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2018年余杭生态环境治理战果丰硕

发布时间:2019-01-30 09:46:12 来源:余杭晨报 通讯员 陈莉 记者 俞杰 实习生 谢吴越

  市级美丽河湖——何过港

  临平净水厂投入试运行

  工地使用雾泡降尘

  检查企业废气收集装置/王珏摄

  生态环境是余杭发展的根基和底色,一直以来,余杭人以执着的态度守护着一方蓝天碧水。2018年,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设“五大余杭”、打好“五场硬仗”的战略部署,其中之一便是要打赢生态环境治理硬仗。

  为了打赢这一场硬仗,全区上下可谓动足了脑筋,做足了准备。

  2018年年初,由原区环保局牵头制定《2018年余杭区生态环境治理实施方案》,重点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十大专项行动,着力补齐治理短板,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如今,一年过去了,十大专项行动进展如何?这一场硬仗究竟打得怎样?让我们用事实和数据告诉你。

  污水零直排 还水乡一片清净

  冬日午后,走进余杭街道中南村,一方美丽的湖泊呈现在眼前。湖泊沿线遍栽柳树,湖面上菖莆、燕尾等水生植物交替生长。其实,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集纳污水的臭水池。

  水质改善得益于“污水零直排区”建设。2018年,余杭街道对生活小区实施“雨污分流”工程,推进地下雨污管网改造。原本排入池塘的污水进入了污水处理厂,湖泊、河道水质明显提升,黑臭塘成了景观池。这只是全区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创建的一个缩影。

  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是我区生态环保工作最大的短板之一,余杭誓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以创建“污水零直排区”为目标,2018年我区大力推进污水治理设施及工程建设。中泰街道及20个生活类小区完成“1+20”“污水零直排区”创建试点建设;临平净水厂历经2年建设完工并通水试运行(正式运行后污水处理能力可达20万吨/日),彻底填补临平片区污水处理缺口;全区新增污水管网13.75公里,完成雨污合流整治项目1179个,全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大幅提升。

  创美丽河湖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说起未来科技城,你想到的是什么?阿里巴巴、梦想小镇、之江实验室……那么,你就错过了好风景。只要来到何过港,就将刷新你对未来科技城的认识——沿着青石板铺就的阶梯而上,放眼望去,成群的白鹭从岛上起飞,沿河边低翔,或叼起小鱼振翅远去……一幅唯美的水乡风景画,令人神往迷醉。

  为了找回记忆中“鱼翔浅底”、“水清岸绿”般的“江南水乡”,2018年,余杭制定印发《美丽河湖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规范性文件,经过一年的努力,包括何过港、北苕溪(径山段)、石目港等3条河道成功创建市级“美丽河湖”,此外,成功打造区级“美丽河湖”19条(个),涌现出一批生态和谐、水清岸绿、人文荟萃、精心管护的标杆河道,全社会治水护水的氛围更加浓厚,一幅美不胜收的水乡画卷正在余杭大地上徐徐展开。

  找准突破口 以重点流域治理带动全域美丽

  上塘河,临平的母亲河。站在古老的龙兴桥上远眺,沿河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河水碧波荡漾,岸边水草随风摆动,俨然一派江南水乡风。曾经,这里因雨污合流而令人不敢靠近,“我在这附近住很多年了,以前河里的水一直都不太好,夏天路过还时有臭气飘来,根本不敢靠近。”周边居民告诉记者。

  和上塘河一样,余杭塘河曾经雨污合流问题也十分突出。2018年,我区以上塘河和余杭塘河这两大重点流域为突破,累计完成两大流域沿线雨污合流问题整治158个。

  因为没有彻底阻断污染源,余杭塘河水质时好时坏。对此,我区对清水港以东等27个排污口以及海曙路等4处断头污水管网进行截污纳管改造;对汪桥港、新桥港、香樟港、南渠河等支流,仓兴街、常二路、葛巷农居点、文一社区农居点,以及仓前工业园区企业实施了雨污分流或雨水口改造,堵住了流入余杭塘河干流的污染源。

  除了干流,我区也高度重视支流整治。余杭塘河南片水系22条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持续推进中。上塘河和余杭塘河,余杭一东一西这两大河流正悄然发生着令人惊喜的变化。

  不“灰头土脸” 让工地变得美丽起来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住在建筑工地旁的居民都曾有过这样的遭遇,但在余杭,这种困扰已不复存在。

  去年8月,记者采访临平老城区文化艺术长廊项目时就注意到,每隔一段时间,工地围挡上喷雾装置就会自动开启,既送来清凉,又减少扬尘……其实,这类场景在全区517个在建项目工地都能看到。

  为改变工地“灰头土脸”的形象,打造“美丽工地”,2018年,余杭对在建工地全面落实围挡全封闭、裸露土方及时覆盖、主干道路硬化、出工地运输车冲净且密闭、外脚手架密目式安全网安装等“五个100%”扬尘管理措施。

  同时,凡是开挖土方20000立方米及以上的工地,全部安装标准化自动车辆冲洗设备,共安装自动冲洗设备166台,配备雾炮168个。此外,新增安装工地扬尘在线监控系统工地达到15个。原本尘土飞扬的工地面貌有了根本改观。

  不仅如此,几乎所有在建工地都对围挡进行了美化,部分工地还采用了墙绘工艺的美化形式,形成了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破油烟扰民 31条餐饮示范街给出治理样板

  餐饮油烟污染扰民,一直是环境治理中的“老大难”。南苑街道迎宾路是油烟扰民信访投诉量最大的街区之一,去年,我区将该街区作为整治示范点,通过部门联合执法、属地镇街约谈提醒、加大后续跟踪管理等措施,取得明显效果。并以此为样本,其他镇街划定餐饮治理示范街,采取执法倒逼、劝说搬离、协调改造等多种举措,积极落实整改。

