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各地环保动态 > 金华 正文
回溪通园溪年底要达到Ⅴ类水标准
2014-08-28 09:17:01 来源: 金华新闻网 作者: 金璐 余菡

  市区城北有两条水脉:通园溪和回溪,从北山发源,一路向南,一东一西汇入婺江。千百年来,溪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金华人。然而,近些年,两条溪水却成了路人掩鼻的黑臭河。

  去年,本报曾多次关注回溪,报道回溪脏臭,水质恶化等情况。对此,婺城区高度重视,积极开展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记者昨天走访发现,这两条溪的水质已经逐步变清,回溪公园已经没有恶臭味了,沿溪村庄也变干净了。年底通园溪和回溪全流域要基本达到Ⅴ类水标准。

  首席记者金璐实习生余菡文/摄

  养殖污染得到整治

  昨天,在市区时代花园旁,回溪的入江口,溪水虽呈黄色浑浊状,但没有臭味。在回溪公园,曾让不少市民掩鼻的恶臭味也已经消失。从公园最南端走到最北端,溪水里不见垃圾。“锦绣金华”旁的回溪水,甚至可以用清澈来形容。

  在婺城区罗埠镇沙溪村,通园溪水透明,可以看到水底绿油油的水草。边上的村民说,原先这一段水非常臭,上游的一家豆腐坊和一家养猪场关闭后,水变清了,村里的空气好多了。在婺城区新狮街道杨家相村,溪水可见底,只是上面漂着一些塑料袋,站在水边有股臭味。溪边面馆的老板娘说,最近经常下大雨,水底的淤泥都被泛起来了,所以闻起来有点臭,天晴的日子气味会小点。

  这种观感也得到了数据的支持。与3月份相比,通园溪黑臭现象基本消除,氨氮浓度下降了近一半,总磷浓度下降了近45%,回溪中垃圾明显减少,氨氮浓度、总磷浓度也显著下降,整体水质明显改善。

  通园溪和回溪变清的重要原因是,养殖污染得到整治。通园溪、回溪涉及的新狮街道养殖户共155户,目前153户已完成拆除,拆除棚舍3.3万平方米,处置畜禽8600多头(羽)。此外,流经区域的农村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规划已启动实施。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雨污不分仍是主要问题

  昨天,回溪和通园溪的“市级河长”、副市长林丹军走访了这两条溪,并参加了婺城区的通园溪、回溪整治会议,向沿溪村庄、社区负责人,以及婺城区有关部门布置任务。

  据介绍,通园溪、回溪水质虽然有了改善,但还是劣Ⅴ类水,回溪氨氮、总磷浓度离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两条溪的整治目标是:到2014年全流域基本达到Ⅴ类水,到2015年底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在75%以上,到2016年,全流域基本达到Ⅲ类水质。

  作为“婺城区南山片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子项目,通园溪、回溪小流域治理已列入婺城区政府“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工程总投资通园溪约为6800万元,回溪约为4500万元。

  根据之前的调查,回溪、通园溪的主要污染源是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城市生活污染。

  两条溪的流域沿线共16个村庄(社区),户籍人口约3.44万,根据测算,年排放污水约220万吨。由于村庄污水管网和雨污分流未完善,污水收集率不高,大部分污水直排两溪或散排渗入地下。同时,一些村庄没有垃圾存放点,垃圾随意倾倒现象较为普遍。

  两溪进入城区后,沿溪两岸有众多住宅小区,因为截污管网建设滞后且小区内雨污不分,大量城中村的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溪流。据不完全统计,通园溪沿岸122个排污口年排放污水约66万吨,回溪沿岸29个排污口年排放污水约12万吨。

  此外,在农业面源污染方面,经初步统计,仅新狮街道段,通园溪就涉及畜禽存栏7000多头(羽),回溪涉及畜禽存栏1.6万头(羽),部分养殖废水未经处理达标直接排入溪中。

  七大行动治理两溪

  对两溪进行整治,让老百姓重新看到清澈见底的溪水是时代交给我们的任务。

  整治将采取攻坚战和标本兼治两步走的方式。今年,我市对通园溪、回溪开展七大专项行动,包括排污口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畜禽养殖专项整治、清水养鱼工程、污水管网工程建设、河道治理、通园溪、回溪保洁工程等。

  在清淤、生态修复后,两溪将通过加强日常巡查和管理来实现后续保洁。目前各责任单位已委托专业的保洁公司,安排了11人每天8小时保洁。

  雨污混流是两条溪黑臭的主要原因。根据市建设局2014年截污纳管计划,在北苑芙峰街改造工程中要将回溪两侧错接的雨污水管进行调整,实现雨污分流。东市街北延工程通园溪段西侧所有污水和雨水全部纳入东市街北延工程干管。

  通园溪、回溪涉及养殖户的拆除工作将在10月31日前完成,过了整治期限仍未拆除的畜禽养殖场,将依法强制关停拆除。年底前,山下吴水库要实行清水养殖,五石垅、接力塘、西垅等3座小型水库推行洁水渔业。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今年首批放生塘、山下曹、唐村、杨家相、沙溪等5个行政村已经开始,优先选择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暂不能接入的,采用村域集中自建生态处理模式。

  等到这些措施全都到位,两溪之畔“小桥流水、溪边浣衣”的美好画面,指日可待。

  小贴士:根据国家水质标准,中国地面水分五大类(超过五类水质标准的水体基本上已无使用功能):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编辑: 黄玉环(实习)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