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浙江政协·民生论坛”聚焦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
问诊乡村治水 守护美丽家园
2017-01-20 09:25:06来源:浙江在线作者:吕玥 吴振宇 施宇翔

  浙江在线杭州1月1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吕玥 吴振宇 施宇翔 编辑仲瑶卿)1月18日下午,一场热烈的协商会议在省两会期间举行。这是第三十次、也是2017年第一次“浙江政协·民生论坛”,主题是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长效机制。

  1月18日,第30次“浙江政协·民生论坛”上,与会委员踊跃举手发言。浙江在线记者吴煌张迪/摄

  在“五水共治”深入开展的浙江,这个话题绝对热门。记者粗粗统计,共有51名省政协委员、9名界别群众代表报名参加论坛,在现场大家争相举手“抢麦”。参加委员人数、发言人数均为历次民生论坛之最。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也到会听取意见并作回应发言。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16年我省加大污水治理力度,完成4173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累计23137个。今年将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协同推进截污纳管、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六大工程。

  作为“五水共治”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如何推进备受关注,即将进入集中移交的处理设施由谁来管、怎么管理?引起委员们热议。大家纷纷为这些乡村“静脉”维护建实言、出实招,确保美丽乡村不仅是“一时美”,更是“长久美”。

  一根水管,为何惊动委员

  “今天发不了言,我会睡不着觉。”好不容易“抢”到发言机会的省政协委员、龙泉市副市长张长山,这样表达对一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窘状的担心。

  “有些设施建了不能用,工艺也不科学,导致最后处理不到位、不彻底,这样的情况在不少地方存在。”张长山说,今年是全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集中移交运维管理的一年,在他看来,很有必要对所有移交设施开展一次全面体检,对不合格的进行提标改造,以减少后续运维管理的难题。

  看起来不起眼的一根污水管,牵动着多位委员的心。

  “应由省有关部门制定农村生活污水管道质量和施工质量标准,并明确由乡(镇)政府为监管责任主体,以防一些地方片面追求时效而忽视质量。”省政协常委、农工党省委会副主委陈琪建议,尽快开展一次农村生活污水管道建设、质量和运行情况的调查汇总并存档,抓紧补齐调查中发现的短板。

  参加论坛讨论的不少专家型委员,频频提及管道质量。

  省政协委员、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王旭的关注点,在于地下污水管道的材质。熟谙高分子材料性能的王旭指出,目前省内多数污水管道都是塑料制品,虽然具有安装方便、综合成本低和不容易堵塞等优点,但也存在热胀冷缩和易变形等不足,如果安装和维护不当,很容易产生跑冒滴漏。对此,他建议对部分从事管网维护的村民加大专业知识的宣传普及,强化培训;同时建立一套日常运维机制,把大的维修工作交给专业机构完成,确保污水管网的维修质量。

  不仅是材料,好的处理工艺也很重要。接过话筒的省政协常委、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院长王珂提出,农村污水处理这件实事要办实办好,一定要选择符合农村特点的工艺。他希望在招投标时,更加关注污水处理工艺的评估和选择。在他看来,合适的工艺可以确保污水治理效果。而工程建设到位,能让后续运行效果更好,运维成本也更低。

  一支队伍,如何有效运维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三分靠建,七分靠管。”省政协委员、浦江县畜牧兽医局原局长张飞联的这句话,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在讨论中,“谁来管”和“怎么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而推动第三方专业化机构介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运维管理,构建长效运维机制,成为大家的共识。

  在我省已经完成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的两万多个村中,部分地区已就第三方运维机制开展实践,取得了不错效果。

  “政府要避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省政协常委、金华市政协副主席张跃进结合此前的调研指出,政府通过购买专业化的运维服务,不仅实现了更高的运维效率,也更利于加强监管力量。

  然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量大面广,显然不可能全部由专业化机构承担运维。省政协委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费君清建议,推进形成“专业+”的运维模式,也就是在一定区域内除专业保障力量外,请经过培训的普通群众参与日常巡查和简单维护。

  列席会议的潘云夫刚从乡镇党委书记转任乐清市政协党组书记,熟悉农村生活污水设施管理。他建议,要推广信息网络建设,在污水处理系统的关键设施设置监测感应设备,并纳入统一系统,可以对管网设施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处置。同时,在农村每一个污井边上增加运维电话热线标识,便于公众发现问题后及时联系处理。

  一项技术,怎样因地制宜

  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前瞻性研究,也成为委员们讨论的一大热点。一项技术到底能用几年?有没有更好的技术替代?

  在省政协委员、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叶碎高看来,农村生活污水可以利用无动力一体化设施结合生态湿地,实现低成本、可持续的生态化处理。“生态湿地在污水深度处理,或污水再生中的应用就值得继续深化研究,并在农村生活污水尾水处理中积极推广。”叶碎高指出,生态湿地不仅具有净化污水的功能,还可以结合茭白、莲藕、慈菇等水生经济作物生产。目前已建好的污水处理设施中,有些并未配备生态湿地,其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应及时补上这一“短板”。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刘维屏委员则认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因纳污情况不同,差异较大,相关的类型研究还不够,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目前,农村生活污水通常与城市污水、特别是工业污水采取同样的监测指标,但二者却存在很大差异。例如化学需氧量、氨氮较高的水体,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具备利用价值。刘维屏表示,应该设立适用于农村污水的监测指标,特别是增加毒理学指标,探索与城市有别的污水处理工艺和方式。

  建设标准也不应一刀切。陈琪委员提出,对于乡村旅游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污水处理设施显然无法以常住人口规模等常规思路进行设计,在旅游高峰期,大量涌入的游客势必造成污水剧增,给管网设施带来负担。建议因地制宜、分类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与标准。

 
编辑:仲瑶卿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