  至2018年底,各镇街(平台)均顺利完成既定餐饮油烟治理任务,共创建餐饮治理示范街31条,我区餐饮油烟治理工作被作为督察整改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学习。

  解决现存问题的同时,为加强源头管控,我区还针对餐饮“禁开区域”建立部门联合审查机制。对新开设餐饮经营单位,在核发餐饮营业执照之前,由环保和镇街规划等部门联合审查,对认定不符合发放条件的餐饮经营申请一律退回;另一方面,各镇街借力“四个平台”下沉和全科网格机制,建立定期巡查、按比例抽查、依法查处等长效监管工作机制,工作效率和办理质量明显提升。

  攻坚重点行业 推动余杭迈入“清洁能源时代”

  工业废气治理始终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2月13日上午11点58分,余杭最后一家燃煤热电企业海联热电正式关停,标志着余杭燃煤热电产业在历时30年发展后正式谢幕。接力棒被交到了采用洁净天然气发电的杭州余杭新奥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手中,与之前相比,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近100%、92%、74%。

  放眼全区,2018年,余杭全面淘汰高污染燃料锅(窑)炉等各类炉具,诺贝尔陶瓷的水煤浆工业窑炉、麦尚食品的2吨/小时水煤浆锅炉、万运精拔钢管的煤气发生炉和余杭印染的20吨/小时燃煤锅炉均已关停或完成煤改气改造,基本实现全区域无燃煤(煤制品)锅(窑)炉,余杭迈入“清洁能源时代”。

  同时,针对另一个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诱因——挥发性有机物(VOCs),我区也积极推进治理工作,完成省市下达的20家重点企业VOCs治理、80家VOCs “散乱污”企业清理整顿;推进重点行业整治,完成65家纺织涂层企业和221家印刷包装企业整治。并开展大气VOCs(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行动,对重点工业区块内VOCs排放浓度进行网格化监测,以优化完善大气治理措施。

  有破才有立

  壮士断腕催生新动能

  今年2月,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320国道以南以及崇贤片区的11家印染企业退出了“历史舞台”。印染行业,曾在余杭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如今已是要被淘汰的行业之一。

  不破不立,没有低端的退出,就没有高端的发展。杭州恒诺印染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初企业老板对“关停”一事的反弹也相当猛烈,正巧杭州一家做发电机的公司“乐恒”主动找到开发区寻求合作,一番摸排,发现恒诺的厂房最满足他们的要求。

  听到这个消息,恒诺老板“变脸”了。原来天天躲着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监管团队的他,反而找到产业监管局,“逼”他们帮忙联系合作……最终,恒诺第一家同意关停,如今,被关停印染企业或是利用现有地块引进高质量企业,或是选择电商合作,或是在相关平台的帮助下招商。

  整治只是手段,提升才是目的。除了持续推进印染企业减量关停和提标改造,2018年,我区还先后完成杭州虎啸金属制品等2批共57家计划内落后产能和污染隐患企业关停淘汰工作,全年累计关停淘汰落后产能和污染隐患企业(生产线)166家(条);完成《工业园区提升改造梳理专项规划》编制,持续推进1008亩工业用地提升改造,为新兴产业落地发展提供空间支持。

  多措并举

  垃圾分类深入人心

  “要求各单位办公管理区域设置、清洁维护生活垃圾收集容器;规范设置垃圾容器间,确保垃圾不落地、不外露……”去年3月,余杭发布《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方案》,在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2018年,垃圾分类制度正在让余杭城乡呈现出全新面貌。全区595个城镇居住小区、180个农村建制村、123家机关事业单位、362家学校和31家医院,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同时,继续引进第三方参与垃圾分类。一方面,“虎哥”生活垃圾干湿分类模式正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全区已建成“虎哥回收”服务站141个,覆盖居民住宅22.5万套,日均回收干垃圾230余吨;另一方面,我区与滨和集团合作,推行餐厨垃圾统收统运及专业化回收利用,建成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点29处,日处理量约182.7吨。

  为了让群众了解、参与垃圾分类,除了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我区还积极尝试“垃圾不落地音乐线”等生活垃圾处置模式,提高参与积极性。

  全过程监管

  守牢工业固废安全底线

  工业固体(危险)废物监管事关环境安全,容不得丝毫懈怠。2018年,我区以全面实现工业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严格落实工业固体(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措施。

  据了解,我区全面完成29个工业园区工业固废基础信息调查,初步建立我区工业固废基础信息库和源头管理清单;重点开展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大排查、重点工业企业固废专项检查、“双达标”创建单位回头看检查等系列专项行动。

  同时,守好辖区固废“安全处置”关,对我区4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加强日常检查、专项抽查和监督性监测,确保辖区危险废物规范、妥善、安全处置,污染物达标排放。

  全面详查状况

  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与大气和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防治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净土”攻坚战怎么打?余杭给出了铿锵有力的答案。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2018年,我区全面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先后开展78家重点行业企业基础信息采集、农用地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等土壤调查工作,初步掌握了我区农用地、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的土壤环境风险情况。不仅如此,去年9月22日,第21次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习我国首部规范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土壤污染防治法》,明确要站在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因地制宜开展治理工作。

  在此基础上,我区全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年减少不合理化肥施用470吨、农药(商品量)施用14.52吨,完成沼液异地利用12.5万吨、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8.5%以上;狠抓重点行业企业监管与执法,有效防止危险废物非法倾倒至农田等土壤污染环境违法行为。

标签:余杭;工地;垃圾分类;硬仗;生态环境治理责任编辑:陈婷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