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原创 正文

渔舟唱晚水乡如画 德清新安以治水巧绘“美丽乡村”

发布时间:2018-06-29 16:45:21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仲瑶卿

  浙江在线6月2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仲瑶卿)半亩方塘翠,千顷稻田棋,成群结队的白鹭在水漾中翩翩起舞,如此诗画般的田园美景便是新安镇最真实的写照。

QQ图片20180629141710.png

  白鹭翩翩起舞,尽显自然生态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资源。“‘乡村’,是千百年来人们渔猎种养、繁衍生息的诗意栖息地,而对于水乡新安来讲,水域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成色。”新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杨名如是说。

  为还人们记忆中“鱼翔浅底”、“水清岸绿”、“渔舟唱晚”般的“江南水乡”,新安镇通过开展“碧水行动”、创建“基层河长工作站”、常态化运作“护水联盟”、深化治水“院校合作”,厚植水乡优势,以治水巧绘“美丽乡村”。

QQ图片20180629141721.png

  第八个“浙江生态日”暨第三届浙江省生态音乐节主场地新安镇百富兜村

  基层河长工作站管好河道“末梢神经”

  6月25日,新安镇首个“基层河长工作站”在百富兜村正式启用,工作站内悬挂着河长工作站成员表、职责分工、沿河村水系图,“巡河五步法”以及一台多媒体触摸屏。

QQ图片20180629141729.png

  新安镇百富兜村基层河长工作站

  百富兜村村书记金妙告诉记者:“这个多媒体设备叫‘河长e家’,内容极为丰富,不仅包含了水质分类、水质功能区划分、水体污染种类、生活节水小窍门、全民参与成果展示、还有水生植物的照片和分类介绍,为我们基层河长提供了日常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

  据了解,“基层河长工作站”是德清县今年创新推出的又一个治水“利器”。“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德清的水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创设基层河长工作站,目的是将河长履职的触角延伸至农村,最大限度地打通河长履职‘最后一公里’,让水清岸绿成为常态。”德清县治水办专职副主任陈国松向记者介绍道,“基层河长工作站”依托现有党员活动室、会议室等村级活动阵地,以行政村党组织为单位,由村党组织书记任站长、村域内村组两级河长为成员,同时还邀请了县级河长、民间河长、志愿者等,在进一步织密河长工作责任体系的同时,落实治水“阵地”。

QQ图片20180629141742.png

  德清首创基层河长工作站 打通水体管护最后一公里

  提到墙上悬挂的“巡河五步法”,村书记金妙颇为兴奋地介绍道:“五步分别是一看水、二查牌、三巡河、四访民、五落实,简单的八个字概括了日常工作的内容,这是我们每一个基层河长都掌握的必备履职技能。”

  截至目前,德清县已基本完成12个河长工作站硬件建设;计划至2018年底全县建成40个基层河长工作站示范点,结合污水零直排创建,其中2个镇(街道)完成建设全覆盖,到2020年底实现全县基层河长工作站全覆盖。

  “之所以把全域覆盖的时间定在2020年,是因为希望建成的河长工作站可以稳扎稳打,突出实效性,让‘治水’逐步融入基层的日常工作中,融入每一位村民的日常生活中。”陈国松表示。

  科技治水实时监测 “黑臭河”蝶变重生

  来到位于舍北村的西贡塘港,只见清澈的河面上点缀着生态浮岛,千年的古桥与沿岸的徽派建筑交相呼应,勾勒出了一幅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值得一提的是,这还是一条科技治水的示范河道。

  “以前,西贡塘港因养殖污染、生活污水直排、建筑垃圾随意倾倒等原因致一度成为了‘黑臭河’‘垃圾河’。自开展‘五水共治’以来,通过截污纳管、河道清淤、水岸同治等措施,河道逐渐恢复了原貌。但由于流动性差、生态受损、生态退化等问题还是存在,水质极易出现反弹。”舍北村村书记钱建坤说道。

  为此,新安镇于2016年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联合创建科技治水示范河道。

QQ图片20180629141800.png

  舍北村西贡塘港

  通过近两个月的“体检”,浙江农林大学曹玉成教授开出了“生态修复、景观营建和智能维护”的治水处方,在内、外源污染负荷上做“减法”,在河道自净能力和景观格局上做“加法”。

  “简单来讲,就是水中创造小气候环境,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安装太阳能增氧系统,提高水体溶氧量;同时构建丰富的生物群落结构,从而改善河道生态多样性,以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同时在岸边,种植水生植物,防止水土流失,利用植物根系提高护岸磊石的稳定性,营造出滨水植物景观。”曹玉成介绍道。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能够实时了解西贡塘港的水质,还为其安装了在线监测和智能监控系统。通过一年多的努力,西贡塘港在“面”上恢复水清岸绿的同时,还重塑了河道生态系统,并具备了自净能力和修复能力。

  渔业治水“碧水”模板生态富民美田园

  阳光洒在田间的青虾塘,泛起阵阵波光。新桥村是新安镇“水精灵青虾”养殖的示范基地,村民养殖“水精灵青虾”2570亩,占种养殖整体面积的80.%。

  伴随着全省“剿灭劣V类水”攻坚战的打响,青虾养殖尾水直排河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正逐渐凸显出来。“每年7、8月份,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养殖尾水的富营养化都会引发蓝藻大面积爆发。”新桥村村主任俞建根说道。

  为了不让污水流入河道,打造生态、美丽河湖,德清县于2017年开始实行渔业养殖尾水治理工作。

QQ图片20180629141829.png

  新安镇渔业养殖尾水处理示范点坝郎

  坝郎,是德清县新安镇渔业养殖尾水处理示范点。“今年,新安镇为了进一步改善青虾养殖尾水治理效果,立足于原有的‘两坝四池’,利用东八斗港进行二次处理,治理面积为502亩,涉及23户养殖户。”新安镇农办主任蔡新民告诉记者,从养殖池塘流出的尾水首先经前道处理(原尾水处理点)后,流入生态渠道进入东八斗港,通过曝气池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然后流经过滤坝进入生物净化池,在水生植物、鱼、蚌、螺等作用下,降低水体中氨氮、总磷含量,改善水质,随后再一次通过过滤坝进入洁水池后,实现III类水以上排放标准。(“两坝四池”两道过滤坝及沉淀池、曝气池、生物净化池、洁水池:)

  与此同时,针对青虾养殖户小而散的特点,该镇分类采取规模场自治和散户连片养殖集中式治理两种形式。目前,新安镇共建成青虾养殖尾水处理点365个,示范点13个,有效缓解了夏季高温天气蓝藻爆发的情况。

  伴随着养殖水质的改善、养殖结构的优化,养殖户也尝到了增收的甜头,据统计,新安镇共有青虾养殖面积22487亩,占种养殖面积的70.27%,年产值超过2亿元。此外,今年将从打造亮点、提升改造,建立长效机制三个方面深入开展渔业养殖尾水治理工作。


标签:新安镇;工作站;治水;青虾;河道;基层;水处理;养殖;德清县;生态责任编辑:孙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