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生态立区 湖州南浔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6-11-20 09:04:53来源:浙江日报作者:顾志鹏

  浙江日报11月19日讯 生态南浔,魅力水乡。南浔区,地处浙北杭嘉湖平原,区内河网密布,京杭运河和长湖申航道穿境而过,一派江南水乡美丽风光,被誉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金秋时节,稻浪翻滚,鱼跃人欢。

  绿色发展,渐入佳境。2014年6月,南浔“桑基鱼塘”成为湖州市首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5年7月,南浔古镇正式成为湖州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6年10月,南浔正式被授予“国家生态区”称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区以来,南浔一手抓整治、一手抓转型,一座清丽、富裕、乐居的现代化生态型水乡魅力之城已在浙北大地上脱颖而出。

  生态立区,播洒文明。近年来,南浔区紧紧围绕《浙江省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根据“绿色发展先导区、生态宜居模范区、开放合作先行区、制度创新实验区”的战略定位,深入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城市兴区、旅游活区”四大战略,逐渐形成具有南浔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
加快工业转型 生态经济风生水起

  目前,南浔区共有实施中水回用工程的纺织印染企业37家,废水排放量共计1279.8万吨/年,中水回用量为383.9万吨/年。其中,湖州金[騄] [骆]印染实业有限公司中水回用工程采用“多介质过滤+超滤+反渗透”的工艺,中水回用率达到30%以上。

  作为南浔区29家“湖州生态地图”生态文明示范点之一,湖州金[騄] [骆]印染实业有限公司历来注重生态环保设施建设。公司建有配套的污水设施处理能力达到4000吨/天,污水处理后进入南浔振浔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2007年开始公司实施清洁生产,通过高温废水热能回收与太阳能热水等项目,年可节约标准煤1200余吨。2013年度公司投资近300多万元开展了包括厂区景观绿化提升、设备更新淘汰、污水处理设施提标、锅炉烟囱及配套设施改造、污泥烘干等方面的改造提升工作。

  2010年公司投资650万元建设中水回用装置。中水回用主要采用进口超滤膜和反渗透膜双结合工艺,排放的废水回收通过双膜处理工艺达到筒子纱染色用水的指标要求后投入生产使用,实现水的循环利用。车间排放的废水经过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后,排放水中3000吨的污水量进入中水回用装置,经过多介质过滤系统预处理,进入超滤处理系统,超滤出水进入反渗透处理系统进行最后工序的处理,最终出水的各项指标可达到筒子车间染色用水的指标要求。通过中水回用装置建设,年可减少新鲜用水45万吨,减少COD排放量22.5吨,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共赢。

  今年以来,南浔区按照“淘汰拆除一批、查封整治一批、改造提升一批”的原则,积极开展集中供热项目推进和高污染燃料小锅炉淘汰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区已淘汰小锅炉657台,合计600余蒸吨,其中工业小锅炉553台,窑炉12台,茶炉8台,商业、学校、医院小锅炉84台。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湖州市对南浔区下达的淘汰高污染燃料小锅炉目标任务为600台,在此基础上该区自加压力,确保年内淘汰改造高污染燃料小锅炉800台以上,力争淘汰改造高污染燃料小锅炉1000台以上。

  按照彻底治、科学治、连片治的要求,南浔区对“低小散”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清理。结合“五水共治”“百日攻坚”“临乌企业整治”等行动,1~10月全区完成淘汰“低小散”企业622家,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据悉,下一步,将以《南浔区“低小散”行业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引,分行业分步骤进行淘汰整合。确定每年整治重点、详细排摸、明确存在问题,按照“关停一批、整治一批、搬迁入园一批”的总体原则,制定专项整治整合行动计划,确保整治到位、成果显著、行业有序发展。

  在清理整治的同时,南浔区扎实推进工业强区战略,促进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强化节能环保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目前和孚祥晖光伏、善琏万向太阳能和练市浩昱新能源等光伏项目已全部完成并网发电,全区建成光伏装机容量已超过160兆瓦。按照节约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重点污染物排放的要求,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企业中全面开展6S达标活动,引导企业将清洁生产纳入日常管理。1~10月全区共完成节能技改项目42项,完成11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发展绿色经济  生态农业循环增效

