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么垃圾?”这无疑是近期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在金东区赤松镇黄泥垄村,有四个90后小伙子放弃了原本在市区朝九晚五的工作,合伙开了季友伯兄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目标是做金华的“垃圾大王”。
“垃圾分类是大势所趋,能把它当成事业,不仅有前途,还能造福于民,一举两得。”与传统回收模式不同,客户只需要在手机下单,他们便会主动上门回收,方便快捷。团队成员汪辉说,公司从7月31日正式上线以来,虽然单数不多,但他们对这个行业充满信心。
放弃稳定工作,他们和垃圾杠上了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这家公司,看到里面整齐地堆满了纸板、易拉罐、废旧电器、书本、金属等回收来的垃圾。“一个多月来,已经收了50多单的可回收垃圾。”汪辉说,目前他们借用的是支付宝上的“垃圾分类指南”,属于合作性质,需要给对方提供服务费。
记者采访后得知,四个90后小伙中,汪辉、汪斌、徐国良三个是江西人,但学在金华长在金华,另一位是兰溪人陆仪潇。
今年6月,汪斌看到支付宝和上海某公司一起推出的“垃圾分类指南”,在和汪辉了解这一模式后,便想加盟。“刚看到就觉得很有意义,操作上也有现代意识,就陆续找了小陆和小徐,没想到大伙儿一拍即合。”汪辉说,四人为了筹办公司,把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起初,他们的家人有些不理解:年纪轻轻为什么要去收垃圾?“好好的工作不干,非要去收垃圾,听着多丢人。”汪辉的母亲对他干这行有些意见,好在父亲支持,还主动为他垫资。
“刚开始我们也不太懂垃圾怎么分类,四个人还专门跑去上海学习垃圾四分法。”徐国良说,很多垃圾分类的知识颠覆了他之前的认知:比如小龙虾壳属于湿垃圾,但螃蟹壳就是干垃圾,而纸巾不管是干的还是湿的都属于干垃圾……那段时间里,他们和垃圾杠上了,每天嘴里念的手里拿的,都与垃圾有关。
筹划两月正式上线,他们为垃圾拼了
“房租、运输车辆、回收垫资、电子秤等,前前后后花了7万多,筹备了两个月才正式上线。”汪辉说,刚开始租房,很多房东都担心房子被弄脏、怕有臭味、担心污染,不愿意租给他们。四个人分工,每天在婺城区、开发区和金东区范围内寻找租房点,找了半个月才落户到黄泥垄村。
记者看到,回收运输车是很普通的电动三轮车,他们说,“方便、省钱”。可是,利用手机下单,然后上门回收垃圾的模式,刚开始大多数人并不知情,公司上线一周内,基本上没有单子。陆仪潇说,有时候呆坐在公司一整天,都没有一个单子进来。
为了让市民知道该公司的运作模式,他们首先在各自的朋友圈进行推广,并请好友转发,可是效果不是很好,后来又印发宣传单进行地推。
“记得第一单是在公司上线后第一周的周六,有客户让我上门收纸板,我马上从家里开车过去。” 陆仪潇说,他最后收了10公斤纸板,一共8元钱,连运费都不够,却觉得很高兴。
半个月后,保集外滩的一单生意,让他们的知名度开始打开。该小区本来有专人上门回收,但因为天气太热,拖了很久都没有去。“这位客户通过朋友圈看到我们的消息,就在线上下了单。”陆仪潇说,他们不仅收走了客户的废品,还把堆放废品的地下室打扫干净,获得了对方的认可,甚至把他们的推广链接转发到了保集外滩的业主群中,“目前有三分之一的单子是从这个小区来的”。
“有时候回收旧冰箱和旧彩电,从六楼搬下来,两个人要抬一个小时。”虽然工作时间是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但有时候客户清晨或是晚上打来电话,他们依然会上门服务。陆仪潇说,他们不只是做上门的“垃圾回收员”,更把垃圾分类及回收当做自己的事业和使命。
不惧异样眼光,他们因垃圾被人点赞
“刚开始骑着电动三轮车出门收垃圾的时候,被人盯着看还挺害羞的。”汪辉说,特别是等红绿灯时,有很多同龄人会盯着他们看,眼中充满诧异,有时候从三轮车上掉落几片纸板,他们会快速跑过去捡回来。
“你们为什么会选择这么脏这么累的活?”上门回收垃圾时,他们常常会被人这样询问。汪辉说,起初还不知道怎么回答,但是慢慢就习惯了。他认为,现在这个工作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做,但总需要有人去用新的方式沿续,他们希望用线上收购的模式进行创新。
采访中,汪斌接到了附近烤鱼店的一个单子,便立刻和徐国良赶了过去。“现在这么踏实肯干的小伙子太难得了,给他们点赞。”该店主告诉记者,他已经第五次通过手机下单进行垃圾回收了,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每次看到他们来都很高兴。随后,周边的一些市民也围了过来,向他们具体了解手机下单的操作模式,“这太棒了,以后可以随时处理这些可回收垃圾啦。”
除了垃圾回收,他们也在积极接洽处理终端。“我们向很多回收垃圾的前辈请教过,但大伙儿的渠道单一,基本上是直接卖到垃圾回收总站。”汪辉说,目前他们开始尝试着与造纸厂、加工厂及二手市场等进行接洽,希望能够获得更好的处理渠道,也能增加利润。
据了解,目前他们的手机下单范围仅局限于赤松镇、新狮街道、东孝街道、多湖街道和城北街道,明年准备在江南区域开设站点。汪辉说,近两年计划在全市范围内设立站点,将来创立独立的垃圾处理渠道和品牌,还要逐步考虑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的处理方式,为城市垃圾减负。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