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专家 正文
浙江林学院副院长方伟教授人物简介
浙江林学院副院长方伟教授人物简介
2011-09-06 10:05:01 来源: 百度百科 作者:

  人物简介

  方伟, 1958年11月出生,男,汉族,浙江义乌人,理学博士,教授,博导,中共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浙江农林大学党委副书记。

  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带头人,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竹类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竹产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竹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9年至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孝顺竹成花基因克隆研究”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

  “雷竹可持续经营原理和技术研究”2003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主持);作为主要完成学位参加的“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的研究开发与应用”,获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参加);三等奖3项(2项主持,1项参加)。

  方伟,博士,教授。现为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竹类研究所所长、森林培育省级重中之重学科带头人、现代森林培育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1994、2001年曾两次赴日本东京大学作客员研究员与共同研究员,从事“东亚珍稀竹类分子生物学与繁殖特性研究”,均按期回国。热爱祖国,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先后被评为浙江林学院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优秀青年林业科技工作者,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浙江省青年科技奖、刘业经教授基金奖、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进个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200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贡献

  自1982年留校任教以来,一直从事林业教育与科研工作,长期坚持在林业科研与推广第一线,致力于林业科研源头创新,积极推广创新成果,创新科研管理体制,着力培养林业科技人才,注重发展山区经济,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致力于林业科研源头创新,为山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教育部、省科技厅重大招标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现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7项,科研经费300多万元。主编与参编专着9部,先后在“The Indian Forester”、“Bamboo Journal of Japan”等期刊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其中1项为主持)、二等奖1项(主持)、三等奖3项(其中2项为主持),以主要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的“毛竹笋竹林高效经营关键技术集成与成业化”项目在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研究揭示了毛竹笋竹林定向培育笋芽萌发规律,发展了笋竹林高效益经营理论,提出了一整套毛竹笋竹林丰产高效可持续经营技术。该项目经专家委员会鉴定为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获2005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结束了浙江省林业行业19年无省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的历史。主持的“雷竹可持续经营原理和技术研究”项目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笋芽四季分化理论并应用于生产实践,总结了“八项六十四字”的雷竹二季高产经营技术,经专家委员会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2004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积极推广科技创新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毛竹笋竹林丰产高效可持续经营技术在南方毛竹产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近3年浙、闽、赣、皖4省新增产值6亿余元(经济效益证明附后,下同),对推动当地的竹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将雷竹二季高产经营技术推广到浙江、安徽、江苏、福建、江西、上海等南方11个省市,先后在本省及安徽、江苏、福建、江西、上海等地举办各种竹子培训班84期,培训6725人次,印发资料4万余份,推广优良笋用母竹69万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1万公顷,增加产值16亿余元,取得了显着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三、以创新思维指导科研管理工作,主管科研取得良好成效。自2001年3月主管学校科研工作以来,创新科研管理体制,在全校推行学科制,建立了以科学研究为主体的学科体系,着力凝炼了竹林经营与利用、经济林经营与利用、林木生物技术、园林、木材加工利用等特色研究方向;强化条件建设,加大力度建设重点实验室,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构建了良好的科研创新平台,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大大增强,整体科研水平大幅度提升,倍受浙江省高校界触目。学校科研经费从90年代末的100万元增加到4000余万元;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高层次项目在一度中断8年后,于2001年开始每年有5-8项资助;2002年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获省科技一等奖;SCI发表论文连续多年列全国林业高校前茅。

  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基地。1999年受命组建森林培育学科,培养了一支充满活力的学科创新团队,2000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03年争取到省级重点实验室,2005年成为浙江省高校农口唯一的科技创新基地。作为学校研究生教育主管领导,积极组织申报硕士点,争取到了硕士授予权和12个林科硕士点,研究生招生连续两年翻番,开创了浙江省高校林业研究生教育;作为一名教师,25年如一日坚持在农林教育第一线,培养博士生6名,硕士生10名,以及一大批本专科毕业生,为培养林业科技人才、发展林业高等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作为一名浙江省的林业科技与教育工作者,为浙江省的林业特别是竹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浙江农林大学.

  方伟,理学博士,教授。1978年3月考入浙江林学院,1982年1月毕业留校。1994-1995、2001-2002年两次应邀赴日本东京大学作客员研究员与共同研究员,从事“东亚珍稀竹类分子生物学与繁殖特性研究”,担任东京日中友好会馆留学生委员会副委员长并主持留学生工作。现为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竹类研究所所长、森林培育省级重中之重学科带头人、亚热带森林培育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林业教育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教育部、省科技厅重大招标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现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7项,科研经费300多万元。主编与参编专着9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其中1项为主持)、二等奖1项(主持)、三等奖3项(其中2项为主持),参与完成的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的“毛竹笋竹林高效经营关键技术集成与成业化”项目在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研究揭示了毛竹笋竹林定向培育笋芽萌发规律,发展了笋竹林高效益经营理论,提出了一整套毛竹笋竹林丰产高效可持续经营技术。该技术在南方毛竹产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近3年浙、闽、赣、皖4省新增产值6亿余元,对推动当地的竹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该项目经专家委员会鉴定为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获2005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的“雷竹可持续经营原理和技术研究”项目经专家委员会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笋芽四季分化理论并应用于生产实践,总结了“八项六十四字”的雷竹二季高产经营技术,将该技术推广到浙江、安徽、江苏、福建、江西、上海等南方11个省市,取得了显着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获2004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竹产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竹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所获荣誉

  曾获主要荣誉: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台湾刘业经教授基金奖、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

编辑: 夏磊敏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