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8日讯 金华再次在全国人民面前露脸了。
12月22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文,在全国推广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经验。
这份长达17页的的通知中,高度评价了2014年以来,金华市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探索,要求全国各省(区、市)住房城乡建设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业务主管部门要认真学习金华经验,在本地区选择3个以上代表性县(市、区)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并组织编制实施方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和评估。
金华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到底牛在哪里吗,不妨一起来学一学。
“会烂的”“不会烂的”垃圾桶
受到中央媒体连续关注
今年,央视和《人民日报》,连续报道了金华两只不同寻常的“垃圾桶”。
在农村,如何让家庭主妇、村民分清哪个垃圾可回收、哪个不可回收,不现实。
为破解这个难题,金华用老百姓的智慧,问题轻松解决——垃圾桶不再分可回收、不可回收,而是根据老百姓对生活垃圾的理解,分为“会烂的”,“不会烂的”两种。
村民自觉按照这简单的定义给垃圾分类,然后保洁员再收集起来二次分类,会烂的垃圾,统一运到村头的阳光堆肥房处理,不会烂的,再根据其中“能卖的”“不能卖的”标准二次分拣,由可再生资源公司回收或者由县(市、区)统一运输处理。
看似“土”办法,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村民随意丢垃圾的习惯。
全市已建成1937座堆肥房
处理可腐烂垃圾
按照金华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的模式,会烂的垃圾被送进阳光堆肥房。
这个房子可不简单,首先,它屋顶安装透明玻璃,可以利用自然光提高堆肥温度,引入专业技术和通风保湿回淋系统后,能有效去除苍蝇和臭味。最终,垃圾堆肥后,由专业公司或农业合作社用于制作有机肥等。
一个阳光堆肥房,投资10到15万元,至10月底,金华全市已建成1937座,为可腐烂垃圾提供了去处。
金东区曾做过实际测算,一年的农村垃圾中,有近70%留在了村里堆肥,10%至15%实现资源化利用,可回收,最后只有15%至20%进入填埋场或焚烧。
而平均每吨农村垃圾的清运成本为200元,焚烧、填埋处理成本为每吨110元和90元。
如果金华全市全面实施垃圾分类,每年可减量垃圾66万吨以上,每年可减少清运和处理费约2亿元,节约的资金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当年的奖励补助支出还有节余。
现在的一次性投入,完全可以在8至10年的节余中收回。
垃圾分类做好了
村庄变美了,村民收入也高了
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做好了,农民是直接受益人。
今年“十一”黄金周,金东区澧浦镇琐园村的古建筑游持续火爆,每天接待旅游大巴30多辆。
金东区从2014年10月开始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每天早晨,这里的村民都会将自家垃圾,按照会烂的不会烂的标准,倒入门外的两只不同颜色垃圾桶里,随后进行分类处理。
随地乱丢的垃圾不见了,村庄不知不觉中变美,加上原本就优雅的古建筑,让琐园村在今年国庆长假期间迎来大批游客,光门票收入就有16万元,其他诸如卖玩具、做烧烤的村民每天也有二三百元收入。
不得不说,农村实施垃圾分类后,有力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带动古村落观光、休闲农业、民宿经济、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据统计,刚开始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减量的2015年,金华市农家乐接待游客就达1688.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0.82亿元;进入2016年以来,农家乐进一步加快发展,上半年金华市农家乐接待游客976.7万人次,营业收入6.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5%和28.4%,推进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