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生态环境部同意浙江生态省建设试点通过验收。为全面展现浙江省生态省建设成效,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特推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专栏,深入展示浙江省1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文明建设典型经验。
浙江在线7月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秋杰 朱智翔 陈晓众)宁波象山,素有海山仙子国之美誉。山青、水秀、天蓝、地绿,象山925公里的海岸线上,金色的沙滩、秀丽的岛屿、五彩的岸礁、闪烁的渔火,在蓝天碧海之中,宛若一幅美若仙境的画卷。
竹山环抱水清秀(董永康 摄)
生态一直是象山最大的优势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象山发展的重要资源依托。近年来,象山县始终坚持“全程生态、全境生态、全民生态”的思路,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努力提升区域环境质量,打造“生态象山”品牌。自2003年提出创建生态县目标以来,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生态县、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并正昂首阔步迈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坚持“三大工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优势要保持,生态环境整治和保护是关键。象山坚持实施“洁净”“碧水”“修复”等“三大工程”,持续提升生态优势。行业整治便是“洁净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
从原来的刺鼻难耐污水横流,到如今集中入园发展达标排放,象山印花行业实现“美丽蝶变”。
整治后的南大河(李治恩 摄)
过去,印花企业是出了名的“污染户”,而爵溪街道是象山针织产业聚集地,曾有印花企业48家,大部分是家庭作坊,规模小、环境乱、管理松散。以往,印花废水都集中存放到污水池,然后通过车辆外运方法解决,存在费用高、存量池渗漏和出运不及时溢出等现象,影响周边环境。
“想要绿色可持续发展,必须下决心对整个产业进行有机整合。” 爵溪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他们以“治污”为突破口,对印花企业一手抓整治淘汰,一手抓集聚入园,积极推动印花行业整治提升。
现在,不仅集聚园区内每家企业都拥有一条以上自动印花生产线,而且生产废水经集中预处理达标后排入街道污水处理厂,主要污染物排放负荷有效降低。
象山恒宁数码印花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之前因企业财力问题在污水处理上投入不够,总担心排放不达标,搬进园区后污水统一处理,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效益和规模都得到了提升。
爵溪街道印花行业整治只是象山实施“洁净工程”,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缩影。近年来,象山全面开展区域环境污染整治,共原地整治排污企业193家、搬迁入园26家、关闭155家,建成水桶岙县级无害化生活垃圾填埋场、水桶岙垃圾渗滤液处理厂和建筑垃圾消纳场、镇乡垃圾中转站22座,对23家企业安装了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此外,象山还在“碧水工程”中,全域剿灭劣V类水体,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厂7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52个;在“修复工程”中,深入推进森林城镇建设、和美新农村建设、人工增殖放流等,累计建成省市级森林城镇9个、森林村庄167个、森林休闲公园75个,人工增殖放流1000余万尾,并积极推进海洋碳汇试验区和石浦港、松兰山等海岸带整治和修复工程。
“三大工程”的推进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今,象山5个市控及以上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为93.2%,森林覆盖率达55.6%,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15000个,居宁波首位,位列浙江前茅,是天然的生态氧吧。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生态优势要保持,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是助推器。
与海为邻,让象山人与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也让象山人以“海”为基推进绿色发展。
作为经济发展的大头,工业成了象山探索推进 “海洋+”生态工业模式的高地。近年来,象山以“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低碳化”为方向,大力扶植发展“海洋+”新兴工业,重点推进新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生物(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不断加快推动时尚针织、汽配模具、水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工业插上了“绿色”翅膀,农业装上了“绿色”引擎。
在象山,有一家致力于“变废为宝”的宁波龙兴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农民出身的董事长韩东道一直希望能解决养猪场造成废沼液污染问题。2011年,他创建了这家公司,致力于沼液处理、农产品配送。2014年,他依托浙江大学沼液膜浓缩技术,建成全省第一台沼液浓缩样机。
韩东道的生意,就是将原本污染水流的沼液进行深度利用,使其变为用于灌溉的清水及环保有机肥料,且不增加农民生产成本。为了推广自己的服务和产品,他在公司内建起一个200亩面积的示范田,用这种生态循环方法种植西瓜、甜瓜和各类蔬菜。
“有了这套科学方法,即使长时间不下雨也不怕,有机肥料也不会造成土壤二次污染。”韩东道说,自己的生意不仅让自己赚到了钱,也为农民提供了便利。相比经济效益,让他更有成就感的是生态和社会效益。
生态种养-陈洪杰 摄
类似龙兴公司生态养殖的例子,在象山不胜枚举。象山通过试验“水禽逆养”“海水养鹅”“稻渔共生”等新型生态种养模式,示范推广“千斤粮万元田”“种养结合”模式8万余亩,成功创建了国家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
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凭借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象山着力推进海洋经济特色化,大力发展滨海休闲旅游业、海鲜餐饮业、海洋运输业,并将滨海休闲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和引擎产业来抓。通过加快培育休闲度假、商务会议、海上运动、影视创意、海鲜美食、康体疗养、汽车露营、生态观光八大旅游休闲产品,象山已建成松兰山旅游度假区等4A级旅游景区3家,“休闲象山”品牌进一步打响。象山已成为长三角重要的海洋休闲旅游目的地,进入“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行列。
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
生态优势要保持,全社会共同参与是基础。
象山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实行污染源一证式管理制度。开展工业企业“零土地”技术改造项目环评审批方式改革。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执法、边界联动监管、网格化执法、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协作等机制。探索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此外,最大限度、最广泛地组织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是象山生态建设的又一大特色。近年来,象山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优势采取各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生态、建设美丽象山的行动中来。
林永法便是其中之一。二三十年前,他和其他渔民一起没日没夜地在海上捕鱼,捕来的鱼多得没地方存放,但也从那时开始,捕回鱼的数量逐年减少,使他明白了狂捕的恶果。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他与石浦渔港的20位渔老大一起,于2000年8月自发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以保护海洋为宗旨的“中国渔民蓝色保护志愿者行动小组”,成了象山渔民保护海洋的代表人物之一。
“以前我们总以为大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近些年渔业资源的衰退已经在警告我们,大海同样需要保护。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林永法说,“蓝色保护志愿者”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延长东海休渔期的建议并最终被采纳。2002年以来,他们以电子邮件、走访宣传、举办活动等方式向全世界发出倡议,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沿海各国广泛响应。
第九届开渔节期间,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批准在象山设立“中国青年志愿者蓝色护海行动基地”,这是我国第一个青年志愿者行动基地。
如今,象山的市民都以林永法为榜样,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民众对环境的知晓度和满意率持续提高,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截至目前,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7个、省市级全面小康村82个、省市级绿色单位54家,市生态文明基地1个。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象山雕琢得玲珑剔透,艳光照人。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象山人雄心勃勃,又众志成城……象山,正用海一样的胸膛,敞开了它拥抱你的姿势,以海风为笔,以蓝天为纸,以海浪为线条,书写绿色同行的邀请函。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