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曝光台 正文
双11先涨价后打折再现业内称要杜绝几乎不可能
2014-11-14 10:04:09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吴涛
 

  今年“双十一”度过了第六个生日,“先涨价后打折”也陪伴了其六年,据多家媒体报道和中新网IT频道访问发现,今年部分电商平台上“先涨价后打折”现象仍存。专家表示,这种情况违法了《价格法》,但是因为国家有关部门对其监管力度低,仍有商家“铤而走险”,要杜绝几乎不可能,未来还要靠电商自律。

  双十一“先涨价后打折”现象仍存

  “双十一”步入了第六个年头,“先涨价后打折”痼疾也伴随了其六年。今年这样的例仍枚不胜举。

  家住在北京的魏女士就碰到了这样的事情,他对中新网IT频道表示,今年“双十一”前,她在天猫上经常光顾的那家店铺的一款咖啡涨价至69.8元,而原来价格是35.99元。13日,中新网IT频道查看上述店铺的该款咖啡,发现价格又恢复至35.99元。

  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个例,权威媒体于12日报道,海尔生活馆里的一款商品,在今年“双十一”前一天价格从69元涨到了200元,“双十一”降回至69元;另一家店铺一款60多元的围巾涨到了900多块,再降到119元。

  “先涨价后打折”现象每年“双十一”都出现,这已经成为消费者“双十一”购物首先要考虑的事情。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今年“双十一”,过半受访消费者表示最担心的问题就是怕遇到虚假宣传和价格虚标。

  “先涨价后打折”难杜绝业内称要靠电商自律

  其实,电商平台对“先涨价后打折”现象是做了预防的,以天猫为例就制定了相关惩处标准。另外,今年“双十一”前,国家工商总局也特意约谈了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要求规范“先涨价后降价”现象。但是从目前看来,这种现象并没有消失。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与权益部助理分析师姚建芳表示,国家工商总局的约谈并不是法律,杜绝“先涨价后打折”还需电商的自律。

  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对中新网IT频道说道,这种情况难根除,一方面因为打折促销仍是商家吸引客流的最有力手段;另外就是监管部门对商家以及电商平台“先涨价后打折”的惩处措施较轻,执法力度不够,商家的违法成本较低。

  独立电商分析师陈寿送接受中新网IT频道采访时也表示,这种情况完全杜绝几乎不可能,一是因为这是历史问题,原来电商平台监管不规范造成了今天的现状;另外,如天猫这样的电商平台上有海量店铺,电商平台在“双十一”前后没有精力做到每一家店铺都规范,这使许多店铺有可趁之机,浑水摸鱼。

  “不过未来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一是因为监管趋严,另一方面就是消费者识别‘先涨价后打折’产品能力越来越强,网上店铺先涨价后打折的意义也越来越小。”陈寿送说道。

  法律专家:“先涨价后打折”违法商家开打“擦边球”

  “先涨价后打折”意义变小,但这种做法合法吗?赵占领表示,“先涨价后打折”违反了《价格法》的规定。据了解,《价格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不过,某些网上店铺客服对中新网IT频道解释道,平时产品的售价就是打折价格(或者活动价格),“双十一”前只是恢复了原价,所以并不能称为涨价。赵占领表示,商品原价是指在促销前7日内产品交易的最低价格,而并非市场销售原价。“这种情况同样违背了《价格法》。”赵占领说道。

  另外,赵占领表示,目前有不少商家在“双十一”前几天就开始涨价,错开7天的规定期限,打起了“擦边球”。

编辑: 钱华良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