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以拆代截 湿地透析 联动协作
余杭为上塘河保障桥断面剿劣开出三剂“药方”
2017-04-27 06:35:58来源:杭州日报记者 沈旭微 汪玲

  “河水为什么不清?”

  陈春耀常常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孙子的问题。孩子在电视里看到“清清河水鱼儿游”的画面,在自家门口的河道里却看不到。

  这个55岁的男人,在南星社区住了一辈子。人生当中的10年时间,他一直为改善水环境奔走。

  今年,政府给了他一个圆满答案:包括他在内的321户要集体拆迁,门口的河道也将彻底消劣。这意味着,多年被臭水河围绕的日子终将结束。

  南星社区位于余杭区星桥街道,房子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房子老、地基薄,截污纳管无法彻底实施,污水直接流入村里的河道、池塘,最终汇入打铁桥港,污染上塘河。

  上塘河保障桥,是市控劣V类断面。余杭区痛定思痛、自加压力,定下来要在今年6月底摘掉劣V类的帽子。

  “小河清清大河净”。上塘河要剿劣,支流的污染源必须掐断,余杭区开出了三剂“药方”。

  以拆代截治源头

  陈春耀常常想起小时候,那个可以在河里游泳嬉戏的年代。

  “在河口放一个笼子,1个小时来收,会钻进来很多鱼虾,现在的孩子已经感受不到这些乐趣了。”

  那时候,家门口的这条河还叫“王家湾”,水从打铁桥港流来。后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4米宽的河道被填了3米,来水源头也断了,变成了一条“死水河”。

  渐渐的,“王家湾”的河名淡出了人们的记忆,这条河变成了村民捂着鼻子躲着走的“臭水沟”。

  社区里的其他4条河道、34个池塘境况也都一样。“不用检测,看水的颜色就知道水质很差。”陈春耀从不让孙子靠近河边。

  在陈春耀的记忆里,水质最差的时候是2014年前后。“污水直接排到河沟里,水面上厚厚的一层粪便,有1米厚。”陈春耀用手比划着,连连摇头。

  南星社区居住的外地人口有1万多,是本地人口的10倍。“餐饮污水、生活污水都排入河道。”南星社区党委书记蒋洪明说,污水排入河道是在污染水环境,这样的道理,他怎么可能不明白。但是要在南星社区彻底实施截污纳管,条件是不具备的。

  10年前,南星社区就划了红线,村民不可以新建房屋。现有的房子在2014年做过鉴定,有一半是危房。“挖掘机开挖地面,一震动,房子估计都会塌的。”

  还有其他办法吗?去年,南星社区在河边围起了栅栏,阻止村民往河里扔垃圾,保洁员定期保洁,水面上垃圾少了,但墨绿的水体颜色没有变,“我们知道,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今年年初,余杭区将上塘河挂号消劣。南星社区的小微水体成了最大的治理难点。“以拆代截是最根本的方法。”余杭区副区长葛建伟说。

  今年2月份,南星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式启动,321户居民的房屋评估和土地测量刚刚完成,6月底,这里将全部腾空封闭。“以后这里再也不会有污水进入上塘河了。”陈春耀看着墙上大大的“拆”字,心里感到一丝暖意。

  湿地透析变清水

  在余杭区南苑街道囡儿港人工湿地公园施工现场,两道闸门正在建设当中。近3万平方米的土地已经平整一新,周边围种上绿化,一片生机勃勃。南苑街道治水办负责人蒋建萍和2名治水技术人员正在研究水流走向,为下一步引种湿地植物做准备。

  囡儿港人工湿地公园的原址是温室甲鱼棚,大量污水排向上塘河。“五水共治”开展以后,甲鱼棚全部拆除,留下了5个池塘。虽然不黑臭了,但还是一潭死水,水质提升难度不小。

  该怎样让“死”水变“活”?

  囡儿港是南苑街道汇入上塘河的15条支流之一,水质在V类水上下徘徊,也被余杭治水人称为“盲肠”。“临平城区的十多条河道都汇入囡儿港,水质是最差的,最终流向上塘河,而且囡儿港的来水量特别大,对上塘河剿劣冲击很大。”蒋建萍说。L形的囡儿港要流经甲鱼塘,再汇入上塘河。余杭区在连通囡儿港和上塘河的这5个甲鱼塘上做起文章。

  今年3月,余杭区投入400万元启动了囡儿港人工湿地项目,在甲鱼塘里种植艾草、伊乐藻等湿地植物,用生态手段治水。

  “这些植物对水体污染物有吸附作用。经过前期研究,这片人工湿地能降低流经水体氨氮、总磷等污染物30%左右,好比是给囡儿港水质做了次‘透析’。”蒋建萍说,支流水质提升了,主干河道上塘河剿劣才有保障。

  为了让项目推进更加顺利,南苑街道还制定了“作战图”,来自区里、街道的治水负责人和每条河的河长,每天都会来到项目现场,对照“作战图”督查项目进度,要在5月底建成囡儿港人工湿地公园。

  联动协作见成效

  “学堂港入河处,西岸有江干的建筑工地在排放乳白色的污水。”

  在余杭区星桥街道的巡河微信群里,星桥街道治水办负责人钱列斌将下午巡河新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传给了属地责任单位江干区丁兰街道。

  学堂港是余杭区和江干区的交界河道,是上塘河的支流。作为交界线,这条河的治理需要余杭、江干两区协同作战。

  江干区共有五条河流与余杭相通,同为上塘河水系。为加强协调力度,两区治水办不仅签署了合作治水备忘录,还专门建立了微信群联合执法,监督拆违,交叉督查。截至目前,5条跨区河道沿岸已经消除排污口153个,基本实现了跨区河道晴天污水零直排。

  为了整治上塘河,余杭区不仅与交界区加强联动、合力治水,还与上塘河出杭州流经的海宁市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协同治水。

  同属上塘河水系,全长7.08公里的赭山港,河道上下游分属余杭区南苑街道和海宁市许村镇管辖。

  去年5月,赭山港被列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后,余杭海宁两地治水部门立即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共同出资出力加强源头治理,协同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截污纳管、清淤等工作,经过努力彻底摘掉了赭山港黑臭河的帽子。

  为彻底治好赭山港,告别劣V类,现在两地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协同作战。

  在海宁上塘河许村大桥附近,生态绿墙工程刚刚建设完工。另一边,余杭区南苑街道也正在通过增设曝气系统,实施生态治理项目。

  “联动机制形成后,我发现了问题,及时告诉你,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监督机制。”余杭区治水办负责人蒋伟琦说,1月份以来,余杭与海宁交界的上塘河渡船桥断面的水质基本稳定在V类水,治水的联动机制发挥了很大作用。

责任编辑:陈秋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