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各地环保动态 > 宁波 正文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迎来“临门一脚”
2014-08-27 09:49:08 来源: 宁波日报 作者: 易鹤

宁波市首辆无轨电车露出真容

  市政府常务会议日前通过了《宁波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此前一个月,国家连出4项新能源汽车刺激政策,为新能源汽车销售扫清障碍———

  产业化最后关卡被打通

  7月以来,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各种利好消息接踵而至。针对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推广的瓶颈,相关部门频频出手,推出一揽子政策为新能源汽车销售铺平了道路。

  据悉,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超2万辆,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将达到去年的3倍,突破5万辆。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销售实现破冰,整车企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规模推广也将成为未来五年投入的重点。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政策扶持力度空前,既对整车企业带来利好,也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起到积极作用。

  有分析指出,以现阶段新能源汽车推广而论,进行大幅度政策调整,必将加大推动新能源车普及应用的步伐,也让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数量实现倍增成为了可能。

  企业已经感受到来自政策面和市场的“东风”。“整个形势跟以前相比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如火如荼。”国内一家知名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负责人表示。

  据悉,上汽正在积极抢占新能源公务车市场。江淮汽车、北汽新能源、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同样希望通过在公务车市场的率先普及,提升产品竞争力,为布局私人消费市场做准备。

  资料显示,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在售车型近20款,预计未来两年还将投放近30款新车,投放速度明显加快。

  业内人士表示,受益于各级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各地城市纷纷启动新能源汽车应用,新能源汽车行业出现较快的增长,2014年将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甬企抢滩新能源汽车商机

  按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要求,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0万辆,202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500万辆。

  面对巨大的市场蛋糕,我市相关企业嗅准商机,抢滩新能源汽车市场,整车企业纷纷加码投入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而一些零部件企业则已经挤进了特斯拉、宝马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系统。

  宁波金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力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致力于关键原材料生产,累计年产值超过6亿元。新中宇集团斥资18亿元进军动力锂电池领域,聘请日本、韩国等国的专家,研发多规格锂离子电池。宁波南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18亿元,在宁波打造亚太地区最大、世界前三的超级电容产业基地。宁波均胜电子通过向i3纯电动车提供电池管理系统(BMS)及其传感器,挤进了宝马新能源车的供应链。

  整车制造企业也十分看好新能源汽车市场,纷纷投入巨资研发。宁波吉江汽车制造公司已初步研发成功一款类似于SMART的新能源汽车,已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宁波南车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目前已将新能源汽车的电控系统、电机、电源三大技术核心产品全部落户宁波,投资打造储能式无轨电车制造基地。

  另外,墨西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均胜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摩拳擦掌,着力于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的开发。

  不久前,总投资5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工业园正式签约,预计于2016年投产,将达到年产5万辆SUV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额400亿元以上的规模。

  “宁波企业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及关键原材料方面进步明显,初步具备形成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的条件,随着利好政策的相继落地,宁波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将加速驶入快车道。”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宁波“军团”值得期待

  新能源汽车产业无疑是一片广袤的“新大陆”,宁波“军团”如何去壮大自己,同时开疆扩土,构筑经济新增长点?有关业内人士认为,按照宁波现有的技术、产业基础,纯电动和混合动力应该作为主攻方向,特别是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需要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奠定自己的行业领先地位。

  近年来,宁波和汽车产业已经结下不解之缘。用不了几年,一个千亿级的汽车制造业将展现在我们面前,年产100万台汽车将成为现实。经信部门专家表示,由龙头整车企业来带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不仅是传统汽车制造业可行,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可复制一试。来自整车企业的人士也认为,宁波汽车产业应该坚持传统能源和新能源齐头并进、互相促进。

  在传统汽车领域,中国汽车的技术创新可以说比先进国家“慢人一拍”,而新能源给了一次同时起跑的重大机遇。产业研究专家说,宁波在新能源应用的环节有了进展,接下去要注重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相结合,做到整合优势资源。此外,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在推广应用上必须有配套设施跟进完善,这些基础设施的大量建设,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市场需求。

  随着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可以预想的是,这个新兴产业肯定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产业发展布局尤显重要。纵观今日宁波,“两城、三带”的空间布局已见雏形。“两城”是杭州湾新区国际汽车城、新材料科技城。看前者,新能源这个关键词出现频率会越来越多,与传统汽车交相辉映。看后者,优秀的科研机构、配件企业走在了世界前沿,前程光明。余慈江北产业带、北仑鄞奉产业带、象山宁海产业带也都基础扎实、方向明晰。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宁波“军团”、宁波“动力”值得期待。

编辑: 黄玉环(实习)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