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林街小学:传承让环境教育附加值增值 入心了,才是成功了
编者按:眼下,正在召开全国两会,其中就有不少代表委员提出了关于环境教育立法的相关建议,希望能借由立法的形式来明确环境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环境和教育,这两者之间究竟该以怎样的形式相辅相成,才能碰撞和呈现出最完美的结果呢?本周,记者也陆续走进杭城的多所小学,希望透过每一所学校在环境教育理念上的经验分享,来为大家一一揭晓答案。
浙江在线·环保新闻网3月12日讯(记者 单世高)“我觉得除了教育学生怎样学习垃圾分类之外,如何体现环保的附加值更重要。”
采访当天,作为学林街小学校长的董夫奏,先跟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学林街小学校长董夫奏
升华环境教育附加值
传承爱心 接力爱心
“之前浙江理工大学有一批学生去四川支教之前,先来我们学校实习了2个月。后来,他们去支教之后,发现那里的学生非常缺少书籍等物品。所以,又主动联系上了我们。去年,我们就把学校每年举办的跳蚤市场爱心义卖所回收的旧书、旧本子等送到了那个学校。”
在交谈中,记者得知,董夫奏校长口中说的这所学校,是四川凉山地区彝族乡的鲤鱼浩小学,为当年汶川地震后捐资建立的一所学校。即便如此,多年来该校还是缺乏许多必要的学习用品。在了解该地的实际情况后,学林街小学当即就决定用跳蚤爱心市场义卖所得的1万4千元善款买了600多册书,其中就包括在义卖中回收所得的各类旧书、旧本子等,运送到了鲤鱼浩小学的孩子们手中。
“把自己积累的资金作为爱心来使用,知道我的东西去了哪里,我认为,这样的环境教育方式更有意义。”董夫奏表示道。
入心了
环境教育才算成功了
经历即学习,体验即收获。在实际教学中,学林街小学建构起了第二课堂综合实践的活动范式,用“走读修学”的方式,既教会孩子读书读史,也教会孩子读人读世、读山水、读书画。
学林街小学垃圾处理中心
学林街小学的同学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可以走进大学课堂、企业车间了解各类环保知识、可以参加种植实践活动学习农耕手艺、可以去生态基地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真正地做到了在第二课堂的实践中,既拥有了感知体验,又培养了责任感。
学林街小学的“快乐果园”里,种植着桃树、梨树、葡萄、枇杷、枣子、柿子等
用董夫奏的话来说,“环境教育一定要进入我们的课程内容,这涉及到人类的永续绿色发展的问题。说的通俗一点,入眼、入耳到入心,才算真正达到效果。”
新闻助读: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林街小学是开发区管委会2007年投资兴办、配套服务杭州东大型住宅区的第一个公办学校,也是杭州市文海教育集团的成员学校。学校先后荣获“浙江省标准化学校”、杭州市“绿色学校”、“文明学校”、“健康促进银牌学校”、“平安示范校园”、“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人民满意学校”、杭州市首批“安全消防教育示范学校”,开发区“绿色学校”、“卫生单位”、“平安单位”、“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取得了良好社会办学效益。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