“糊涂账”。完善相关标准、落实法律法规、补齐工作短板,还校园一个安全、环保、健康的环境,是相关监管部门必须补上的一课。

编辑: 钱华良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