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杭州钱塘新区垃圾分类“四重奏” 因地制宜显成效

发布时间:2019-11-28 18:25:39 来源:人民网

  小区垃圾分类 “杭州模式”全覆盖

  钱塘新区朗诗国际小区是杭州市最早一批实行智能追溯垃圾分类管理的小区之一,目前通过小区内配置的专职巡检员日常检查3年多来,垃圾精准分类率已接近98%。由于投入经费少,成效快,分类质量好等原因,智能追溯机制目前已列入垃圾分类“杭州模式”。

  每天凌晨,巡检员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将居民投放的垃圾袋进行开袋检查,并通过软件和手机短信,反馈告知居民分类投放的垃圾分类质量。

微信图片_20191128182219.jpg

  朗诗国际小区的巡检员表示:“由于垃圾车来的比较早,所以我们起的要比垃圾车更早,每天几百只袋子要在清晨6点半前扫描完毕,否则垃圾车把垃圾一装走,我们就没办法检查了,有的时候晚上半夜1点多起来,就像把这个垃圾袋都检查完,就怕睡过头”。对于分类较差的居民,巡检员将告知社区和物业,上门进行分类宣传。

  在钱塘新区,像朗诗国际小区推进智能追溯垃圾分类管理的小区已经达到55个,2019年将再推进83个,实现全覆盖。

  钱塘新区美丽乡村 垃圾分类定时定点

  三丰安置小区位于钱塘新区前进街道最东部,属三丰行政村管辖范围,共有安置村民101户。目前,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该小区正悄然进行着一场华丽的蝶变,逐渐从“脏乱差”走向“清洁美”,而在其中最有特色、村民认可度最高的,是该村自今年以来推行一种很“接地气”的农村垃圾分类手段。

微信图片_20191128182224.jpg

  在以往,一说起垃圾分类,村民普遍有一些抵触情绪,觉得分不好,分好了最终也是混装,分类是做无用功。三丰村委班子主动创新,齐心协力,从50年前摇铃收垃圾中受到启发,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易推广的农村垃圾分类定时定点管理手段:在清晨和傍晚的两个时间段内,保洁员骑着垃圾清运车,摇着手摇铃提示大家出门扔垃圾,村民听到摇铃声后,将各自家中一天产生的垃圾分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送到保洁员的移动收集车上,移动收集车上“黑科技”可以将每户居民的分类质量即时传输到村委,谁家分的好,大家都知道。村委还自编了一首顺口溜“绿桶管嘴巴,灰桶管其他,废品自己卖,电器别丢它”。方法对了,分类也就水到渠成了。三丰安置小区就在短短个把月就实现了农村“三化四分”。目前,该小区已全面覆盖垃圾分类,垃圾量从每天的混装17桶,下降到每天2桶餐厨垃圾,4桶其他垃圾,预计全年该小区可减量110吨,垃圾减量接近60%。

  钱塘新区垃圾分类新时尚 青少年培养机制初现成效

  杭州市2018年推进垃圾分类全覆盖以来,钱塘新区在杭州市城管局的关心指导下,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探索适合各类群体的垃圾分类前端推进方案。2018年底,在区教育局和商务局的大力支持下,钱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与杭州文海教育集团进行合作,通过科学引导、因地制宜,通过“村口环境互联网+”建立了一套科学可复制、经济实用的垃圾分类青少年培养机制。一是优化分类设施点位,确保指导监督到位。在文海教育集团何家壁校长的带领下,将该校原先办公室和教室内的垃圾桶全部撤除,统一安排学生在课间至每个楼道集置点进行分类投放,并由轮流值日岗在早间、课间、放学后对集置点垃圾投放情况进行值日监督,严格对老师和同学的分类投放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投放正确。试运行3个月以来,分类投放错误的问题基本全部纠正,学生自觉正确分类习惯已基本养成。二是智能分类参与,助力德育环保教育。将学生饭卡与智能平台进行绑定实现平台结算,将每一名学生日常向智能回收箱内投放的可回收物换算成个人“碳排放”节约量,并将全班同学总碳排放节约量进行累加。其中,个人碳排放节约量作为个人荣誉在全校进行排名,班级总碳排放量节约量通过平台结算转成班费供本班级日常教学使用。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碳排放计算方式彻底将同学们从原先“可回收物可以换钱”的旧观念提升成为“我能为地球减少碳排放,有助于改善地球环境”的新时尚环保观念,为德育教育在垃圾分类方面提供了全新的、量化的、透明的数据资源,推动垃圾分类习惯养成。

微信图片_20191128182227.jpg

  机关企事业单位强制定时定点分类

  今年以来,杭州市提出全面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工作,钱塘新区大胆尝试定时定点投放模式,通过“包干”“追溯”,“培训处罚”等措施,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试点分类准确率和资源回收率“双100%”建设。一是规范大楼分类设施,明确管理责任。重建大楼垃圾收集系统,按照科室承包制的原则,取消集置收集环节,将各个科室的分类收集桶作为终端收集点,科室负责对办公人员来来访人员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跟踪,分类错误的由科室自行二次分拣到位。会议室、食堂、浴室由物业负责承包。二是实行定时定点收集,确保监管到位。由物业负责,组织人员每天下班时间段内(17点至18点,其余时间封存垃圾桶)在大楼1楼出口处摆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桶和可回收垃圾桶;各科室和物业人员在该时段内自行将垃圾袋送至1楼收集点,接受现场检查后投入相应垃圾桶,分类不到位的科室将进行登记。三是培训处罚机制并举,确保强制分类。对分类情况不理想的科室,由分类办委托公益组织开设培训班,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对相关科室全体人员组织培训并进行考试,对多次垃圾分类不理想的科室,在每月的党支部会议上进行通报,并对科室分类情况进行考核。

微信图片_20191128182231.jpg

  目前该体系已运行3个多月,该模式解决了集置点无人管理、物业主体责任不到位,个人追溯不到位等问题,巧妙的利用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架构,对原有分类设施和管理模式仅进行微调的前提下,做到“人人参与、人人监管、人人有责、人人考核”的全单位垃圾分类模式,根本上解决了分类难、检查难的问题,分类准确率和回收物回收比例大大提高。


标签:垃圾分类;巡检;分类质量责任编辑:陈婷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图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