  南浔桑基鱼塘系统,是一种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塘中养鱼、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形成了种桑养蚕和养鱼相辅相成、桑地和池塘相连相倚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景观。目前,系统仍然保留有近4000公顷桑地和近10000公顷鱼塘,是全国桑基鱼塘最集中、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区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誉为我国唯一保留最完整的传统生态种养业模式,被列入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前正在全力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桑基鱼塘已成为南浔生态循环农业的一张金名片。

  鱼米之乡闯出生态养殖新路。目前南浔区已有池塘循环水养殖基地3个,分别在菱湖盛江家庭农场、南浔云豪家庭农场和旧馆国丽家庭农场。以菱湖盛江家庭农场为例,该主体循环水养殖面积30亩,养殖品种为加州鲈鱼,每个生产周期可生产52吨水产品,产值达120余万元,轻松实现产量产值翻一番,养殖利润空间大幅提升。而且水质指标稳定,溶氧始终保持在8毫克/升以上,氨氮、亚硝酸始终在低水平。

  据悉,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是由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开发的一种池塘养鱼新模式,这种技术将中国传统池塘养殖与欧美工厂化养殖技术相结合,通过将传统鱼塘进行简单改造,将鱼集中养殖在水槽(跑道)中,通过增氧推水装置使水循环流动起来,并定期将饲料残渣、鱼类排泄物集中吸出,而大塘中仅放养一些花白鲢、青虾等滤食性、碎屑食性品种,并通过种植一些水芹菜等水生植物调节水质,即小池养鱼—大塘养水的模式。该技术模式可达到养殖尾水的零排放,水质条件明显改善,养殖产量可达传统常规养殖的2倍,并且鱼类长期生长在流动水体中,肉质明显好于常规养殖鱼类。

  练市神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猪养殖,蔬菜、食用菌种植,水产养殖和绿化苗木基地为一体的生态循环型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公司探索了多种农业产品集中生产的方法,将所有农业废弃物合理消纳在园区的自身环境内,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道路。一是以猪粪为纽带,形成“猪—粪—蘑菇—芦笋、林”的小区域种养结合模式。公司将猪粪集中收集后,混合稻草、砻糠、淤泥等辅料,搅拌后用作蘑菇种植的基料,经蘑菇种植后的基料,直接作为有机肥用于芦笋大棚和苗木基地。二是以沼液为纽带,形成“猪—沼—芦笋、林、鱼”小区域循环模式。通过沼液厌氧发酵的模式,处理生猪养殖的污水,通过处理的沼液用于芦笋大棚、苗木基地和鱼塘。公司以稻草作为蘑菇基质的重要成分,形成了水稻秸秆的基料化利用模式。

  无独有偶,双林南元里生态养殖场主要产品为湖羊、黄鳝和水果,以羊粪为纽带,通过养殖蚯蚓将畜牧业和种植业、水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生态循环链,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南元里生态养殖场已采用“羊—蚯蚓—饲草”循环模式、“猪(甲鱼)—水蚯蚓—果树”废物再利用模式、“水草—浮游生物—鱼”和“水草—湖羊”模式、“鱼类—黄鳝”和“蚯蚓—黄鳝”循环模式4种。比如“羊—蚯蚓—饲草”循环模式,湖羊采用离地平养模式饲养,清理出来的羊粪用来养殖蚯蚓,经过蚯蚓消化后的羊粪中氨、氮等富营养的有机质成分降低,达到生物降解的目的,可作为有机肥用于园区内皇竹草、甜象草和玉米种植区,生态无公害的皇竹草、甜象草和玉米作为湖羊的饲料,达到生态循环的目的。

  今年以来,南浔区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作风、铁的纪律”全力推进生猪养殖转型升级工作,最终保留24家规模生猪养殖场,要求其改造提升,做好雨污分离,建设异位生物发酵床等,力争创建美丽牧场,并将存栏控制在4万头以内。

