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浙江“最美家乡河”推选活动系列报道(19)——东木桥港
清淤筑堤 养虫种草 打造“会呼吸”的南湖东木桥港
2017-11-10 12:30:03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朱斌

  编者按: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古往今来,这里的人们不断探寻着治水之道。2013年,率先进入新常态的浙江主动调整,打出了一套以“治水”为突破口的转型升级组合拳,并创新推出“河长制”,形成强大的五级联动体系。

  防洪水,排涝水,构建安全堤坝;清淤泥,整河道,治出水清岸绿。而今,环顾浙江大地,江河容颜蝶变,河川日新月异,全省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安全、生态、美丽、富民”的“美丽河流”,优环境、促转型、惠民生等成效正不断显现。

  为挖掘各地治水样板、展示治水成果,发扬浙江治水铁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实干精神,浙江省水利厅、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推出“水韵江南 两美浙江”——2017浙江省“最美家乡河”推选活动,目前20条候选河道名单已经出炉。10月起由浙江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浙江在线组成的“最美家乡河”探访小组将前往各地走访考察各候选河道,感受河道文化内涵、倾听生动治水故事、挖掘治水典型经验。 

11.jpg

水清岸绿的东木桥港

  浙江在线嘉兴11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朱斌)在南湖区新丰镇金章村,有一条长约2.2公里的河道正在上演着一段传奇,从令人头疼的“黑臭河”到人人称赞的“会呼吸的河道”,金章村村民一步步见证着东木桥港的蜕变。

  水体清澈见底,水草悠悠丛生。上月底,记者一来到金章村,就被东木桥港的景色所吸引,西起东青龙港,东至余丰塘,两岸绿意盎然,清澈见底的水体中,倒映着周边绿化景观,水下沉水植被与现有绿化相结合,融为一体,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跃入眼帘。

  清淤筑堤 让水蓄起来

  “自从开展‘五水共治’以来,南湖区涌现出了29条治理成果显著的河流,而之所以选择东木桥港参加2017最美家乡河评选,还是在于其独树一帜的治理经验和人水和谐的文化特色。” 南湖区治水办副主任朱龑向记者讲述起了东木桥港的治水故事。

  时间回拨到2013年,彼时的东木桥港还是一条“黑臭河”,水体呈现黄绿色,表面有大量上浮黑色底泥块。两岸67户生猪养殖户成了东木桥港治水面临的第一道难题。

  在南湖区相关部门的努力下,东侧与渡船桥港连接处和西侧与东青龙港连接处的5户猪舍于2013年度进行拆除,其余农户的违章猪舍均于2014年拆除,目前东木桥港沿河无生猪养殖。而原先用于河边的猪粪采集场,如今已经改造成了党员活动室。

22.jpg

河道清淤工程进行时

  “告别”生猪养殖之后,东木桥港又迎来了河道清淤工程。

  在整治前,东木桥港水体底部淤泥的淤积厚度大约有0.5-0.8m,淤泥淤积程度较严重,影响河道正常的调蓄能力及景观效果。2014年南湖区完成东木桥港河道生态护岸工程,河岸边种起了围栏围起来的绿化带,河边的生态砌块也都是中空的,利于水草生长,也为鱼虾等水生物提供栖息场所。

  紧随其后的是2015年的河道清淤工程。通过河道清淤恢复东木桥港的水量调蓄功能,根据水体水环境状况,不同季节,通过入水、出水及蓄水量的有效调控,以减轻水体的污染程度,并通过制定优化的水体运行水位,保证水体达到使用功能。

  养虫种草 让水活起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东木桥港的“活水”从何而来?南湖区水利局副局长陈光耀向记者介绍起了东木桥港实施的水生态修复和水质净化工程。

  据陈光耀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20余万元,是东木桥港开展科技治水试点项目。工程于2015年10月完成招投标,同年11月开工建设,通过曝气增氧、投放食藻虫、种植沉水植物、投放鱼虾等措施。

33.jpg

水体清澈见底

  “原来东木桥港的水质是劣V类水,经过治理,今年3月桃花开的时候水质甚至达到了III类水,现在至少也是IV类水。”陈光耀强调道。

  记者在现场也看到,陈光耀所言非虚。河道水底种满了水草,河道中央设置了许多增氧泵,水体清澈见底,时有小鱼游动在眼前。

  而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高洋也告诉记者,东木桥港采用的是以“食藻虫”引导的水体生态修复综合技术,是国内最先进、且唯一获得过美国发明专利的水体修复技术。该技术采用以沉水植物为生态系统核心,微生物+沉水植物+水生动物为主体的纯生态解决方案,构建以“水下森林+水生动物+微生物”为形式的较为完善水生态系统。形成完整生物链,恢复水体自净能力和自身对污染的免疫力,不仅生态而且“负碳”。

44.jpg

以“食藻虫”引导的水体生态修复综合技术

  除此之外,东木桥港的河道治理还采取全面巡视和重点检测相结合的模式,做到定人定点检测,对水体监控,并进行有效调控。通过与施工单位签定长期的维护保养技术支撑协议,提供相应经费,进行水草的补种、修剪,从而达到终年水清见底的生态河道。

  通过清淤蓄水,科技活水,东木桥港已经恢复到了昔日水清草美的江南水乡风貌。不时就有沿岸居民到河边洗衣洗菜,人水和谐共生的场景留住了东木桥港的浓浓乡愁。

责任编辑: 陈秋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水韵江南 两美浙江”——2017浙江“最美家乡河”推选

    "水韵江南 两美浙江”——2017浙江“最美家乡河”推选

  •  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1
  • 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