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水,是生命之源。但事实上,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正面临日益短缺的问题。“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节约每一滴水,留住绿水青山,进一步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成为了大众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在“世界水日”及“中国水周”来临之际,浙江在线寻访职能部门、节水型单位及小区,倾听他们的节水理念、挖掘他们的节水亮点,通过宣传保护、提倡节水,让更多人加入到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行列中来,形成浓厚的节水氛围。
浙江在线3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孙璐)今年的3月22日,是第二十六个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主题为“Nature for water”(“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我国的主题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
浙江的绿水青山
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节水就显得尤其重要。为全面促进节水,我省陆续出台了《浙江省节约用水办法》、制定印发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浙江省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浙江省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一系列节水法规、政策文件及实施方案。
也许很多人会问,浙江作为丰水地区,水资源储量丰富,还需要这样“紧巴巴”地用水吗?多年来,浙江为何紧锣密鼓地不断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带着一连串疑问,记者近日走访了省水利厅。
只做加法 不做减法
严格管理浙江水资源
“我省虽然在全国属水资源较为丰沛的地区,但全省人均水资源量较少,属于用水紧张地区。每个人少用一吨水,就意味着减少相应量的污水排放。”浙江省水利厅水资源水保处副处长李荣绩解释道。
每一滴水,都是一笔账。清楚了解每一滴水的去处,精打细算每一滴水的用处,在李荣绩看来,不仅有助于减排、能促进经济的增效、更能惠及民生的利益。据统计,全省2017年度用水总量179.5亿立方米,实现了用水总量零增长,万元GDP用水量从上一年39.3立方米下降到35.6立方米(按2015年可比价),下降9.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上一年26.5立方米下降到22.6立方米(按2015年可比价),下降14.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92,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4.1%。
在水资源管理上,只能做加法,不能做减法。
水行政执法模拟办案
多年来,我省针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取用水管理、节约用水等方面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及实施方案。同时,在节水监管上加大专项检查工作的力度。从2014年开始,省水利厅每年组织一次取用水管理专项检查,加大对无证取水、超许可取水、无故拖欠和拒缴水资源费等违法行为的排查和打击力度。
节水需从源头抓起
水效标识规范节水产品
节水,更多的是寻求社会各界的合力,这就需要从老百姓的用水习惯、行为去改变。
19大报告中指出,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凝聚全社会的节水合力,应当从每一个人自身做起。从水龙头的每一次开关做起,从节水的每一个小细节做起。记者了解到,为提高用水效率,推动节水技术进步,增强全民节水意识,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质检总局联合制定发布了《水效标识管理办法》,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联合组织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实效标识的产品目录(第一批)》、《坐便器水效标识实施规则》(以下简称《实施规则》),将于2018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水效标识
在这份《实施规则》中,明确了其主要实施范围:适用于安装在建筑设施内冷水管路上、供水压力不大于0.6MPa条件下使用的坐便器(包括智能坐便器)水效标识的使用、备案和公告。
同时,依据该《实施规则》,今后没贴“水效标识”的马桶一律不得销售。
“节水型社会”建设路途艰巨
亟待法律完善
在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节水、护水的法律意识,并应根据相关法律来共同建设节水型社会。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上仍面临着巨大挑战,并存在诸多亟须克服的难题。
难点一,我国节水方面法律仍需完善。
难点二,公众对于节水的意识依然不强,认识还不够深。
难点三,部分缺水地区水价形成机制尚不能全面客观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和供水成本。
解决好水资源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预计2018年20个县(市、区)完成国家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创建;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抓实节水工作。例如,对于学校而言,应当教育强化节水意识。对于工业企业而言,必须要开展节水型企业的创建。
培养节水理念,强化节水意识
水,是一座城市的命脉以及流动的韵律,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打通节水工作的“任督二脉”,这一场全民行动不仅需要政府机关带头,更需要各行各业全领域共同推进。
让节水成为一种理念,用我们的行为去留住绿水青山,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不是拧紧水龙头开关那么简单,更应根植于每个人心里,从而最终走出一条人水和谐的发展之路。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