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沿三门县沙柳街道后周村村道进村不远,一棵大樟树投影在一池碧水中,池中央矗立一座八角亭,石廊蜿蜒连接,四周两圈石栏相围,石栏间绿草如茵,焕发盎然生机。
村道硬化、村民房屋外墙统一装修、村安居房(临时安置房)……陪同采访的村支部书记周衍超介绍,这些都是在外经商的乡贤周方洁捐资兴建的。“这几年,他花在村里建设的钱不下2000万元。”
家乡,是乡贤心中永恒的牵挂。三门县鼓励和引导乡贤以智力回乡、发展经济等多种形式回馈家乡,打造乡贤回归的“三门样本”。
引项目,推动家乡经济发展
屋后有山,山上古树浓荫;屋旁有溪,溪水清澈见底……位于三门县横渡镇岩下潘村的“潘家小镇”,如今成了城里上班族心向往之的世外桃源。
这里面也凝聚着当地乡贤潘贤选的心血和汗水。在得知家乡要拆旧建新之后,在北京经商的潘贤选毅然决然将家人带回,投资1200万元,打造漂流、水上乐园等3个项目。
家乡,让在外游子魂牵梦绕。今年年初,三门县抢抓春节乡贤休假返乡的黄金期建立了乡贤联谊会,并建立乡贤微信群、QQ群,搭建家乡与乡贤、乡贤与乡贤之间沟通的桥梁。
活动开展是乡贤回归工作的“牛鼻子”。三门采用“乡贤+”混合投资模式,结合当地特有的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共谋发展。健跳镇繁荣村“乡贤+村委会”的村民公园,蛇蟠乡、花桥镇“乡贤+旅游公司”的海景高端养老园、里园水库旅游项目……在今年清明期间,三门首次在外乡贤重点项目招商大会吸纳项目投资总额约46亿元。
“乡贤情系家乡,是助推发展的重要资源。我们高度重视乡贤回归项目,由县领导负责包抓落实,让乡贤投得放心。”三门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汤红传说。
抓治理,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出三门县城,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行进20多分钟,就来到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子——亭旁镇芹溪村。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村部大楼前是一个文化长廊,上面有村史及村创业精英、大学生、外出乡贤等。
“建这个长廊,把乡贤们的事迹及照片上墙,就是希望有一种引导和示范效应,给广大村民以正能量。”村主任卢永军也是一名乡贤,2014年当选村主任后,他丢下宁波的生意,一心扑在村建设上。
村民拖了多年的宅基地得到了落实,一条4米宽、3.5公里长的村公路已建成……如今,卢永军又有了新的目标:发展乡村旅游。
“我们村环境很好,也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卢永军掏出手机,上面是村里发展乡村旅游的初步设计图纸。“有不少在外工作的乡亲一起出主意,我们觉得这个事一定能做得起来。”
村容村貌变美了,但卢永军一年纯收入近300万元的公司因精力不够转让了。“不后悔这样的选择,我不能辜负村民的信任。”卢永军说。
在三门,类似卢永军这样的乡贤还有不少,他们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以各种方式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
三门县珠岙镇通过成立乡贤工作室,发挥乡贤“补位、辅治”作用,柔性化解纠纷,助推乡村软治理。自今年三月份乡贤工作室成立以来,当地共开展调解矛盾纠纷27起、涉及75人。
兴教育,提升故里文化软实力
“希望您多回家走走看看,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这是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兵在祝贺香港三门同乡会会长、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倪一清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贺信里的一句话。
7月14日,在三门县有为图书馆,回乡探亲的倪一清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很喜欢回家乡时到这个图书馆坐坐。“图书馆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一个很好的平台。”倪一清说。
三门县有为图书馆是我省首家民间公益图书馆,2012年由香港三门同乡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章瑾筹建,工作人员由社会志愿者组成。截至去年年底,该图书馆馆藏近18000册。
“我希望更多三门的孩子,能在家门口拥有一个和外面世界的连接点。”章瑾介绍,每年图书馆开展各类活动200多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广大乡贤牵挂家乡教育发展。三门县工商联(总商会)和三门县北京商会等5家异地商会设立乡贤振兴教育基金会;花桥镇上潘村在外的6名博士和6名硕士,共同倡议与村里的20位初高中生结对,担当“人生导师”……
浙江复兴国学研究院执行院长、著名书画家陈梦麟,是三门县亭旁镇乡贤,如今在为家乡国学教育基地的事情忙碌。“国学需要传承、亭旁需要发展,国学教育基地是能使两者完美结合的项目。”陈梦麟说。
目前,亭旁镇已在坑下村设立复兴国学研究院亭旁分院筹备点,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