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初夏正午,日头正盛,在北仑柴桥万景山杜鹃园,80后“花二代”沃科军正在花田里忙碌着。就在他的田间实验室里,夏鹃正娇艳盛开,迎来盛花期。
“杜鹃的品种有500多种,在北仑,多以西洋杜鹃和春鹃为主,花期集中在春节前后和春季。‘五一’以后,开花的品种较少。”沃科军说,夏鹃的花期就在5月至6月,是自己近年来全力培育的品种。如今,他已有21个自育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
北仑柴桥被称为“中国杜鹃花之乡”,以产西洋杜鹃闻名的沙溪村,杜鹃种植面积已发展到近千亩。沃科军的父亲——沃绵康是当地出名的种花能手。沃绵康联合当地花农,攻克了西洋杜鹃的越夏过冬、花期控制、嫁接技术等难题。5年生的西洋杜鹃每盆售价高达500元。
然而,一度辉煌的花木产业,却面临着品种老化、土地紧缺、用工成本高、市场波动大等多重难题。提高产品附加值,成为花农突围的主要出路。
“在我父亲的技术指导下,我开始做夏鹃超重瓣品种、重瓣品种一花三色等定向育种。”沃科军说,自己积极寻求与高校合作,不断培育新品种、开发新技术。“以前我只是频繁育种,只要好的品种便去育种,比较盲目,跟专家交流后,发现夏鹃在市场应用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就坚定了目标。”
就在本月初,他与浙江万里学院合作的关于杜鹃花高效培育的项目,获得浙江省科技兴林奖一等奖。
沃科军并不满足于此,他积极调整花木产品结构,转型进军微型盆景市场。“传统花木种植主要着眼于园林绿化,而在日本,像杜鹃这类花木主要应用于盆景艺术。”沃科军说,庭院经济市场很大,是未来花木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经过精心“打扮”的杜鹃,不仅身价暴涨,而且深受上海、深圳等地市场的青睐。沃科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株20年生的西洋杜鹃为例,市场售价2000元至3000元,经过造型,盆景售价为6000元至7000元。
柴桥街道花木协会、农合联等也通过引导农业科技示范户带动,鼓励花农培育附加值相对高的品种;在技术、销售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引导花农制作微型盆景……一系列举措,让花农看到了曙光,纷纷向精品花木转型。
沃科军说,在原有品种基础上,今明两年,他打算新培育2万多株夏鹃,投产后,预计每株售价150元至200元。“做精品,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沃科军说,目前自己已经在小港投入1000万元,着力打造一个专业的杜鹃园平台,用于展示精品杜鹃。“可以交易,也可以参观,希望能打造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杜鹃园。”记者手记40年来,柴桥花木产业从无到有,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无论是花木种植的品种、种植规模还是从业人员,与产业发展初期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土地少、成本高等诸多限制,使得不少花农“出走”到湖北、江西等地谋发展。近年来,人们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反映在花木市场上,就是精品花木受欢迎,价格卖得上去。柴桥花木种植面积大,种植能手多,发展庭院经济的后发优势明显。如果当地有技术的花木种植户能够抱团,共同打造精品花木,相信北仑传统花木产业有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