  疏堵结合,南浔区全力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南浔区耕地面积44万亩,据估算,全区年产秸秆总量约21万吨。今年以来,该区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区、镇两级秸秆禁烧现场检查组,负责秸秆焚烧现场的巡查检查,及时发现和制止秸秆焚烧行为。同时不断拓宽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形成了秸秆还田、饲料化利用、秸秆基料栽培食用菌等多种综合利用方式,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45%,超额完成市定任务。

打赢治水战役  生态环境清畅绿美

  坚决打赢清淤治污歼灭战。今年南浔区清淤泥目标任务为250公里、380万方,清淤总量在湖州市区县中排第二,任务重、压力大。根据全区清淤工作实际,自加压力,以“六年轮疏、三年完成”为目标,将2017年计划清淤的部分河道提前到2016年实施。截至目前,完成清淤400万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5%,力争全年清淤总量超500万方,超年度目标任务的131%。通过河道清淤轮疏,结合生态河道治理等工程,实现了河清、水畅、岸绿、景美。河道水质由IV类、V类、劣V类基本提高到III类水,水质全面改善,行洪能力增强,百姓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

  针对全区河道轮疏量大、任务重的现状,积极利用废弃矿坑、征用未用开发土地等区域,全力推广“清淤淤泥-堆场干化-外运利用-重新堆放”的循环利用模式,着力抓好占地50亩以上的规范化循环淤泥堆场建设。目前全区共投资3850万元,建成规范化淤泥堆场18个、1955亩,创出淤泥量391万方堆放空间。河道清淤过程中应对高水位、跨汛期的施工难点,项目业主及时组织施工单位科学组织施工、创新施工方式,对冲淤河道采用“阶梯式“围堰,降低水位落差;增加机械施工,用挖泥船、长臂挖机等进行作业;及时抢抓晴天等有力时机,实行24小时作业方式,加快了清淤进度,避免恶劣天气的影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原则,全区绝大部分淤泥继续采用废弃池塘、废弃石矿、低洼地等回填造地及培堤加固、还桑肥田等直接利用。据统计,全区400万方淤泥,其中169万方用于清淤筑堤,占比42.3%;43万方用于肥田还地,占比11%;6万方用于土地开发复垦,占比1.5%;182万方用于集中淤泥堆场固化处置,占比46%,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在做好清淤工作的同时,南浔区结合区、镇实际,因地制宜探索推行,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河道保洁管理模式,展现生态、安全、景观的全区河道新形象。

  主干航道保洁实施招标制。长湖申线( [頔][页]塘)、京杭运河、东宗线(白米塘、月明塘、顾家塘)、湖嘉申线(双林塘)、杭湖锡线(菱湖塘)等主干航道采用市场化专业保洁方式,将5条113.209公里河道和2.492平方公里湖泊漾荡划为5个标段,分别由区国土分局、区农办、区水利局、区发改经信委、区交通局等“河长”牵头部门作为监管主体,相关镇(开发区)统一招投标落实专业保洁队伍。每个标段由施工单位自行配置河道机械保洁船2艘、专业自动打捞船只1艘和相关作业设备、应急码头。

  村庄河道保洁实施薪酬制,充分调动保洁人员积极性。外围河道保洁实施承包制,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生态保洁实施以养代管制,明确村民在河道内放养以浮头鱼为主的家鱼,并负责好该河段的日常保洁。整体保洁实施协同制,将村庄、道路、河道的保洁融为一体,避免水岸保洁分离,形成村庄整体化保洁。

  河道清淤、保洁是南浔区铁腕治“五水”的成功缩影。制定实施《南浔区2016年“五水共治”实施方案》(浔委办通[2016]2号),全力打好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主要内容的“五水共治”攻坚战。全年实施节能减排项目88项,完成节水型企业创建4家,涉水涉污企业全面实施截污纳管和污水零排放;拆除温室龟鳖养殖场124万平方米以上;完成33个新建村、19937户农户的生活污水治理,确保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水,市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达标率100%;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标率100%,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全覆盖。

编辑:季建荣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