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推进,上海市很多中小学和幼儿园在新学期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引进校园,帮助孩子们从小养成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生活习惯。
“孩子,是城市的未来。”上海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孩子们在学习和践行生活垃圾减量、分类的过程中,逐渐树立起小事从我做起的责任感,同时他们也以独特视角,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献计支招。
☞设生态堆肥箱,建绿色账户
普陀区真如文英小学充满了“环保味道”。
走进校园,一个生态堆肥箱尤其引人注目。午休时间,只见学生们在生态堆肥箱前排起队来,把手中的菜皮果壳、剩菜剩饭倒入箱子里。值日小队队员告诉记者:“以后,学校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等湿垃圾都会放进这个箱子,加工成有机肥料。”
在垃圾分类培训课上,老师事先准备了一叠垃圾卡片和4种不同颜色的分类小垃圾桶。“鱼骨头属于什么垃圾?”“干垃圾!”面对老师抛出的问题,学生们纷纷举手抢答,将卡片扔进对应的垃圾桶。
“这位同学,笔芯是有害垃圾哦。”看着学生误将水笔笔芯放进了干垃圾桶,老师耐心地向他解释道,“笔芯本身的材质和残留的墨水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有害垃圾。”平日里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学生们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真如文英小学是普陀区最早开展垃圾分类的学校之一。如今,学校厨余垃圾成为有机种植的培养基,果蔬皮造的纸制作成各种纸艺美术作品。另外,每个学生都有一本绿色账户,用于记录在变废为宝实践中获得的利润。用孩子们绿色账户利润创立的“FP”基金,是学校爱心捐助和学生参与易蓉公益事业的专项基金,用于购置衣被,定点捐赠给希望小学的孩子。
☞区本教材与课程全区覆盖
东门中学的黄允雯在开学时带来了自己的寒假作业——一套用废旧纸箱改造的四色分类垃圾桶。她说:“从桶身设计、标识绘制到踏板制作,都是我独自完成的。”这是2017年垃圾分类进课堂之后,孩子们学到的新本领。
新学期,垃圾分类成为崇明区中小幼学校的“必修课”,分学段的垃圾分类区本教材及课程将覆盖全区。2017年,崇明区率先推出了《垃圾分类》(中学版)学习用书,用作全区初中每周一节垃圾分类拓展型课程的教材。去年,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版本的教材也相继出炉。3本教材非常“生活化”:不仅有面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编排,同时以崇明区垃圾分类的现场和实例作为插图和标识。
东门中学的开学第一课,还衍生出了有关垃圾分类的多彩课堂。七年级的语文课上,师生在讨论文言文中古代垃圾分类的情况:“殷之法,弃灰于道者断其手;人家扫除之物,悉倾于门外,灶烬炉灰,瓷碎瓦屑,堆积如山”;数学课上,学生们根据垃圾分类的调查数据制作条形图、折线图和扇形图;政治老师给学生们带来了一节“资源节约型社会”课;就连体育课的投篮教学,也请学生们根据不同垃圾进行分类“入框”游戏。
崇明区教委有关负责人说:“在校园中、课堂里实践垃圾分类,让绿色生活的理念走进学生们的心中;同时小手牵大手,让孩子影响家庭,走进社区,带动更多的人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这是我们的目标。”
☞与实践结合,深入社区科普宣传
长宁区延安中学环保社团的学生们在课堂上分享了假期里走入社区传播垃圾分类理念的趣事和收获。
当天早晨,环保社团的学生们准时来到长宁区苏一街道居委开展准备工作,搬桌子、分宣传册、制作道具……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学生们先向居民分析了垃圾不分类的危害,讲述了垃圾的来源与去处以及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在模拟分类环节,他们在桌上依次摆出贴有“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字样的小垃圾桶,随后邀请6位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小游戏。游戏中,5位居民正确完成了垃圾分类任务,还有一位居民指出了分类提示中的错误。通过游戏,居民们展现出了良好的环境意识和素养。
学校负责人称,今年学校将垃圾分类教育和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合起来,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和生活,到社区进行志愿者服务,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意识逐渐增强,对理科感兴趣的同学还能从科学的角度研究如何将垃圾分类做得更好。”
☞注重养成,纳入综合素养报告
在杨浦区,一场垃圾分类线上知识竞赛活动吸引了6万余名学生参加。新学期开学,每个学生都建立起一个成长档案数据库,自动生成学生综合素养报告,其中就包括了垃圾分类的学习过程和完成情况。
杨浦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以此让学生尽快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带动家庭成员参与践行。
眼下,杨浦区各中小学已逐步将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纳入学校常规管理,构建日常垃圾按“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四分类的收集模式。同时,学校还把垃圾分类工作与学生的养成教育和自主课程的开发紧密结合,通过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初中阶段的《科学》《思想品德》等课程,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减量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据了解,今年,上海市教委还将携手上海惠众公益中心和上海绿色账户等专业机构,组建数支讲师团,到全市16所中小学校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宣传教育。同时还将专门制作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短片,组织学生观看学习,让师生对垃圾分类和绿色生活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