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常山县全民治水常态化

发布时间:2018-06-20 09:46:01 来源:衢州日报 记者 姜华斌 通讯员 徐安平 胡江平

  6月初,常山县捧回了大禹鼎,这份荣誉来之不易,其中不仅有县、乡(镇、街道)、村三级“河长”的付出,还有不少民间力量的参与。

  “我们倡导‘公益治水、共建共享’理念,探索全民治水的新模式,组建‘骑行河长’志愿服务队、‘老骥常青’河长服务队,促进群众自觉自为,变管理为自理,打造宜居宜业、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国际慢城大花园生态环境。”日前,常山县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起,该县主动借势,统筹力量,以县级河道和乡(镇、街道)行政区域为单位,共建立县级河道“骑行河长”队伍26支、乡(镇、街道)“骑行河长”队伍14支,参与人数已超2000人。同时,组建552支“老骥常青”河长服务队伍,将有时间精力、责任心强、熟悉河道等条件兼备的2650余名老同志吸纳到队伍中,“骑行河长”与“老骥常青”对河长制进行了补充,推进常态化、全民化治水。

  “骑行河长”成为“剿劣眼睛”

  “水渠存在垃圾。”日前,常山县“骑行河长”工作交流群里,“骑行河长”刘德新上传了一张金川街道中淤村的“污点”照片。不久,金川街道干部方振兴立马做出回复,表示“等会去清理”。

  一群身穿蓝色马甲、骑着自行车漫游于河塘沟渠之畔的人群,是常山县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的自行车上都安装着一块标有“骑行河长”的牌子。他们看到路边垃圾会随手捡起,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会拍照发到“骑行河长”工作交流群,交由当地乡(镇、街道)处理。

  “我们一般周末出发,到常山各水体巡查。”常山县自行车运动协会会长裴海君介绍,每个周末,“骑行河长”们三五成群,骑行在常山各乡间小路上,直奔目的地,检查各地水体是否存在问题。

  “骑行河长”队伍的成立,缘于近年来常山县着力打造“国际慢城”,连续承办全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带动了常山骑行爱好者队伍的迅速壮大。而在剿灭劣Ⅴ类水行动中,常山县因小微水体众多,面临不小压力。于是,常山团县委发动自行车运动协会里的青年,成立“骑行河长”志愿服务队。他们定期、不定期开展水体巡查,检查沿途河段、塘库、村庄的水体环境等情况,及时向辖区河长反馈巡河过程中发现的河面漂浮物、河岸垃圾、河道违章及偷排偷倒等问题,做好巡查记录。同时,还肩负治水宣传、文明劝导等职责。

  自成立至今,“骑行河长”巡河轨迹已遍布全县180个行政村,发现、解决问题1800多个,他们在治水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如“骑行河长”袁佳利用其专业专长,在对剿劣水体实施清淤换水等基础上,创新总结出“荷藻搭配、投鱼净水”的生物治水新模式;“骑行河长”叶春旭(常山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出资10万元认领柳泽塘治理,解决了治理资金“哪里来”的难题。

  “骑行爱好者偏爱空气好、环境整洁的地方,近年来常山承办了许多大型骑行赛事,如果环境不好,我们作为东道主会不好意思。”裴海君说,去年,全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总决赛在常山举办,一位富阳的骑友夸赞常山江的水与钱塘江下游的水不一样,这让他备感自豪。

  “老骥”治水显成效

  一手拎着垃圾桶,一手拿着夹子,日前,常山县大桥头乡浮河村村民徐樟娜与她的3名同伴沿着穿村河道来回巡查,对河道两岸进行保洁。

  “河道干净了,大家都喜欢过来走路健身。”2014年,我省开展“五水共治”工作,徐樟娜等4名村民响应乡政府号召,成为志愿者,每天对河道进行义务保洁。去年,常山县成立“老骥常青”河长服务队,她们加入其中。

  2017年,常山县在治水“剿劣”过程中,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老战士、老模范等“老骥”独特优势,组建了“老骥常青”队伍。老骥队员们按照“就近活动、全面覆盖”原则,分区包巡协治,实现了全县水域治理无死角、全覆盖。每个队员主动认领一个及以上小微水体,做好每日一次责任水体巡查工作。同时,还按照“不放过一处、不漏掉一隅”的标准,带动广大周边群众深入开展寻找周边臭池塘、臭水沟、污染小作坊、畜牧养殖反弹等“找短板、树形象”活动,累计查找治水剿劣盲点33处。通过发现垃圾随手捡、发现黑臭沟渠即时清的形式,累计清理沟渠53.4公里、垃圾69余吨。

  大多“老骥”具备很高的威望,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成为三级河长助手和参谋,为常效治水、科学治水提供最强“智囊团”。如招贤镇汪家淤村在老骥队员的召集下,众筹20万元用于剿劣清淤工作;何家全乡域农户在老骥队员的号召下每人每月众筹1元用于剿劣水体保洁,众筹率达90%以上,及时缓解了剿劣资金不足的难题。针对尾水排入剿劣塘体、劣V水体反弹的问题,老骥队员建议对农村污水处理终端实施提标改造,通过铺设管道将尾水引入生态湿地净化后排入农村灌溉沟渠,从源头上剿灭劣V类水。老骥队员积极倡导对综合整治后的小微水体、溪流进行生态景观提升,并先后指导创立了3种生态护坡样板模式。

  常山县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横下一条心、消灭四类水、誓死夺鼎”的目标引领下,在35位县级领导包干、94个县级部门包村的强力推进下,在“骑行河长”和“老骥常青”护河队伍的身体力行和辛勤奉献下,以及“钉钉·河长巡河平台”等创新平台的支撑下,常山一次性通过省剿劣销号验收,获省验收组点赞,斩获2017年的“大禹鼎”。

标签:常山县;骑行河长;治水;江平;水体责任编辑:陈婷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